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政治形勢下,民主派能有什麼作為?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指出,香港政治氣候重返回歸之前的狀態,雖然特區政府的自主空間會被收窄,但民主派可爭取按照831框架下的空間。一起聽聽施生分析。
新的選舉制度對民主派在新的選舉制度下應否繼續參選。民協前主席馮檢基指出,當選後身份改變可以接觸到更多資訊,利用不同議員層次推動民生政策改善。而首要明白自己參選的目的是為什麼。一起聽聽馮檢基的分析。
170萬港人2019.8.18維園和平反送中集會案,黎智英、梁國雄等9子判刑8-18月,李柱銘等4子判囚 8-12 個月,緩刑 24 個月。當日參與170萬民意同囚。全球嚴厲譴責。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聲明,指中國全國人大會議的決定,是對《中英聯合聲明》的直接打擊。中方則敦促美方客觀、理性看待中國和中美關係。
政府真的要好好正視年輕人的價值觀念,及他們對自己身份的看法;與其採取敵對的態度,總是教訓年輕人不應這樣做、不應那樣做,政府是否有更好辦法疏導他們的不滿?
悲觀,是因為我覺得香港最大的問題,歸根究底也是跟民主發展比較緩慢有關,而最不幸的是現在民主發展正在倒退中。倒退是不是單單北京的問題?我認為不是。
政治這事有時候是不能完全按我們的理性進行的,看來我們香港的局面可能要壞到最壞的地步,就像廣東話說的「衰到貼地」,我們才可以反彈、覺醒,才能明白我們的路不能再這樣走下去,一定要改變我們走的路。
既然議員毋須重新宣誓才可履行職責,有需要時,實行杯葛的議員可以出席立法會會議,參與辯論或投票。這個既留守又杯葛的做法,符合“be water”的原則,或者可以避免民主派去留相持不下造成的分裂。
特區政府決定將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人大常委會決定現屆立法會全體議員延任一年。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認為,中央對反對派的政策沒有變,反對派要有出路只能做忠誠的反對派。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香港會有什麼新變局?在這條法例訂立過程中,民間社會,特別是反對派出現什麼情況和問題?且聽民協前主席馮檢基娓娓道來。
回歸23年香港政改未能跨進一大步,民協前主席、立法會前議員馮檢基認為,民主派多次錯失機會,故未能將雙普選推進一步。對於中央訂立《港區國安法》是反對派誤判,以為攬炒可以令中央就範。
9月立法會選舉泛民原本信心滿滿,但《港區國安法》令到選情出現變數,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在今集主席開咪,深入分析《國安法》的訂立,將會對9月立法會選舉帶來什麼影響?
修例一石激起千重浪,過去一年香港充滿暴力與仇恨,立場重於真相,理性步入黃昏,幽靈放了出來就回不到過去。信任失落下,官民形同陌路,共識政治瓦解,怎有民氣去尋求革新?
2019年區議會選舉結束。全日約294萬人投票,投票率達71.4%。多名建制派的立法會區議會「雙料」議員競逐連任失敗。
黃之鋒曾三度回覆選舉主任有關其政治主張後,仍被取消參加11月24日的區議會選舉的資格。他下午回應說:「我成為11月的區議會選舉中唯一被禁止參選的候選人,這證明了北京如何通過政治制度和篩選來操縱選舉。」
在現實生活當中,在電光火石一剎那之間需要應對一個出其不意的難題,沒有時間或準備去化解,只有憑藉近乎直覺的反應,憑經驗作出應對。其間首先要理解真正問題所在,否則如何能夠提供聚焦及精準的化解方案?
香港議員到美國遊說後,像傳聖旨般聲稱美國政界有五點共識。我非常期待美方發表正式文件闡述以上立場,因據我在美國生活近20年經驗,「美國政界有共識」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難過本地泛民與建制派取得共識。
「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的選舉辦法,即使通過,也是有重大缺陷的。但當500萬香港選民參加投票時,有一點可以肯定,2017年的選舉還是比前幾次選舉好,比中國內地的『受控選舉』不知要好多少倍。」
我們在學校要推行的,與其說是國情教育,不如說是環球視野教育;要追求樹立冷靜客觀的大歷史目光和跨地域的眼界,這樣才能掌握全局,建立批判思維,不會被政客欺騙走到極端做人家的馬前卒。
早期香港民主派元老、前立法局、市政局及區議會「三料議員」文世昌,上周六(4/4)於加拿大多倫多病逝,終年70歲。據其家人發出的訃文透露,文世昌病逝時家人陪伴在側,他的喪禮將於4月18日舉殯。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