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教育

今天的學校教育,概括性思維有它特殊的地位。(Shutterstock)

概括思維之重要

今天的學校教育,概括性思維有它特殊的地位。近日接觸的很多學校,假如有特色,校長都有一套概括性的想法,除了校長自己堅信不疑,還把這些想法傳播到整所學校,甚至傳染到全校的學生。

那些熱鬧的花冠,還有人把它砌成甜心,然後「化作春泥更護花」嗎?(圖片:作者提供)

人間・四月天

香港今年春暖,四月的木棉已到了落花時節,在「受難」與「復活」之間結了果,「穀雨」之前,棉籽就散落地上。一年一度漫天飛絮的氣象揭幕了,一些遠方的故事蕩漾心頭。

教育的社會文化就是如此,幼稚園,學生家長的期望往往聚焦在升上心儀的小學。至於在幼稚園學了什麼?是否達到幼兒入學的目的,甚少有人過問。然後升中學、升大學,大概都是如此。(Shutterstock)

木匠?園丁?牧羊人?

家長對兒女的態度,簡單分為「木匠」與「園丁」。甚至延伸成木匠──工程師──園丁──建築師──牧羊人──放手,親愛的家長,你願意扮演哪種角色?這些,對教師來說,不也是很好的參考嗎?

近年隨着中國的經濟興盛發展, 中產以上的家庭對子女優質教育的殷切需求, 不少人嚮往外國的教育模式。(Shutterstock)

內地國際學校步入寒冬?

中國教育部2021年3月向包括雙語私立學校在內的學校發出指示,必須安排中國學生接受「全國統一的必修課程」。其實這種加強規管的措施,是針對過往10多年以來外國教育機構在內地開辦學校的失序現象。

在學校的教育中,我們經常發展學生的創意及解難能力,同時亦期望提升他們與人相處及溝通的能力。(Shutterstock)

設計思維初探

設計思維是有系統地思考出創新的計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以需求者的需要為核心。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及合作,重新了解要解決的問題,再共建解決方案。

香港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的人口超過200萬,卻無助制止民智下跌。(Shutterstock)

民智下跌責任誰屬?

本港大專教育從上世紀90年代後飛躍發展,提升了市民的就業技能(也就是競爭力),但與提升智慧無必然關係。民智現在已跌到危險邊緣,過去兩年的社會現象就是個無情的警報。

在近年社會動亂中,經歷新高中教育的一輩,顯示出的卻是缺乏基礎認知,分辨不了真偽資訊,光會喊批判思考,應了孔子「思而不學則殆」的讖語。(Shutterstock)

中小學課程必須徹底改革

世界大勢日新月異,教育亦要與時並進,這絕對無容置疑,更何況現行體制的諸多缺點,不勝枚舉,已確實為社會帶來負面影響,何不乘着大亂後,社會氣氛稍為緩和的時機,來一次大刀闊斧的除弊革新呢?

半日制下,同學還有半天時間完成功課和溫習,那晚上的壓力就可大大減少了。(Shutterstock)

新常態下的夢

夢想能否成真還要看社會、老師及同學能否一起調節心態,共同進行範式轉向,我們能否放下對課時或學時的執着、着眼看學生的學習成效及需要。

執筆之際,正值父親節。(Shutterstock)

爸爸不懂

父親其實已經努力了大半輩子,盡他所能的給予我們可以擁有的一切。他為人寬厚,重視家庭,忠誠勤奮,相比我自己,在擔任父親的角色上,似乎仍需向他學習。

Page 1 of 3 1 2 3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