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局主動讓香港市民來到沙頭角,實地見證歷史的痕跡,以及從沙頭角碼頭出發,前往吉澳和荔枝窩旅遊,認識香港東北部少為人知的史地景觀,是可喜可賀的第一步。
建於1933年的發達堂不但見證區內一個顯赫的客家家族的歷史,亦是折衷主義住宅建築的典型例子。發達堂樓高兩層,建有長長的客家式人字瓦頂,正面是平頂柱廊陽台。於2013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紅花嶺高492米,是新界北部的第一高峰,位於新界北面邊境地區,鄰近沙頭角及打鼓嶺,北邊是深圳市內的梧桐山國家公園。紅花嶺上見不到紅花,沿山脊一直走, 不難發現芒草的蹤跡,無須往大東山與大批山友搶路。
鳳坑位於新界東北,沙頭角旁,可眺望對岸的深圳鹽田區。約300年歷史的鳳坑村,村民多是客家和水上人,以前主要以耕田為生。村內多數是瓦頂單層小屋。村口有間盈佳茶座,是理想避雨之所。
沙頭角邊境禁區旁的谷埔,是客家村莊。背山面海,風光明媚,是香港難得有活力的鄉郊。谷埔老圍有古舊的村屋大宅,其中幾間屋簷上有「蘭桂騰芳」四字,亦有建築年份(1965年)。
自清朝起,來自粵東、閔西及贛南的客家先民以沙頭角為跳板來港落戶。滄海桑田,人去留空剩下破落村舍。近年有幸各方的努力,活化起來,大家可以趁假日來一次閃遊,看看村落新貌及認識客家傳統文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今天(28日)下午4時半在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政府宣布七項控防措施,以大幅度減少兩地的人流,減低非必要往來。當中包括內地暫停發放自由行簽注,以減少內地人士訪港。
往昔的荔枝窩幾乎瀕臨荒廢,只有太平清醮才有村民從四面八方回來參與,緬懷鄉情。但自六年前開始有團體進駐荔枝窩推行鄉郊活化計劃後,荒田已經復耕,部分棄置村屋亦翻新,準備發展民宿,令沉寂的荔枝窩漸漸復興。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