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新一屆政府的成立,能以衝勁及遠見,帶領香港為持續的疫情及後疫情時代,訂出合適的教育發展方向,以讓教育部門能相應地調整政策及施行措施,讓莘莘學子的青少年期學習時光不枉過。
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周六(8日)舉行,唯一候選人李家超獲得1416票支持,以得票率99.16%成功當選,票數超越歷屆行政長官。國務院港澳辦、中聯辦隨後發表聲明祝賀。
第5波疫情期間,政府抗疫資訊屢次表現混亂,到底暴露了什麼問題?李家超上場後,應該如何改善科技政策?一起聽聽香港中文大學工程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分析。
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李家超周六(4月30日)晚上出席行政長官選舉答問會,就多方面回答傳媒的提問。立法會議員陳健波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下屆政府若能即時解決最困擾的「通關」問題,便會有良好的開局。
距離特首選舉一周多,候選人李家超發表政綱,強調加強政府治理能力、增加青年上流機會等4點綱領。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政綱以彌補政府不足,並提出解決方案為主。
特首候選人李家超早前表示,將會延續現屆政府一些良好政策及提案,包括政府重組。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認為,新一屆政府須盡快落實政府重組、把握機會與國家配合。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專資會向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提交對新一屆特區政府之施政建議,就香港管治、經濟、房屋及土地供應、社福及人口政策、教育、醫療、文化藝術等範疇提出意見,以新的施政思維及執行力,團結香港開啟新篇章。
對於Google以違反「出口及制裁政策」關閉李家超競選YouTube帳戶,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指出,外國干預香港內政並非第一次,新政府必須正視社交媒體的危機。
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仍在準備政綱,其競選辦主任譚耀宗表示將於4月底公布,政黨民主思路建議新一屆政府以包容、諒解和尊重的態度,助各方建立合作基礎,重建信任。
對香港市民來說,只要能把香港的新秩序整頓好,重新擦亮國際金融都市招牌,尊重並維護新界原居民傳統權益,既不負香港市民期望,也不負中央寄予的重任,就是一個有能力的香港特區首長。
因應國際形勢,中央會屬意武官任職特首,保障國家安全;而鄧炳強、曾國衛升職也預示武官治港似乎已成方向,並非偶然。一年前,長駐內地多年的劉先生約聚,談到特首人選問題.......
國際政經形勢不利香港,加上深層次矛盾錯綜複雜,下任特首要如何解決?李家超出任特首後有哪些最迫切的任務?
由於第5波疫情肆虐緣故,原定的特首選舉被迫延期,導致候任特首班子籌組倉促。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分析,李家超能否順利招攬合適人才,令香港社會順利從林鄭政政府過渡?
李家超及其競選辦面臨的挑戰,是通過具體的政綱贏得更多選委的心。那些輕視這次特首選舉重要性的批評者,忽略了中國式民主的「民主集中制」成分,香港也不會例外。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接受本社專訪指出,現屆政府接近任期結束,林鄭月娥宣布不尋求連任,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同樣辭去職位參選行政長官,歷史似乎在重演。但「歷史重演」的背後,有哪些非常重要的分別?
李家超的施政想要得到什麼「結果」?是建屋數量?取地多少公頃?發展什麼新產業?不知道「結果」是什麼,就說「以結果為目標」,如此說法太過空洞,「選民」無從得知他到底作了些什麼承諾!
李家超表示,已向選舉主任提交786份選委提名表,正式報名參選行政長官選舉。他感謝選委提名,令他感到鼓舞。他表示,正收集意見撰寫政綱,將盡快完成並公布內容。
香港社會並不經常做全面的檢討,錯過了這個窗口,便很難再找到機會為社會把脈,由安老服務、醫療系統,以至如何振興經濟、改善施政,找出問題根源,對症下藥,才能規劃未來。
中美角力不斷,香港變成其中一個戰場。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中央必然選擇武官做特首,更能令香港政府果敢決斷。半年前已判斷李家超會勝出,為什麼?
如果今次特首選舉,只有李家超一個人能夠入閘,那香港人可能連觀看選舉辯論的機會也沒有。我建議選委會應安排一場公開的答問大會,由候選人(即使只有一個)來面對公眾的查詢。
社會撕裂和建制派內部分歧,令香港要扭轉局面舉步維艱。同時,這種撕裂的局面可被視為國際環境對中國觀感,也是對中國發出的警號。所以中國必須確保香港政府的穩定性和延續性。
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早於去年,已向中央表達不尋求連任的決定。立法會前主席、香港政策研究所副主席曾鈺成透過對比梁振英與林鄭月娥宣布消息的時間與反應,剖析中央是如何部署特首選舉,以及誰來決定香港的人事變動。
隨着林鄭表明不會爭取連任、政務司長李家超辭職出選,獲中央支持後,香港特首選舉局勢已經完全明朗化,「提名期結束、選舉同時結束」,必須要及時説説。
李家超參加香港特別行政區第6屆行政長官選舉,標誌着北京在其對香港政策上,採取以國家和制度安全為重中之重。但在重組香港分散的派系精英的統戰工作過程中,李家超挑選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絕非易事。
李家超周六(9/4)宣布以「同為香港開新篇」為競選口號,參加第六屆特區行政長官選舉。他表示要把握香港回歸25周年的機遇,值此由治及興的重要時刻,帶領香港走出困境、開創新局。
李家超表示,在政府工作45年,做過不同崗位,過程中得到許多寶貴經驗、知識及能力,亦豐富了視野。他又會秉承以往工作的熱誠,行他將會行的路,周六會一一交代。
美國忌憚中國的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必會在香港問題上老調重彈,失實報道甚或挑起矛盾,把香港變成美國涉台輿論戰中的助攻戰場。香港需要一個更有定力應付到腥風血雨的特首。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4月6日表示已向行政長官請辭,若獲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將準備參加下一任行政長官選舉。64歲的李家超是首名紀律部隊出身的司長,曾處理多項極具爭議議題。
全民快速檢測將在4月8日開始,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建議市民,早上做快速抗原測試結果會更準確。他又提醒檢測結果若呈陽性,切勿上班。至於確診者即使沒有安排入住隔離設施,如有需要仍可選擇入住。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一(4月4日)宣布,不會參加第6屆行政長官選舉,將在今年6月30日完成5年任期。她又感謝她任內的管治團隊和全體公務員,以「事不避難」的精神克服困難。
特首林鄭月娥表示,要求市民做快速檢測,可檢視全港感染情況,有利日後制訂抗疫措施。她又強調,此舉並不是取代全民強檢。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教授則認為,確診個案持續回落至維持3位數時,可以進行全民檢測。
原定今年3月27日的特首選舉,因疫情嚴峻緣故押後至5月8日舉行。然而,如今每天確診人數仍維持在每日過萬宗。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分析選舉會否再次押後與其可行的方法。
曾鈺成認為,習近平指示特區政府要「將穩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很難完全排除進一步押後選舉的可能性。但前提是押後的日子不能遲於今年7月1日,香港回歸25周年紀念日。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引用緊急條例,宣布原訂3月27日舉行的特首選舉,押後至5月8日,提名期改為4月3日開始,4月16日結束。另外,香港將加大力度採取各項措施,包括正制定全民強制檢測的方案。
疫情嚴峻之下,到底要不要押後特首選舉呢?立法會前主席、香港政策研究會副主席曾鈺成接受本社專訪,從必要性及可能性兩方面探討這一個問題。
特首選舉幾經討論終於落實提名期,但疫情升溫會否影響日程?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繼續剖析,從《基本法》角度押後選舉的可能性及相關方案,事關重大,萬勿錯過!
特首選舉幾經討論終於落實提名期,但疫情升溫會否影響日程?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為我們剖析,近日中央忽作小範圍諮詢背後的用意,這個諮詢又會否令提名期需要押後?
這些年來,林鄭最缺乏的,是一種開朗和悅、親民的陽光之氣。但她的不屈不撓、迎難而上、盡忠職守的精神,還是值得敬佩的。若能再加一股中華文化的凜然正氣、家國情懷與民族節操,則近道矣!
即將踏入壬寅虎年,術數名家文相濡為大家洞燭先機,呼籲慎防中國金融市場出現動盪,另外災害或會頻仍,要多加小心。另外,文相濡又為大家探討一下特首選戰的情況。一起去片,決勝千里之外!
行政長官選舉3月27日舉行,選管會於1月27日(周四)發表行政長官選舉活動指引,表示特首選舉提名期2月20日展開,3月5日結束,為期14天。
第5波疫情可能比過去幾波都更難應付,需要特區政府更加嚴肅認真去應對,特別是要求特首專心一志只考慮抗疫,不要再為跨越兩任特首的事情去分神。唯有這樣,盡早將第5波煞住才有可能。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