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高調的陸恭蕙
街頭抗爭漸見暴力是由於前線警員濫捕和濫暴,而警方高層卻視而不見或甚至包庇下屬,令到大部分市民對現⋯⋯… Continue reading
街頭抗爭漸見暴力是由於前線警員濫捕和濫暴,而警方高層卻視而不見或甚至包庇下屬,令到大部分市民對現⋯⋯… Continue reading
沒有「獨立調查委員會」,已發生的事固然無法找出真相,但面對有增無減的警暴,港人可如何反擊?… Continue reading
在區議會選舉這樣強大的民意之下,政府可能會稍為軟化。可是,像我這類長期「被政治現實的灰塵污染」的⋯⋯… Continue reading
青年智庫進行問卷調查,被問到促成「各方對話」的先決條件時,最多受訪者選擇的三個條件依次為成立獨立⋯⋯… Continue reading
林行止認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也許會成為特朗普與中國貿談的「籌碼」,因此,特朗普肯定會走盡法⋯⋯… Continue reading
現在激進示威者暴力行動升級,政府束手無策之餘,取消區議會選舉的傳言,不絕於耳。… Continue reading
曾鈺成建議政府考慮「兩種特赦」:一是特赦罪行較輕的示威者,犯重罪則不能特赦; 二是特首宣布特赦,⋯⋯… Continue reading
由始至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是個政府不能迴避的政治問題。民調顯示,今天七成市民不信任警方,其中五⋯⋯… Continue reading
從中央的種種反應來看,中央完全沒有向反對派就範的跡象,反而在盡一切努力,對反對派進行反制。… Continue reading
示威者持續反抗的心結究竟是什麼呢?就是他們口中的警暴問題。一直以來,不少示威者都糾結在兩件事上,⋯⋯… Continue reading
認清大陸13億人大部分正在享受經濟起飛好處,他們的民意左右共產黨領導人的決定,影響治港政策。所以⋯⋯… Continue reading
中央政府、全國人民、愛國愛港者都支持香港警察止暴制亂,肯定他們在恢復香港秩序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Continue reading
潘淑嫻作為校長,呼籲每一個人給年輕人多點愛,多點關懷,並不縱容,亦不放縱,情理兼容,恩威並施,用⋯⋯… Continue reading
缺乏能力和智慧將訴求作出政治轉化,雖然行動的款式或者千變萬化,但具體內容則不斷重播。這是平行時空⋯⋯… Continue reading
如今即使陳同佳成功地到台灣主動投案,由林鄭一手導演的政治悲劇所造成的後遺症已經無法挽回。她親手打⋯⋯… Continue reading
駱應淦作為大律師公會執委之一,指出問題的癥結在於冥頑的政府,並不等於漠視暴力,反而是大律師公會捍⋯⋯… Continue reading
在這次抗爭運動中,香港學生表現的堅定、勇敢、創意,贏得香港市民以至不少海外觀察家的讚賞。希望他們⋯⋯… Continue reading
讓香港在暴風中穩住陣腳,利用好固有優勢,重新打造一個「香港2.0」的多個構想已浮出水面。筆者嘗試⋯⋯… Continue reading
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表示,對於部分警務人員涉嫌不當使用暴力或違反人權,經查證後須予以譴責。… Continue reading
我愚昧,我不明白。我們需要把濫暴的人繩之於法的同時,也要還那些盡忠職守的警察一個清白,更需要給社⋯⋯… Continue reading
我希望這批年輕抗爭者明白,儘管他們不怕坐牢,甚至被打被殺,這等愈來愈激烈的暴力行為不會令他們較快⋯⋯… Continue reading
在這場衝突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我們必須把所有的成見和仇恨放下,用寬容之心去尋找解決之道。如果沒有寬⋯⋯… Continue reading
資深時事評論員盧兆興認為,事件顯示抗議活動不僅變得更暴力,而且在社會和政治影響方面也產生了嚴重分歧。… Continue reading
行政長官即將援引「緊急法」,繞開立法會制訂《禁蒙面法》。此舉限制市民自由,架空立法會部分立法權,⋯⋯… Continue reading
在林鄭政府苦無對策的時候,卻有人覺得是機會。這就是中共及其香港支持陣營內的極左勢力,他們與警隊內⋯⋯… Continue reading
筆者認為監警會已經盡力發揮其功能,就警方對於這次運動的示威活動的處理,扮演監督者的角色。即使將來⋯⋯… Continue reading
基於林鄭的選擇性和缺乏新意的回應,這場對話其實沒有真正的官民交流。… Continue reading
情感兩極化是一個需要關注的現象,但不應該因為社會上有情感上的兩極化,就忽視了意見分布上的一面倒,⋯⋯… Continue reading
特區政府昨晚(26日)7時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首場「社區對話」。現場不少市民聚焦「成立獨立調⋯⋯… Continue reading
假若香港社會維持這個警暴情況,後果可能較現時反送中運動所帶出來的社會動盪更災難性,因為當警民關係⋯⋯… Continue reading
如果立即實行真普選,就算其他四大訴求不獲回應,我們就選個會實行其他四大訴求的人去當特首、當議員!⋯⋯… Continue reading
曾以英語真情剖白的林鄭,應該聽過這句話: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 Continue reading
林鄭為了保護警隊,竟然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她的決定無疑是強姦民意,對社會主流意見置之不顧,但⋯⋯… Continue reading
我認為行政長官必須在下一份施政報告中回應這些深層次問題,例如加快增加房屋供應,即使不能即時解決社⋯⋯… Continue reading
特首林鄭月娥終於宣布正式撤回修訂《逃犯條例》草案,亦回應了我有關改革監警會的建議。對於今次特區政⋯⋯… Continue reading
過去兩個月警方以暴力對待示威者和無辜市民,已將警民關係完全摧毀。因此,社會聲音普遍要求特首還原公⋯⋯… Continue reading
被問到香港人在3月已要求撤回修訂,6月提出五大訴求,為何要到8名人士去世、過千人被捕後才後知後覺⋯⋯… Continue reading
特首撤回《修訂引渡逃犯條例》的決定姍姍來遲,遲來當然是比沒來好,不過,只是鬆了「半點」綁,人們會⋯⋯… Continue reading
加多一個50年不變,起碼會減低現時香港年輕人的逼切感,暫且放下手中的雨傘和雞蛋,回復到較平靜的生⋯⋯… Continue reading
泛民和親北京的立法會議員和示威者均指,特首林鄭撤回逃犯引渡法案為「太少,太遲了」。公眾關注的問題⋯⋯… Continue reading
林鄭月娥在傍晚宣布四項行動:正式撤回《逃犯條例》條例草案;監警會增國際專家和新成員;走入社區與市⋯⋯… Continue reading
列顯倫歸咎於過去20多年來,殖民地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被特區政府推到極致,導致富者愈富,大多數人⋯⋯… Continue reading
如果我比較抗爭者的五大訴求:撤法、釋放、調查、收回和普選。我覺得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是我們可以ta⋯⋯… Continue reading
不斷嚴厲譴責施暴者的暴力行為,在報章刊登全版廣告,大力地「向暴力說不」,難道就可止息暴力、制約激⋯⋯… Continue reading
我認為:孤立地去調查「反送中」事件是沒有意義的。最徹底的做法莫如重新檢討《基本法》,成立《基本法⋯⋯… Continue reading
我始終認為,年輕人最大的本錢是時間,而凝聚民意的最大公約數是非暴力。… Continue reading
我認為示威中的暴力對經濟的破壞有限,警民以至政府與市民之間互相不信任,才是對香港長遠經濟有更大破⋯⋯… Continue reading
政治啟蒙及教育確實應該從小做起,但讓孩子走上前綫並容許他們在令人膽戰心驚的暴力面前,會讓他們蒙上⋯⋯… Continue reading
既然以年輕人為核心的抗爭行動在8‧18展示和理非一面,政府應該把握這個契機,答允正式撤回修訂及原⋯⋯… Continue reading
本文想藉過去多場社會運動的發展與結局作出一些分析,進而指出當前運動的死局與出路。… Continue reading
陳智思認為,政府不可能亦無法採用從前那套方式辦事。但首先必須回歸法治、恢復市面秩序。進一步的暴力⋯⋯… Continue reading
2.2萬人在黃色暴雨下,參與教協「守護良知」遮打花園集會,遊行往禮賓府。有年青示威者在遮打花園天⋯⋯… Continue reading
由三次不同的記者會與張曉明的講話來看,示威者與香港政府之間、與北京之間的鴻溝仍然很大,以至示威者⋯⋯… Continue reading
止暴制亂不能單靠武力。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要對香港的民情民心有準確的了解和分析,不能簡單地把香港社⋯⋯…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