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問題重中之重 周永新:李家超可汲取教訓達成目標
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指出,李家超必須明白,解決市民的住屋困難,並不單是一項民生議題,更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和穩定的重要措施。從過去幾任特首的經歷,可以汲取四項教訓。
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指出,李家超必須明白,解決市民的住屋困難,並不單是一項民生議題,更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和穩定的重要措施。從過去幾任特首的經歷,可以汲取四項教訓。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接受本社專訪指出,現屆政府接近任期結束,林鄭月娥宣布不尋求連任,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同樣辭去職位參選行政長官,歷史似乎在重演。但「歷史重演」的背後,有哪些非常重要的分別?
今屆特首林鄭月娥的任期即將到來,此刻卻提出改組政府架構。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形容此舉是為新一屆特首候選人寫政綱,並借鏡梁振英2012年增設司局長的成果來分析。
梁振英接受傳媒訪問時,再度拒絕明確表態是否會參選特首。他認為,與其猜測誰人參選、當選,香港人倒不如問一個問題,即在目前的情況下,香港需要一個怎樣的特首?
立法會前主席、香港政策研究所副主席曾鈺成認為,這一刻中央仍然要作不同的考慮,到底林太是連任、不連任,還是由誰來接任,需要考慮多種因素。
今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是否連任成為社會各界不斷猜測的話題。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從上屆特首梁振英不競逐連任分析,到底中央又會如何看待是次特首選戰?又會作何舖排?
梁振英在接受秦玥專訪時指,香港的發展空間因為「前海方案」變得更大了。他以金融業和航運業舉例,香港要做的不僅是擴大已有業務門類,還要開拓一些新的門類,完全可以利用前海平台「做強做全」。
今天以500呎的單位已絕非僅能滿足基本住屋需要。事實上,今天香港住宅中位數面積僅為430呎甚至更小!新居屋一家四口每伙面積應為390呎,同樣的土地估計可多建兩成數量的單位。
近日有傅媒報道前任特首有意競選下任特首。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梁振英雖貴為政協副主席,再任特首應無衝突,但為了造勢對現屆政府不時指指點點,對政府施政有一定影響,亦對現任特首不公平。
近日有傅媒報道前任特首有意競選下任特首。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梁振英雖然是政協副主席,擔任特首應無衝突,但為了造勢對現屆政府不時指指點點,對政府施政有一定影響,亦對現任特首不公平。
幾年前做過特首的梁振英,肯定較已離開政府十多年的筆者,更有資格評論現時公務員的工作態度和效率。不過,我對他稱檔案在不同部門互傳幾個星期事屬平常感到意外,這不是我當年經常發生的情況。
全國政協會議周四開幕,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致開幕辭強調,支持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另外,全國政協副主席、前任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接受傳媒訪問,沒有排除再度參選特首的可能性。
最近有政協委員就有關特首選舉指協商是指只要問問大家就可以,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在今集主席開咪,雖然開宗明義話是「抽水」,不點名批評某政協不看《基本法》,諷刺其完全盲撐前特首梁振英,一起聽聽曾主席怎講。
關於未來特首產生方法最近成為熱問話題。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認為,未來政局會由中央主導壓縮敵對勢力,外部勢力的活動空間將大大減少,新形勢下特首選舉不會失控,不必協商。
上周因基本法對於行政長官選舉相關規定的看法,引發全國政協副主席、前任行政長官梁振英與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的隔空論戰。香港行政長官究竟是協商或選舉產生?看看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怎麼說。
香港政治版圖改變會否蔓延至行政長官產生辦法?近日前任和現任特首先後就此發表評論。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接受本社專訪,解釋如何全面準確理解《基本法》的有關條文。
自國安法公布實施以來,反對派似乎偃旗息鼓,不再猛烈抨擊現任政府,反倒是建制派陣營近日頻頻出招,嚴厲批評特首林鄭月娥,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有獨到觀察。
資深傳媒人褚簡寧的時事評論近日結集成書,書名《自救》。書中大談他對林鄭的意見和香港未來走向。該書譯者、本社執行編輯曾紹樑,邀請褚簡寧為我們深度表白他對香港政局的看法。一起聽聽褚簡寧怎樣說。
回歸23年香港產生了四位特首,自由黨榮譽主席周梁淑怡對四位特首有不同評價,對現任特首林鄭月娥感到失望,指她在民生問題上未能做好,特別是房屋問題。周太對《港區國安法》亦有不同睇法。
大聯盟的宣言冠冕堂皇,包括呼籲港人團結,讓香港可以走出困局,重新出發。不過,假如此舉不是純粹選舉考慮,大聯盟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團結那些根據民意調查顯示不信任政府的大多數市民。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和梁振英擔任總召集人的組織香港再出發大聯盟,5月5日成立。第一個主辦活動將是本周末(5月9日至10日)在全港18區向市民派發1000萬個口罩。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作為總召集人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即將成立。面對這空前危機,董建華認為應該團結香港各方精英,為香港出一點力。
10年以來,特區3屆政府着力解決房屋問題,卻徒勞無功。癥結是以壓抑需求為本,寄望美元掉頭及加息解困。如今十年一覺,美息打回原形,疫症肆虐,環球經濟陷衰退邊緣,倘不知變通,讓監管從寬,香港不易跨過難關。
當李文亮不幸離世令他的遺言「一個健康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在於內地產生極大迴響時,我們必須防範有人藉故摧毀香港言論自由的長城,導致兩制崩塌,一國受害。
褚簡寧認為,特區政府沒有實質政策解決當前社會矛盾,而中央「盲撐」林鄭月娥更令港人對中央失望;陶傑則指香港未來受制於中國對港形勢的判斷,而中國對港高壓管治使港人與國家處對立面。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