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要改變,重拾求知慾,社會才進步:好奇心的五大類,你屬於哪種?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不需要做一個Mr. Know-All,但是,怎樣都不要活在「空窗期」,要100歲唔死都有新知識充電;不好奇的人,天天「西線無戰事」,在無知中老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不需要做一個Mr. Know-All,但是,怎樣都不要活在「空窗期」,要100歲唔死都有新知識充電;不好奇的人,天天「西線無戰事」,在無知中老死。
雖然年近退休,但要學習的興趣事物,還是多不勝數。就因每個周日下午都參與乒乓球活動,便把周日賽馬投注節目縮减了一半,看看有何辦法保留得兩全其美? 互不受影響就好了。
人腦創造了電腦,但千萬不可因此就不再用自己的腦。如果完全依賴電腦,連下班回家,都要靠GPS導航時,我們的大腦真的會像孟子說的「死於安樂」了。
兒童創意表現最大的助力應該是家長鼓勵、正確學習形式和爭取表現機會,「才能」的差異不是關鍵因素。很多個案都證明:人與人的差距,最小的是智商/天份,最大的是堅毅。
千字文內容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孩童熟讀,對華夏歷史知識、天文地理、修身養性都有一定裨益。三字經,孩童熟讀,對做人做事及華夏文化有一定程度學習。文學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資源,是文化傳承的載體,不容忽視。
我們人類天生就懂得從觀察中學習,有種與生俱來對人事物情的意會力,通俗地説就是有常識。但要把常識寫作程式記入機器,至少在目前的物理學、腦神經科學等而言,遠遠做不到。
為了探究學習的性質,筆者自2008年開始花了6年多時間,用了近74萬字完成《現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係和研究》一書。為了方便一般讀者和教師閱讀,開始改寫成約3000字的文章,並刊登在灼見名家上。
作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獎者,卡爾‧威曼不可能是一個平庸的教授,可是,他竟然投放了不少時間在自己的課堂內,並在多所大學校園進行偉大的實驗,以改善大學的科學教學。
學校雖已復課,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學生學習模式已有轉變。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教育學院榮休教授程介明在今集教育大未來,會講述有關學習科學的問題,大家一起聽聽程教授的分析。
面對急速變化,不可知的未來,我們需要做的,並非單單掌握更多「新知識」(to learn),而是能掌握「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learning to learn),即是「學習如何學習」。
香港大學前副校長、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榮休教授繼續為大家講解學習科學,他指出學習是整體性和綜合性的人類的學習往往是不在意多過在意。最簡單的例子是小孩學走路。一起聽聽程教授怎樣分析。
學生面對世界亂象要不斷學習,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教育學院榮休教授程介明指出,學習的成功在於經驗。程教授更為大家介紹什麼是學習科學。
每一次的瞞天過海扮識嘢,每一次用語言藝術掩飾不足,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錯過學習機會,逃避自我改進,長遠而言只會泥足深陷,要用更多的力氣去掩飾不足,要說更多的謊話來隱藏弱點!
「停課」,不免使人懷念校園的生活。很多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忽然感到與同學共同生活的珍貴,渴望有人「傾偈」。沒有學校,就沒有了群體活動,青少年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樣。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