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嶺大)協理副校長(策略型研究)鄺得互教授合著的研究論文,獲國際權威組織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著名期刊《IEEE消費電子彙刊》頒授2024年Chester W. Sall紀念獎。
深受元素論和實證觀洗禮的現代人,真的要去了解傳統中醫,一點也不易。但既然運用了中醫藥,那就要弄清楚,在思維和操作上,中醫和西醫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系統。這是搶購板藍根或其他中成藥之前,必須弄明白的問題。
用現代科學來研究草藥,如此思路當然可以,但必須認清的是,這是一種和中醫基本上毫無關係,依然處於初步嘗試的進路。這種思路充其量只具參考價值,絕對不能本末倒置,以免步入廢醫存藥的歧路。
新冠肺炎患者直接死於嚴重急性肺炎的機會較低,雖則如此,體內病毒卻多了時間和機會去破壞其他器官!具體策略如何應對?除了醫學界以外,也需要社會各界及早分析和統籌。
新冠及感冒引致喉嚨痛怎麼治療?中醫古方鹹竹蜂為何見效?一起聽聽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傑中醫師的分享。
濫用寒涼藥物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是主流群衆依然以現代醫學的思路來理解傳統中醫,離不開專病專方,或者特效藥的思路,而陰陽二分思維並未普及;二是陰虛火旺之思路具有廣大市場,是不假思索,深入民心的方土觀念。
港大研究團隊發現,含鉍藥物與乙酰半胱氨酸藥物組合「雞尾酒療法」,通過口服給藥的方式,能顯著抑制在動物感染模型中的新冠病毒複製和繁殖,對於緩解病毒性肺部炎症有相當的治療效果。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與港大公共衛生學院講座教授裴偉士(Professor Malik Peiris)因冠狀病毒(SARS-COV-1)相關研究獲頒「生命科學獎」。
歸根究柢,港府緊持人命關天的基礎原則,抗疫政策要求「清零」,拒絕放鬆公共衞生安全來換取重啟經濟的機會。各地政府對「清零」或「共存」的決定各有不同見解,誰是誰非見仁見智。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表示,已向中央提交報告,爭取逐步有序通關。筆者覺得「爭取」二字聽起來有點怪怪。通關事涉逾14億國民的健康安全,茲事體大,可不是像本港某些議員喜歡向選民報稱自己「成功爭取」某個民生事項。
戰後香港影響最大的疫症,應是1968年7月在香港首先爆發的新型流感H3N2,俗稱「香港流感」。當時在美國,更有牌面寫上「香港流感是非美國的!」為什麼?
在日益增長的全球人工智能市場下,「數據技術員」、「數據檢測員」這類工作將會愈來愈搶手。香港在這方面的職業培訓也應作好適當的準備,鞏固本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地位。
雖然在現階段,還未能證實新冠肺炎是由空氣傳播,但世界各地都提倡加大處所換氣量,以減低在室內空間病毒經氣流傳播的發生風險。我做為食肆換氣量規定小組的主席,期望指引有助保障餐飲業員工、顧客及公眾的健康。
美國當局將拋棄特朗普政府經常使用的「中國病毒」、「武漢病毒」、「功夫流感」等。但是在台灣,民進黨當局一直以「武漢肺炎」稱呼世衞組織定名的「COVID-19」病毒。
1月28日晚上7時,政府封鎖北角錦屏街東發大廈A、B、C和D座,住客不能離開封鎖範圍並接受檢測。截至1月29日凌晨2時,約475名居民接受檢測,當中沒有發現確診個案。
港大在2021年1月18至20日,透過電話訪問進行抽樣調查,發現只有45.9%的市民表示有意接種新冠疫苗。政府採購的三款疫苗中,最多人接受德國BioNTech疫苗。
1月26日晚上7時,油麻地指明碧街和東安街為「受限區域」,居民須留在家中接受強制檢測。1月27日上午近6時解封,大約330名居民接受檢測,當中發現1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科學委員會早前發表暫擬共識,建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優次。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專責工作小組專家成員、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表示,一些與疫情有關的工作人員以及紀律部隊人員,當局會安排優先接種。
前幾日有位記者訪問駐武漢辦前主任馮浩賢武漢封城一周年的感受,他答:大局不由他控制,但小事由我做起。每個人做好自己抗疫的份內事,聚沙成塔,互相幫助。
政府宣傳中有一個常見詞:齊心抗疫。每當見到這幾個字時,我覺得啼笑皆非。官員沒有同理心,對市民的苦況冷漠抽離,政策和言行經常都是「堅離地」。既然政府不與市民同理,市民又怎會和政府齊心呢?
在社交距離措施進一步收緊下,飲食業營商氣氛已跌至谷底。我在飲食業的親身體驗,晚市禁堂食後,轉做外賣做得最好的餐廳,一般生意仍難免大跌一半,靠酒水收入支付昂貴租金的根本無法再捱下去。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