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於江戶時代,中國的神靈傳入日本,並逐漸被納入日本民俗及宗教系統中,更發展出了在中國沒有的習俗。中大學者吳偉明教授在其新作《和魂漢神: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的在地化》正正是探討這個有趣的現象。
由筆者編寫的《明治維新的教導》日前在日本正式出版。這本書站在一個外國人的角度講述了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歷史,並為應如何看待如今的中國提供了一些參考。
林行止認為,中國的崛興,令日本面對一個「兩難之局」──經濟上,日本必須與中國合作,經濟才有加速重新起飛的動力;軍事上,則只有獲得美方支援才能享有和平。
文咸街與周邊社區,乃至於東西南北商業貿易活動,以及連結南洋、新舊金山,甚至全球的多方網絡始於何時?是怎樣逐步形成的?當中又有哪些鮮為人知、起落跌宕的傳奇故事?
在這些筷子文化的社會,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關係,始終是教育目標的一個關鍵環節。凡是教育方針、教育目標的文件,都無可避免要把這個關係講清楚。但這並不是每一個社會必然的。
特朗普當年參加美國總統時,政綱強調「美國優先」,並在多次在競選集會中公開表示,美日同盟對美國不公平,日本長期佔美國便宜,只分攤很小的美國駐軍費用。
熊本城位於熊本市中心,是九州著名歷史古城,與大阪城、名古屋城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另有一說,則指熊本與姬路、松本並列為日本三大城。無論那一個說法,熊本城都穩佔一席位。
美國副國務卿比根星期一表示,美國肯定會與印太地區的國家加強持續對話,並將合作夥伴擴大至南韓等國家,以組成區內首個強大的多邊結構。他承認有關倡議的部分目的,是應對來自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威脅」。
日高義樹強調,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人類經濟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情況,也就是由於新冠肺炎病毒影響長期化,全球經濟出現大幅收縮,通賬,和由於各國嚴重財赤對全球貨幣兌換系統帶來衝擊。
中國方面明白,以不法的手段強奪香港會對中國經濟和金融造成重大損失,亦會對中國在國際戰略上帶來挫折,但對於習近平,這卻是其制霸全球的第一步。
長崎這個城市的歷史很豐富,是一個對外關係密切的港口,也是天主教早期在日本傳播的中心,有許多教堂、神學院,以及孤兒院。走訪長崎,似乎也步入時空隧道,串連起不同時代的歷史記憶。
走在遍路道上,經常可以看到「人生即遍路」的石碑或石柱,這是日本俳句詩人種田山頭火的名言。人生在世,既有艱辛,也有輕鬆的時刻,步過晴天,也走過雨天,在遍路道上徒步而行,何嘗不是一樣?
中日關係如履薄冰,二戰以來日本依賴美國,令亞洲局勢更加複雜。美國著名亞洲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認為中國近年不斷擴充軍備,借一帶一路駐紥外地,引起周邊國家及美國疑心。
中日關係如履薄冰,長年受困於主權爭議等問題。美國著名亞洲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教授(Ezra Vogel)帶我們回顧歷史,指出中日兩國非天生為敵,自隋唐時代已經開始互相交流。
到2050有30年時間,香港可以分階段逐步向前,先用天然氣代替煤發電減少排放,稍後用「零碳能源」取代天然氣。面對全球暖化,各國已搶先起步採用太陽能和氫氣等再生能源,發展綠色經濟,香港不能再落後!
全球互信不斷下沉,各個社會走向分裂。一隻又一隻的灰犀牛正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在2020年的下半年衝撞世界。這個世界已經大逆轉,過去半個世紀以來一直相信未來總會更加美好的時代已不復存在。
2020年的7月7日是「七七事變」的83周年紀念日。今年,疫情下進行的文憑試歷史科試卷中有一道涉及中日關係的試題內,有條分題卻意外地在學界和社會上惹起爭論,更引來一些罕見的行政跟進。
大江健三郎把百年以來,日本由萬延的封建年代、經明治維新、至二戰後經濟起飛當中的社會經濟大轉型,和日本文明是如何同化和抵銷美式資本主義的來襲,以宛如一部史詩式的奇情電影,展現給讀者看。
一向表現自信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接受霍士新聞主持人辛漢尼提(Sean Hannity)訪問時,首次承認他可能在年底的總統選舉失利。事實上,有民調顯示他落後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約14個百分點。
「實踐為本主義」相信知識滲透在社群之中,是人們在工作過程中發展並實踐出來,與其發展的環境不可分割。延續上期介紹,筆者將介紹「實踐為本主義」知識論觀點的另外兩個特徵。
從事研究、教學大半生,我明白讓學生多角度思考的重要性,但是我們決不能為了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而引導學生偏執一端,捨本逐末,掩蓋良知,迷失於強辯、詭辯之中。
日本的軍火商,既向清軍、北洋軍出售武器,又借款南京臨時政府,收息再賣出軍用品,左右逢源,大發戰爭財,請問考評局出卷的相關人員是否同意是弊多於利呢?
公平的題目只考核該試題所針對的能力,而考生的得分不應受他們的性別、經濟狀況、宗教信仰等等所影響。我們要避免對某種考生人群敏感的、甚至導致情緒障礙的話題,更不應該出現對某種考生人群不必要的冒犯等情況。
是次中學文憑試歷史科考題事件顯示了當前教改「能力為主、知識為次、價值消失」的問題。如果當局不撥亂反正,「吹水式」思考或分析習慣,將會在新一代的心中落地生根,影響至深且遠。
如果真的有天香港歷史教育走向下坡,大概不會是因為學生不勤力,而是因為他們讀的課程和考的試卷,也再不能訓練他們的批判性思考,以及客觀和全面地分析史料和史觀的能力。
筆者當過中學歷史科老師十年,從事歷史教師培訓十多年,曾積極參與中學歷史課程改革,推動引進資料題和考試形式改革,亦當過考評局審題員,目睹今天出現的風波,痛心疾首。
言論自由在香港是很重要的指標,但言論自由是應該有底線的。而公務員(公職人員)的底線是支持「一國兩制」,如果對「一國」沒有起碼的尊重,就不應該允許留在體制內。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