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崑青春版《牡丹亭》在港上演 平穩的蘇式唱腔如何結合現代音響及動態?
6年後的今天,蘇崑上演20年前首次公演的青春版《牡丹亭》,說是原班人馬再聚一堂,並是在香港第三次公演。今次蘇崑的青春版《牡丹亭》,劇本分為連續3天的上、中、下本演出。
6年後的今天,蘇崑上演20年前首次公演的青春版《牡丹亭》,說是原班人馬再聚一堂,並是在香港第三次公演。今次蘇崑的青春版《牡丹亭》,劇本分為連續3天的上、中、下本演出。
譚盾博士是少數為香港回歸而譜寫樂章的作曲家,他於上周四正式成為新一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出生於湖南長沙的他卻有着與香港數十載深厚的淵源,他自身對香港文化發展的也有美好的願景。
古兆申先生(筆名古蒼梧)於2022年1月11日離世,作者應梅子先生之邀,撰寫紀念文章,刊於2月出版之《城市文藝》(116期)「香港文人古蒼梧紀念專輯」中,現得作者同意,轉載於「灼見名家」。
香港詩人、作家古兆申於1月11日(周二)離世,享年77歲。他早年活躍文壇,以藍山居、古蒼梧、顧耳等筆名,在中、港、台三地報刊雜誌發表創作及文藝評論。
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之後展開大規模國際巡演,掀起全球崑曲復興風潮。背後最重要的推手,就是華人世界最重要的文學作家白先勇。
崑曲曾經是中國古代的國曲,自文化大革命後慢慢的沒落。文壇大師白先勇教授自第一次接觸崑曲後,就被其藝術美學深深地吸引住,更與戲曲大師汪世瑜、張繼青攜手一起復興崑曲,成就青春版《牡丹亭》。
古蒼梧先生指崑曲從來不普及,是一種小眾的精緻文化。不過,他苦練崑曲所講究的真假嗓結合,既研究崑劇也寫作劇本,還教授學生,更主編一套四冊的《崑曲演唱理論叢書》,冀深入了解這門藝術以保留其精髓。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