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同在大國夾縫間 新加坡和香港如何生存? 西方紛紛排斥新移民 香港怎樣盡攬天下英才?
在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新加坡和香港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來增強國際影響力?馬凱碩為什麼對小國的未來更加樂觀?一起聽聽有33年經歷的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的分享。
在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新加坡和香港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來增強國際影響力?馬凱碩為什麼對小國的未來更加樂觀?一起聽聽有33年經歷的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的分享。
這是《但》鏡頭之下,1997年香港的「工業」面貌,鏡頭令我感到一絲惋惜。想起我的父輩,也是70年代來港的新移民,許多就是《網中人》中的阿燦,都是在膠花紗廠等的工廠裏上班,被純香港人和早來的同鄉調笑。
港人到內地退休,加上留在內地發展的香港年輕人,而移居香港的有優才與有財之士,雙向移民重現,只要特區政府與大灣區各地政府合作將事情做好,也是體現共建大灣區的精神。相信隨着時間推移,雙向流動的質量將改善。
馮可立受訪時回憶1995年旺角金輪大廈天台屋事件,那時居民計劃將石油氣罐擲落彌敦道,癱瘓整條彌敦道,但社協堅決反對。「反暴力、非暴力是社協清晰的底線,暴力一發不可收拾。」他說。
在個中學同學的聚會中,同學們自問已六十多歲又已退休,還可以為社會做點事嗎?同學都在香港華仁書院畢業,大部份有學位或是專業人士,英語良好。有見現今英語水平每况愈下,故此決定為中學生免費提供課後英文補習。
香港是變抑或不變?結構矛盾已令人憂心,中美之爭更帶來前所未有的大變。在這樣的變動中,香港依靠誰呢?是反對改變、不惜「攬炒」的本地青年,抑或是求變心切、身體力行的「港漂」?
人生很多時候可能是錦上添花,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這次經歷颶風災難,讓作者覺得美國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美國人民的互助精神是非常值得中國人學習的。
幾乎香港所有現象,從樓價高企到醫院逼爆(政府宣布增加購買麻疹疫苗,網民主流意見是這些疫苗都不是給香港人的),皆可以同一個理由解釋。所有的政策討論,也可以同樣理由作總結。
香港前景黯淡,政府還會說,你看我們現在人口老化了,引入更多新移民吧!如此不斷循環、不成比例、不辨東西地引入上百萬計新移民,正令香港不斷沉淪,人人都能感同身受,那是香港政府的一大敗筆。
香港年年有流感,令平日已經擠迫的公立醫院百上加斤。醫護人員發揮專業精神,應對倍增的需求,自然期望管理層的關心和支持。要徹底解決這個年年出現的問題,除了要用錢外,更須要認真聆聽醫護人員的心聲。
袁博士雙眼通紅道:「不少老師的子女也有讀寫障礙,有特殊需要。很多時候,老師們都說到流淚,他們有時間照顧別人的小孩,卻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我自己也有小朋友,自問也對他有所虧欠,因為我有時間教導別人如何當一個好媽媽,自己卻做不到一個好榜樣。」 她認為主流教育明顯有責任培育學生,但是必須做好分工,這樣才能令主流教育發揮其功能。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