探索皇都戲院天台飛拱 Exploring Parabolic Roof Trusses of State Theatre
於1952年建成的北角皇都戲院大廈,前身為璇宮戲院,是本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戰後戲院,屬一級歷史建築。新世界發展10月8日以47.76億元投得大廈業權,計劃保留天台巨型飛拱,開放讓公眾近距離欣賞及打卡。
於1952年建成的北角皇都戲院大廈,前身為璇宮戲院,是本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戰後戲院,屬一級歷史建築。新世界發展10月8日以47.76億元投得大廈業權,計劃保留天台巨型飛拱,開放讓公眾近距離欣賞及打卡。
香港的要商當中,鄭志剛(Adrian)是藝術工作者尊敬的少數,和他認識十多年,看他勞神傷財、認真地推動香港的文化和藝術,提升了社會的品味。
1952年建成的北角皇都戲院大廈,前身璇宮戲院,屬一級歷史建築。新世界10月8日以47.76億元投得業權,已委聘三大建築保育顧問為戲院制訂保育管理計劃,將會保留天台巨型飛拱,研究開放作公眾休憩空間。
《大公報》與費明儀,固然源自她的二叔、前社長費彝民先生。大概不太多人知道,費明儀曾一度擔任《大公報》記者,採訪來港演出的傳奇女高音周小燕。
皇都戲院以前是香港北角的一家電影院。 過去15年間,民間曾發起多次保育行動,終於在2017年,成功爭取為一級歷史建築評級。
擁有68年歷史的地標皇都戲院,因數十年的疏忽而殘破不堪。2015年有人擔心將來被拆除。過去15年,民間曾發起多次保育行動,2017年成功爭取一級歷史建築評級,具有「拱橋式」支架設計的獨特屋頂結構。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