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武漢辦前主任馮浩賢:武漢封城一周年,香港也要封城
前幾日有位記者訪問駐武漢辦前主任馮浩賢武漢封城一周年的感受,他答:大局不由他控制,但小事由我做起。每個人做好自己抗疫的份內事,聚沙成塔,互相幫助。
前幾日有位記者訪問駐武漢辦前主任馮浩賢武漢封城一周年的感受,他答:大局不由他控制,但小事由我做起。每個人做好自己抗疫的份內事,聚沙成塔,互相幫助。
香港缺乏應有的條件去複製內地的做法,這是事實,即使如此,也並非什麼也做不了,起碼強制某個行業檢測是可行的,現在才開始強制護老行業員工、的士司機檢測,雖然遲了,但起碼是一個開端,證明自設禁區是愚不可及。
近幾日疫情「日日有突破,天天創新高」,面對如此來勢洶洶的嚴峻疫情,政府如何因應才能真正有效控制?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又該如何處理?一般市民日常又該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及家人?
當今世界無疑處於百年難得一遇的大變局中,中國與美國處於什麼階段?也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答案必須建基於一些實質證據,而不是各自憑空猜測。近月公布的一些數據,可助我們作出正確判斷。
微軟創辦人蓋茨周二在《華爾街日报》CEO理事會發表講話,力排眾議,認為中國實行「封城」,有效控制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他又坦言,即使疫苗面世,民眾對疫苗安全性感到疑慮,將會帶來挑戰。
城大傳染病建模小組發現,第三波疫情的爆發,與獲豁免強制隔離的入境感染者有關,而香港在6月19日後放寬了社交距離措施,加劇情況惡化。
新冠狀病毒在港繼續擴散,政府防疫專家顧問團成員、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學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香港採取圍堵政策抗疫一旦失效,可能要效法內地強行隔離小區管理。看看許教授的分析。
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團隊近日追蹤內地早前為遏止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傳播而採取封閉式管理措施的環境效益,發現封城顯著提高了區域空氣質量。
科大研究最近發現,全民戴口罩是具迫切性的非藥物解決方案,可以在沒有任何有效疫苗或治療方法面世之前,遏止新冠肺炎傳播或防止第二波疫情爆發。
決定一個國家抗疫成敗的因素是多種的。制度很重要,但制度並非唯一的決定因素。這也說明,制度決定論會導向很多謬誤。在危機之際,把制度簡化成為一種類似民主和專制那樣的意識形態更是危險。
港大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提出一種嶄新方法,採用人口流動數據,準確預測新冠肺炎傳播的規律,並建立風險評估模型,可於早期識別出傳播新冠肺炎的高風險地區,有助公共衛生專家及各國政府盡早實施傳染病防控措施。
面對這樣的世紀疫情大流行的恐懼,我們缺乏的遠非控制疫情的疫苗!我們缺乏常識;我們缺乏見識;我們缺乏透明度;我們缺乏同理心;我們缺乏擔當;我們缺乏反思……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最近發表研究進一步證實,假如在疫情爆發初期,政府沒有果斷對武漢市執行史無前例的封城令,中國國內新冠病毒的感染人數將遠比現有數字高。
病毒已無處不在,而在紐約,我們正處於疫情的幾何級增長期。……我們擔心疫情將從美國沿海地區迅速直捲而來,橫掃中部。疫情已經存在了,很快我們就會看到幾何級增長。
這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現已幾乎遍布全球每一角落,所謂病毒會在夏天後減退的說法,仍是一個有待證實的假說,而且就算屬實,又會輪到南半球的國家擔憂。之後大家又問:夏天來了,秋天還會遠嗎?
日本、南韓、伊朗、意大利等國家,都在出現零星個案不久,即出現大規模的社區爆發。而且很多都不知道是如何感染,沒法像香港那樣,從源頭加以堵截。情況令人沒法安心。
袁國勇憶述,他1月在北京就武漢肺炎疫情提出兩項建議,一個是現在防控視窗期已經很小,如果接下來幾天還不採取嚴厲措施,事態發展會更嚴重。另一個就是關於濫食和交易野生動物的管控。
在《鼠疫》中,卡繆的筆下主人公們的行為向我們說明,唯一的選擇是站在受害者一邊與禍害作鬥爭。一邊是鼠疫,另一邊是受害者,陣線截然分明,沒有人可以做一個旁觀者。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