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不但影響烏克蘭,同時正影響歐洲國家。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指出,歐洲多國元首曾勸喻烏克蘭與俄羅斯談判和解,未來事件會怎樣發展?一起聽聽黃錦輝分析。
從烏克蘭澤連斯基罔顧烏克蘭變成戰爭地獄、仍然要威脅血洗頓巴斯來向俄羅斯單挑,到立陶宛和保加利亞的反應,令人想到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這個時代的主戰與主和選擇和影響,變得更難以揣摸。
烏克蘭抗戰超過百日,雖然軍民抵抗入侵意志堅強,但難擋俄軍猛烈炮轟,烏東的頓巴斯地區大都已淪陷,民眾在火海、廢墟中流離失所。6月16日,法總統和德、意總理訪基輔,為烏打氣。烏方則表示,將堅持反侵抗戰。
烏克蘭當局揚言要將19世紀俄羅斯文學家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名著《戰爭與和平》從課本中移除,遭到網民留言「洗版」,抨擊當局封殺行為「愚蠢」,令人聯想起電影《偷書賊》的橋段。
北約稱俄羅斯是「幾十年來歐洲和大西洋面臨的最嚴峻的威脅」,並於東部加強部署軍隊,成員國亦增加國防開支計劃。因此「歡迎」芬蘭和瑞典的加入申請,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合圍。
近日烏克蘭基輔星光熠熠,除了那些歐盟小國總統到訪之外,英國首相及美國最高級的文武官員──國務卿布林肯及國防部長奧斯汀亦訪問基輔,試問在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有如此面子?
抗議俄侵烏的和平遊行,在各地持續舉行。4月15—18日復活節期間土耳其、阿根廷等地遊行,表達對烏克蘭民眾的人道關懷。聯合國秘書長呼籲俄方,在俄東正教復活節「人道主義停火4天」,讓烏克蘭人獲人道援助。
新加坡外長維文於15日重申:「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行為極為惡劣」。他提到增加軍力的投入,記取烏克蘭教訓:「沒有其他國家會為你流血。你必須站起來,做好戰鬥的準備,盡一切代價捍衛自己的生活。」
在3月10日的兩會記者會,李克強總理回答西方記者對俄烏戰爭的提問:尊重各國領土主權,期望俄烏回歸和平之路。但是,和平之路仍難到來。自2月24日以來,烏克蘭民眾陷於俄羅斯入侵的戰火,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無論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役中成功與否,世界都會進入「假戰」或新冷戰階段:以前是宣而不戰,現在變成不宣不戰。西方亦意識到再不能以他國的代價換取暫時的和平,現在只待西方政府與民眾重新認清事實、調整心態。
鄭永年教授認為,美國出兵烏克蘭加入這場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但美國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戰略判斷失誤,意識到普京和俄羅斯依然不可小看。這將大大延緩美國的戰略精力從歐洲轉移到印太地區的步伐。
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曖昧態度,突顯現今的尷尬處境。中國一方面與烏克蘭保持友好,堅守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一方面對俄羅斯的擔憂表現理解,指責美國和北約東擴的威脅,並有可能為俄羅斯提供經濟支援。
俄羅斯向烏克蘭開戰,面對世界強國的入侵,弱小且負債累累的烏克蘭,在緊要時刻卻得不到北約實質支持。到底烏克蘭結局會怎樣?對世界經濟又有什麼影響?資深銀行家、專欄作家張建雄為我們深入剖析。
中國駐烏克蘭大使范先榮在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微信公號表示,「中國對烏的政策一向是友好的。我們尊重烏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希望烏保持和平穩定,希望通過政治談判解決當前的危機」。
俄軍2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了閃電式「特別軍事行動」,摧毀該國多個軍事基建設施,首都基輔也遭到導彈襲擊。烏克蘭危機何時才可以落幕?與俄烏均有密切關係的中國又能否發揮居中調停的角色?
俄羅斯進入烏東,無論怎樣解讀,最開心都是美國,據外電報道,烏克蘭境內首100名富豪,有96個離開烏克蘭,既然是走難,當然會預先將資金調走,美國得其所哉。美國何需加息?加息只是浪費彈藥。
美國的所謂最嚴厲的制裁,最絕的一招不外是不許俄羅斯用Swift系統來兌換外匯;沒法兌換外匯就很難與外國做生意,等於切斷了這個國家與外國的商業聯繫,被制裁的國家的經濟勢將崩潰。
烏克蘭和台灣能不能相提並論呢?應該不能,烏克蘭人口4100萬,台灣人口2345萬;台灣人均GDP 32950美元,烏克蘭人均GDP只有4750美元,是歐洲最低收入地區之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4日在北京會晤,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包括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重點合作領域。
踏入2022年,疫情、經濟及世界局勢都產生重大變化。到底虎年來臨,全球人類要面對怎樣的未來?術數學家蔣匡文博士從天星變化開始,為各位一一分析。
北約自1999年開始先後5波東擴,將多個東歐國家及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納入版圖,直至俄羅斯連接歐洲大陸的「通道」烏克蘭宣布放棄不結盟立場申請加入北約,令俄羅斯安全環境變得嚴峻。
不論如何解讀五大核強國聯合聲明,有一點是顯而易見,即使中美關係陷入冷戰2.0邊緣,即使美俄關係空前緊張,但大國有大國的全球利益,5個核大國之間避免熱戰、反對核戰,這是大國之間的共識。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