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總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置身於繁華熱鬧的香港地,從公共房屋、歷史建築,到環保建築、公共空間,再到近年大熱的西九文化區,你是否也曾了解過這些建築物背後的故事?
恒基兆業地產集團於去年12月舉辦「築動你想像多媒體創作大賽」鼓勵大眾發揮想像。大賽成功徵集了數以百計創作,參加者來自不同背景,參賽作品均展現對未來的期盼,以及無遠弗屆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詩人沒有直截了當地把所要表達的說出,而是採用象徵、暗示、雙關、用典等手法。乍一讀去,似覺恍惚迷離,難明所指。然而只要反覆體味,便能曲徑通幽,捕捉到詩的旨趣。
1990年被列為UNESCO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基日島露天木建築博物館」區,在陽光明暗的交替轉換中,主要建築物閃耀着流動的銀輝,使人仿如置身童話世界的夢幻場景中。
活化後的中環街市,保存了1939年建成時的面貌。這座三級歷史建築內外的「定義特徵元素」,包括外牆的橫向窗戶及簷蓬、兩道水磨石大樓梯、中央光井、柱網結構和街市檔攤等,都保留下來並予以復修。
美利大夏樓高27層,前身為政府辦公大樓,由當時工務局英國現代主義建築師Ron Phillips設計,於1969年落成,是當時最高的政府大樓。它已被重新用作酒店使用,並於2018年開業。
一個城市探險達人進入半山的一棟廢棄公寓樓。建築6層高,建於1955年,每層有2套公寓,每間面積437至1,284平方呎,帶有陽台。 距離中環商業區僅10分鐘。
竹棚架在香港被廣泛用於建築,以尼龍帶綁成結捆綁接合。建築行業每年使用逾5百萬根竹竿,每根竹竿長6至7米。成為一名搭棚師傅需要力量、技巧和才智。
呂元祥坦言,建築物往往影響幾代人的生活,建築師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也要有體察用家需要之心,還有很強的責任心,才能築起為人設計的建築物,而非為個人名聲設計的建築物。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