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深圳)十周年發展論壇 劉明康推崇書院制 鄭永年籲關心學生興趣
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十周年發展論壇上,前特首林鄭月娥強調,加強院校合作的工作「已經不斷在做」,包括學生交流、共建實驗室、合作辦學,把香港國際化的特徵引進粵港澳大灣區。
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十周年發展論壇上,前特首林鄭月娥強調,加強院校合作的工作「已經不斷在做」,包括學生交流、共建實驗室、合作辦學,把香港國際化的特徵引進粵港澳大灣區。
「今時唔同往日」,這些支出是否依然「應使」和推行以來有否達成背後的政策目標,社會應趁政府剛開展的《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多加討論。政府也要毋懼面子問題,認真檢討現時各項巨額及難以控制、不可持續的開支。
為民請命,服務市民,是張天愛眼中的父親最重要的形象。張天愛說,當年她才6、7歲,便已跟着父親到醫院探訪病人,為病人籌款,又挨家挨戶了解居民的困難,向居民宣傳衛生。
粉嶺高爾夫球場興建公屋的議題引起社會廣泛討論,然而社會卻忽略了原居民的心聲,及其背後的歷史、生態價值,甚至反映政府政策之拙劣。一顆明珠,硬生生把其切掉一角,那還算是一顆明珠嗎?
談到香港的競爭力,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不必過於擔心香港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但地緣政治情況複雜,預計外部勢力抹黑香港的情況會持續,當局會研究能否仿傚新加坡設立《假新聞法》,應對刻意抹黑的失實報道。
灼見名家七周年論壇──香港下一個五年2021年10月25日假海洋公園萬豪酒店舉行,承蒙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擔任主禮嘉賓,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發表專題演講,並有政商學界多位重量級專家參與論壇。
2022年授勳及委任太平紳士名單周三(7月27日)於憲報刊登。今年共889人獲授勳及嘉獎,其中7人獲大紫荊勳章,包括行政長官李家超、行政會議成員張宇人、終審法院資深常任法官李義等。
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周四(6月30日)下午3時乘搭高鐵專列抵達香港,並在高鐵西九龍站發表講話,形容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呈現出蓬勃的生機。
即將卸任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二(28日)在她的官方社交平台上發表最後一則帖文。她表示,期待習近平主席在慶回歸25周年之際的重要講話,為特區指明方向,助香港再上新征程。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自回歸以來,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保障。習近平出席慶回歸大會暨第六屆特區政府就職典禮,正值香港從「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意義重大。
新一屆特區政府班子已落實,新班子廣納各界賢能之士,社會反應相當正面。李家超能在短時間組成班子,曾鈺成認為,中央為李家超提供組班的大方向,並要求班子必須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周三(6月22日)舉行開幕典禮,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認為,故宮文物的價值不限於藝術成分,而是可供深入了解中華文明5000多年發展的歷史價值和可提升文化自信、民族自豪的感情價值。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即將卸任。她形容,過去的5年是「大起大落」,反修例風波讓她學到一國兩制的真諦。在應對新冠疫情方面,她認為香港與內地實際情況不同,因此方法也有差別,不能算是陽奉陰違。
新一屆政府管治班子的名單中,包括多名現屆官員,立法會議員和商界人士等,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這是一個「務實型」的班子,絕大部分官員有在政府工作或參與公共事務的經驗。
「紫荊文化國際論壇──一國兩制的成就與展望」周四(16日)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一國兩制在香港回歸以來經得起時間考驗,克服了重重挑戰,相信香港未來在政治上將更穩定。
立法會周四(9日)三讀通過取消強積金對沖。政府會「劃線」指明取消對沖安排的生效日期,將不設追溯期,而政府將為僱主提供25年、共332億元補貼,預計2025年實施。
大紫荊勳賢、菱電集團創辦人、港協暨奧委會名譽副會長胡法光博士,上周六(6月4日)逝世,終年98歲。他上世紀長期熱心參與公共和社會服務,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均表示深切哀悼。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獲夢蝶軒主人盧茵茵與朱偉基慷慨捐贈946件中國古代金銀器珍藏,周二(5月31日)於禮賓府舉行捐贈儀式。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這對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有深遠意義。
林鄭月娥天生有一顆柔軟而富正義感的心來服務大眾,令人遺憾的是2019社會暴動引發的「反修例運動」事件中,她用的方法,也正如她性格中頑強的一面,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情勢。在此祝願林鄭月娥女士退休生活愉快。
李家超多番揚言要加強政府的政策分析、統籌,以及掌握輿論能力,但卻未如外界建議般重置中央政策組,香港邁臻研究所總監宋立功認為,這時候不提出來,或許是為了保留第5屆政府的面子,但重置中策組一事勢在必行。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現正舉行「復甦生息、逆中求存、重振旗鼓」攝影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親臨展覽,並感謝亞洲協會和歷史遺珍攝影基金會克服各種困難,讓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攝影作品得以展出。
港大社會工作及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斷言,香港的貧窮問題不會消失,但如何減輕市民生活上所承擔的困苦,市民期盼李家超出任行政長官後,能真正為他們做實事,不再單單追求削減貧窮人口數目。
經過近3年的社會動盪和疫情摧殘,香港元氣大傷,表面穩定的背後隱藏着一股中產移民潮,及年輕一代的躁動不安。未來5年政府要安定人心,令社會逐步走向和諧,也許需推動幾項大型社會計劃。
現在中央用李家超或武官治港,背後的潛台詞就是執行與服從,並將矛頭直指公務員團隊。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到強化政府治理能力,一定程度上等於劉備在未站穩陣腳之下,貿然把徐州防務交給了張飛。
政府有心去推創科是不爭的事實。例如,在疫情嚴峻的環境之下,科研總開支亦增長至GDP的1%。然而,效果會如何呢?特别是為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目標尤其關鍵,可能當刻仍然言之尚早。
對香港市民來說,只要能把香港的新秩序整頓好,重新擦亮國際金融都市招牌,尊重並維護新界原居民傳統權益,既不負香港市民期望,也不負中央寄予的重任,就是一個有能力的香港特區首長。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接受本社專訪指出,現屆政府接近任期結束,林鄭月娥宣布不尋求連任,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同樣辭去職位參選行政長官,歷史似乎在重演。但「歷史重演」的背後,有哪些非常重要的分別?
香港特區政府行將換屆,在新任特首領導下,香港何去何從引人關注。灼見名家最新出版的專書《香港下一個5年》,邀請政府高層、學者及專家,為未來5年的政治形勢、規劃發展及經濟前景把脈與建言。
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早於去年,已向中央表達不尋求連任的決定。立法會前主席、香港政策研究所副主席曾鈺成透過對比梁振英與林鄭月娥宣布消息的時間與反應,剖析中央是如何部署特首選舉,以及誰來決定香港的人事變動。
每個傑出領袖都是獨特的,有各自的能力、性格、風格和處事方式。大部分成功領袖是後天打造而非天生的。雖然很多領袖特質是天賦的,但有一些是隨着時間經驗及學習賺取來的。
特首林鄭月娥呼籲市民自願參與快速抗原測試,只要多市民支持,就會有好成效,更有利本月21日起分階段放寬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她又指一俟確診數字回落到3位數,便結束例行抗疫記者會。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4月6日表示已向行政長官請辭,若獲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將準備參加下一任行政長官選舉。64歲的李家超是首名紀律部隊出身的司長,曾處理多項極具爭議議題。
曾鈺成認為,習近平指示特區政府要「將穩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很難完全排除進一步押後選舉的可能性。但前提是押後的日子不能遲於今年7月1日,香港回歸25周年紀念日。
林鄭不再提抗疫戰,估計原因是因為外國輿論不斷說,香港在處置疫情時跟隨內地的做法,是允許中央藉疫情介入香港的「內部事務」,這是林鄭一直以來最忌諱的說法。
特首林鄭月娥表示,當局物色了9幅土地興建社區隔離設施,正陸續落成;入住社區隔離設施的人士,平均5天就可以離開。她又表示,周三(3月9日)啟用緊急警示系統是合適的做法。
自3月起全港市民須按出生年份分批進行核酸檢測,為減少人群聚集,檢測市民可帶兩名長者或小童一同檢測。同時,調整幼稚園和中小學本學年上學安排,暑假將提前至3、4月開始。
疫情未見緩和跡象,本港今日(2月16日)新增4285宗新冠病毒確診,有4264宗是本地病例。另外,初步陽性個案有約7000宗。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