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金磚國家集團加入6個新成員,被視為去美元化的進程之一。香港城市大學客席教授陳鳳翔認為,一切源於美國霸道制裁中、俄,令各國受拖累,是故要推動去美元化。一起聽聽他分析。
金磚國家集團加入6個新成員,被視為去美元化的進程之一。香港城市大學客席教授陳鳳翔認為,一切源於美國霸道制裁中、俄,令各國受拖累,是故要推動去美元化。一起聽聽他分析。
西方警惕俄羅斯,是因為彼得大帝形成的沙皇霸權,只懂得向外擴張,不懂得內部價值觀的提升。現在遠東多了另外一個現代版的康熙大帝,聯手向沒有路易十四的英美歐洲發動進攻。
俄羅斯一架私人飛機從莫斯科飛往聖彼得堡的途中,在特維爾州墜毀。機上10人全部遇難。俄羅斯聯邦航空運輸署證實,遇難者包括6月發動「叛亂企圖」的僱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創辦人普里戈任。
這種對抗在美國歷史上並無先例,後果也不可預測。其他非主流媒體暫時按兵不動,視乎形勢發展。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在明年11月,一場看不見硝煙的內戰,已經在美國爆發。
《華盛頓郵報》引述消息,指美國方面決定不讓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峰會。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估計,美方是為了明年的總統選舉才有此舉動。
在「後氣球時代」,美中對抗的新焦點是加緊對華實施技術封鎖和貿易制裁。然而,在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中美關係或會保持相對穩定。拜登為免「口無遮攔惹麻煩」,中美也就「氣球事件」達成妥協。
布林肯與蓋茨訪華帶出了一個顯淺道理:究竟中國在國際體制內或體制外,對世界不會那麼危險?究竟企業繼續與中國交往或全面與華脫鈎,會對國家及人民更為有利?這足以說明與中國脫鈎的謬誤。
土耳其大選經過兩輪投票,69歲的埃爾多安以超過五成二得票,擊敗反對派候選人克勒奇達爾奧盧,成功連任。這位曾經透過手機視頻露面粉碎政變的土耳其政治強人,今次又是靠什麼保住大位?
這種發展顯示,美光事件並沒有令中美關係惡化。原因是美國並沒有條件在現階段與中國全面脫鈎,所以雙方領袖必須坐下來講清楚,哪些地方可以保持合作,哪些地方需要「去風險」。
5月9日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8周年,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日閱兵,儘管這次閱兵沒有像往年一樣展示新型的坦克,但觀察家認為,與烏克蘭的戰爭打了一年之後,俄羅斯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
美國總統拜登在個人社交平台宣布尋求連任,再次參選總統。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公布民調,1000名受訪的美國成年人中,七成人認為拜登不應尋求連任,反對的人中有近一半認為他年紀太大。
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簽署聯合聲明。世人都關心美國對華反應有什麼改變?中國和美國是否注定要打一場仗?但作者指出,若一種對抗無法令到美國「痛」,直接承受戰爭的風險的話,中國一定不會做。哪美國的底線是什麼?
白宮內部有人透露,當被問及是否會有比「新保守烏克蘭方案」更大的災難時,拜登回應「等到你看到我們摧毀台灣的計劃」。這條消息一曝光,震撼全世界,當中反映了美國人的心態。
「在企業做研究跟帶領學生做研究,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企業研究團隊成員個個都具有豐富實戰經驗,大學學生則是一張可塑性很高的白紙。」黃漢森教授在史丹福大學教學多年,又從學生身上學到什麼領悟?
香港城市大學早前公布2022年LIVAC京港台新聞人物榜及20年綜合榜大數據回顧,共有18人在三地均上榜,其中16人是政治人物,中美兩國政治人物照舊高踞榜首。
中國取消嚴格疫情管控措施後,新冠感染席捲全國,出現藥物搶購潮等亂象。到底西方國家──特別美國──是如何考量其管控大型疫情的防禦及退場策略(exit strategy),是否值得中國參考?
術數名家文相濡為我們預測2023年世局,表示許多困難將於明年出現,而人民幣將成矚目的世界貨幣。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居安思危,我相信中央正全力在備戰中,過去幾年的封關,正是深謀遠慮、養精蓄銳、調配內部資源的最佳時機。許多普通民眾,只沉醉在過去經濟奇蹟的成果,可能還沒有覺察到內憂外患的危機。
過去五年中美關係緊張,此次兩國元首會晤氣氛友好,雙方都強調確立中美關係指導原則的重要性。習主席在會晤中多次提及台灣。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兩元首在台灣問題上究竟具體談了什麼?
《紐約時報》分析文章認為,拜登和習近平似乎都急於淡化華盛頓和北京正在走向對抗的看法,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拜登告訴記者,他認為中國大陸對台灣的軍事行動並非「迫在眉睫」。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11月14日)乘坐專機抵達印尼峇里島,出席在當地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同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談,這是拜登上任以來,首次與習近平的面對面會晤。
在位最長的英國君主伊利沙伯二世逝世,享年96歲。73歲的長子、王儲查理斯將會繼位,成為國王查理斯三世,全國將進入為期10日的哀悼期。
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香港回歸以來,受到反對派及外部勢力的蠱惑,一步步走向泛政治化。但無論左右派,意識形態凌駕理智肯定會出問題。最近國際社會發生的兩宗事件,均說明了政治化的可怕。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香港回歸以來,受到反對派及外部勢力的蠱惑,一步步走向泛政治化。但無論左右派,意識形態凌駕理智肯定會出問題。最近國際社會發生的兩宗事件,均說明了政治化的可怕。
只有中國的動員能力、組織架構和志願機制,才容許重慶山火這樣的救援行動得以有效落實。相比之下,美國的學生貸款減免計劃也只能在美國發生,為着在中期選舉爭取選票,毫不考慮公平原則而無限印鈔。
11月美國將進行中期選舉,術數名家文相濡為我們預測美國會否加入台海爭奪以及中期選舉結果。另外,在九運中,英國、中國的運程又會是如何?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美國官員多次竄台所為何事?其中目的之一,是游說台灣晶片生產商(例如台積電)參與美國總統拜登剛於8月9日簽署的《美國晶片法案》,在美國開設更多晶片生產廠房,聯手遏制中國大陸電子產業發展。
在特朗普的支持者看來,拜登千方百計要陷害特朗普。美國的黨爭愈演愈激烈,民主、共和兩黨勢將變成不共戴天,有人甚至預期會發生內戰。民主社會以和平方式進行的政黨輪替能否持續亦成疑問。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