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學習

從「讀書」轉為學習,我們需要的文化改變,並非隨意的空想或者是虛幻的理想,而是社會變化引起的、迫在眉睫的必然。(Shutterstock)

學習:微觀與宏觀

學習是因人而異的,因此,人類學習的走向,必然是逐漸離開工業生產流水線的模式,脫離劃一化的「讀書」模式,也就是離開眼前的正規學校模式。「教育」的下一步發展,不會是加強劃一性、可控性。

進入大學,其實是一個新的階段。如何進一步發揮大學的「解放」功能?(Shutterstock)

讀書與學習

小學、中學,學生的學習愈來愈「正規」,我們就逐漸把「學習」,完全看成是學校裏面的學習,也就是「讀書」。本欄數年來的「老生常談」,就是觀察到學校裏面的學習,往往被對於成績、升學、就業的追求,霸佔了。

微電影《在一起才是家》劇照。

一家人的故事

微電影《在一起才是家》以真實故事為藍本,關注病童家庭的實際需求及情緒。麥當勞行政總裁黎韋詩表示:「希望是次微電影喚起大眾關注病童家庭的需要,讓更多有需的家庭可以於這個『家以外的家』得到適切的援助。」

左起:活動協辧單位會長潘燊昌博士、得奬學校羅頴忠校長、本文作者3位同學(詹曉雯、趙穎詩和鄭皓澧)、區美珊老師及陳鳳翔博士。(陳鳳翔提供)

現今世代的學與習

中華文化是數千年的智慧結晶,學習經驗宜好好發揮。作為現代青年,應主動參與課外活動,認識和了解社會,培養正向品格。定下目標,掌握練習與溫習的技巧,靈活運用。

「貓抓老鼠的時候,牠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老鼠身上,它可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注意自己。」教授對年輕人說。(Shutterstock)

抓老鼠的貓

你現在的夢想是什麼呢?不管你要達到學業上的目標,或是向著心中的理想而努力,都不要因遇到挫折就氣餒和止步,熱忱是最重要的靈魂。

就算沒有學校,學習也會發生,不過形式和場景就有所不同。(Shutterstock)

「學時」與「課時」

當人們看到增加學時減少課時的時候,不免會擔心是否會將學習轉嫁到家長或學生身上呢?也有學界意見指困難在於微管理,即如何界定學生在運用非時間表上的時間學習呢?

讓閱讀能夠成為子女寫作時豐富素材的來源,讓閱讀可以成為孩子根據題目自行寫作的材料,建構孩子閱讀與寫作的實力。(Shutterstock)

閱讀的寫作價值

寫作是一個很需要靈感、想法、能量的活動,閱讀則是補給寫作能量最好的方式。如行雲流水的文字在你閱讀的時候,就會進入你的腦海世界,這些文字庫在你寫作的時候,靈光乍現,自然就會發揮作用。

扮有料是一種暫時令你好過一點的「嗎啡」,但只會令你死得更快。(Pixabay)

扮有料,只會死得更快

每一次的瞞天過海扮識嘢,每一次用語言藝術掩飾不足,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錯過學習機會,逃避自我改進,長遠而言只會泥足深陷,要用更多的力氣去掩飾不足,要說更多的謊話來隱藏弱點!

疫情過後,校內時間的安排,也許會有新的考慮。(灼見名家圖片)

「停課不停學」的啟示

「停課」,不免使人懷念校園的生活。很多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忽然感到與同學共同生活的珍貴,渴望有人「傾偈」。沒有學校,就沒有了群體活動,青少年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樣。

語言,就是在說話中學會的,很少有教育裏面專門教授說話的。但是外語就不一樣。因為孩子生活中沒有外語,因此需要系統的設計,才能學會。但這是指生活中沒有的外語。(Shutterstock)

外語與文化

文化是要傳承的,但是有系統的文化傳承,主要靠語言文字。如新加坡把一門外語(英語)作為第一語言,結果以前南洋一帶多語的環境,在新加坡逐漸消失,方言裏面豐富的文化內涵,也隨之而消失。

Page 1 of 2 1 2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