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黃永玉周二(13日)凌晨逝世,享年99歲。黃永玉1924年生於湖南,12歲起外出謀生,曾到上海、台灣和香港,走上繪畫之路,並以木刻作品蜚聲畫壇。
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表示,特區政府正就單車、劍擊、七人欖球、足球及沙灘排球等8個項目,向國家體育總局申請,於2025年粵港澳三地合辦的全運會中,由香港承辦有關項目。
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闡述未來的工作重點,是要發揮好香港一國兩制和中西文化交匯的優勢,透過香港對西方文化的了解,以更好的演繹方式呈現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第80屆威尼斯電影節周一(3月27日)公布本港演員梁朝偉獲得終身成就金獅獎,是首位華人演員獲得這項殊榮。與他同時獲得此獎項的還有意大利女導演莉莉安娜·卡瓦尼(Liliana Cavani)。
同舟人基金特意舉辦「香港有多好」短片創作大賽,冀望本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透過鏡頭發掘香港美好一面,傳遞正能量,說好香港故事。
香港理工大學周二(1月17日)舉行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禮,校董會主席林大輝指出,希望中心能協助特區政府弘揚中華文化,幫助年輕一代掃除思想障礙,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周五(12月9日)表示,文體旅局的成立,反映新一屆政府在發展文化、體育及旅遊的政策考慮及實施時,將三者提升到新的台階,將促進產業協作長遠發展。
MIRROR演唱會大屏螢幕墜下事故,受傷舞蹈員李啟言(阿Mo)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暫列危殆。李啟言父母已於周日(7月31日)清晨抵港前往醫院探望。
為協助出版業界加快轉型,香港出版總會周四(7月21日)推出「出版3.0」計劃,將會開始徵集優質並具國際市場潛力的本地出版物,以建構香港智能電子書庫。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走進巴洛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展」展出意大利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的40件文藝復興後期和巴洛克時期畫作,展期由今天直至11月2日。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及「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周六(12月18日)假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舉辦頒獎禮,嘉許一眾求真、求實地研習國史的年青人。
小學一年級學生觀看50秒的日軍屠殺情景後嚎啕大哭。這是不應該的,對幼小心靈的傷害,是難以彌補的。問題是,誰該對此負責任?教育局、校長還是教師?抑或是全部?
繼教育局宣布全面終止與教協的工作關係,7月5日(周四)楊潤雄再度出信呼籲教師審慎考慮教協是否仍然代表自己。另外,教協宣布成立「中國歷史文化工作組」,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教聯會和教協均是老牌教師組織,教聯會會長黃均瑜認為,兩者的宗旨在早期分別不大,都是為教師爭取權益。「我想較大的分別出現1997年回歸之後,主要是在政治立場上。」他說。
由灼見名家傳媒主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支持的「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在2021年5月29日假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舉行總決賽,現播放比賽精華,以饗讀者。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今日(29/5)下午在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舉辦總決賽,三間晉級總決賽的學校表現出色,競爭激烈,最終由英華小學奪得冠軍。
培養下一代擁有良好的品德和正面價值觀,是整個社會的共同目標和責任。希望為我們的下一代營造富關懷和具正向氛圍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促進實踐良好的品德。
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踏入72周年,《世紀長征》系列活動籌委會將以中央電視台攝製的大型紀錄片集《百年中國》為基礎,重新輯錄成100集的節目《世紀長征》,藉此加深香港青少年對近代中國歷史的認識。
1月4日,本港新增53宗確診個案,累計9018人染疫。政府宣布繼續收緊社交措施兩星期,直至1月20日為止,預計農曆新年前不會放寬措施。
政府對通識科施大手術,連名稱也以被污名而要更改,充滿撥亂反正的意味。特首林鄭月娥強調,此舉並非政治凌駕專業,而她也不是收到中央指示去做。既然如此,容我以教育角度談論通識科的「亂」和「正」。
教育評議會、香港教育大學和灼見名家媒體合辦研討會。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覺得,在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要培養使用者的人文素質和價值觀。
教育局以嚴重專業失德為由,取消一名教師註冊,指該名教師在設計的校本教案、教學材料及工作紙,有計劃地散播港獨信息。
在這場有關三權分立的爭論中,香港有很多學者、法律界人士、評論員很認真地討論什麼是三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機關的相互關係等等,但沒有觸及兩個核心問題,亦因此只能與中共官員各説各話。
為何今屆政府要否定三權分立這個客觀存在的事實,甚至不想學生認識?我只能從政治角度分析。這個做法是想順應中央強調對香港有全面管治權的立場,這也是今屆政府凡事都先講求政治正確的一個例子。
林行止指出,經濟硬體一流的上海和深圳,搞了這麼多年,投入那麼多人力物力,竟無法與經濟增長同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所以如此,核心問題便是三權不分立而是「互相配合」致之。
教育局向全港學校發信,指學校需要在兩、三日內完成所有考試、或延後、取消部分考試;又要求學校除考試外,要由7月14日起,暫停所有校內活動兩星期,包括補課及課外活動,直至7月28日。
本港疫情反彈,連日爆出多宗本地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7月10日宣布,中小學及幼稚園,可於7月13日(下周一)提早放暑假,校方亦可按需要進行重要考試。
「你是否同意」、「利多於弊」這些均屬通識化題型,並不適合中學歷史科的考試。有歷史科老師指出,歷史科要求同學有批判性思考云云,涉及科目的課程及評估指引,正正是教育通識化的核心禍害,需要正視。
請問香港特區教育局:到底什麼歷史事件不可以開放討論?鴉片戰爭不可開放討論?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也不可開放討論?還是自日本資助孫中山黃興推翻清政府、到毛澤東感謝皇軍侵略中國,百年的中日關係史,均不可討論?
中學文憑試歷史科有題目惹爭議,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試題有引導性,考生可能因而達至偏頗的結論,亦嚴重傷害在日本侵華戰爭造成大量喪生的國民感情與尊嚴,加上不能配合課程目標,因此決定取消這條試題。
5月13日有3宗確診個案,有2宗是本地感染,有1宗輸入個案。一名66歲女子確診感染新型肺炎,是本港經過23日本地零確診後,再有本地確診感染出現。女病人的一名非同住5歲孫女今日證實確診。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將放寬多項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措施。政府宣布,將會向全港700萬市民派發免費可重用的口罩,市民只要上網登記,當局便會派人將口罩送上門。
4月29日沒有新增個案,連續4日零確診,是10日內第6次零確診。首批為數約300名滯留在巴基斯坦的香港居民,最快於香港時間4月30日下午抵達香港。
4月28日沒有新增個案,連續3日零確診。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指,將延長內地來港人士檢疫14天安排多一個月,至6月7日。跨境學生、商務簽證者豁免強制檢疫。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筆試延至4月24日(星期五)開考,中國語文科及英國語文科的口試取消。教育局4月15日公布文憑試將在4月24日(星期五)如期開考,目標放榜日期為7月22日。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