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氣候變化

UNICEF人道救援報告列明,機構計劃於2023年在155個國家和地區為超過1.1億兒童提供支援。(作者提供圖片)

新春的希望

2022年世界各地對人道救援的需求達到二戰以來的最高峰。非洲之角、巴基斯坦等地區除了受到疫情影響外,更經歷了歷史性的乾旱、洪災等氣候災害。期盼有更多的朋友與我們攜手,為世界各地的兒童帶來一個美好春天。

俄羅斯小麥出口佔全球23.92%。(Pixabay)

政策失誤諉過俄烏

雖然我們不能把糧食價格高企盡情歸咎於俄烏戰爭,但可以肯定是,俄烏戰爭形同駱駝背上最後一條稻草。本輪環球通脹惡化只怕曠日持久,只怕利率上升趨勢難以逆轉,消費者將被上游傳導的物價壓得透不過氣來。

中國與美國作為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合則互利,鬥則俱傷,且禍及全球。(灼見名家製圖)

中美關係

中國要珍惜拜登現時的政策緩和,可借機會整頓國內,修補國際關係,或許可助拜登一臂之力,但不能忘記美國對華的戰略敵視。

樹木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出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及有助紓緩氣候變化。(Shutterstock)

種樹可以救地球

有學者推算未來50年,全球野生動物會少三分二,我們更將面對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屆時至少有1000種可作食物的植物瀕臨滅絕,作為食物鏈頂層的人類又豈能倖免?

去年英格蘭銀行推遲利率的上漲,最終原因確定是異常寒冷的冬季氣候所致,(亞新社)

氣候變化和金融風險

氣候變化風險日益增加,同時影響環球經濟的步伐比預期中更快。不可預測的天氣,其衍生出來的問題勢將日益頻繁,而各國央行則比幾年前更難診斷出箇中因由,這種不確定性只會讓貨幣政策變得更加困難。

現時多個團體建議「愈大愈好」的填海造地方案均大量耗用能源,間接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增,對日益嚴重的氣候變化絕無裨益。(亞新社)

東大嶼宏圖的氣候隱患

就東大嶼都會及吐露港填海這類建議,我們反對任何好大喜功、不必要的和規模過大的基建投資,建議以平衡、理性的態度、從多角度評估所有可替代方案。低碳及節約能源是首要考慮。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