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好奇心

母親的希望,全部在孩子身上;她們的夢想,就是每天能夠安全到校。這是筆者聽到過的對教育最真切的期望。(亞新社)

希望來自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兒童的歌,在這悲慘的時刻,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仇恨與復仇。他們唱出的,不是對肆虐者的恨,而是希望看到安全與和平的來臨。

閱讀需要氛圍,也需要時間培養成習慣。(Shutterstock)

培養喜愛閱讀的孩子

孩子原本有好奇心,對世界的知識充滿求知慾,不應懼怕讀書和學習。但如果父母和學校把學習和功課、考試拉上關係,若他們考不到好成績便標籤為「懶惰」,只要他們成績落後了,就會害怕學習。

跟現有東西有效結合,創意就轉化成創新産品。(灼見名家製圖)

學習「創新」

追求創新的人很多,但結果變成「創笨」也不少。任何創新產品或服務都不是「無中生有」,往往具有固有經驗和實踐的顯性或隱性內涵,不能把固有的東西完全抛棄,十分關鍵的環節在於如何整合。

身為老師,要同理學生的想法,最重要還是一顆好奇心。(Shutterstock)

點解考試係60分合格?

我愈來愈喜歡學生問一些看似簡單無聊的問題,例如「點解考試係60分合格?」這一問真好。 一般大人或會以為知道又如何?我們既不能改變社會已認定的想法,也無助學生考試合格。

「是否一定要穿鞋這問題」出發,開始探索不同人穿鞋的差異了,不是給孩子答案,而是一起探索問題,這樣的師生交流,不是很美嗎?

問題少女

點解要着鞋返學?點解要着校服返學?今年的自校畢業生之中,有這麼一位每事問的「問題少女」。那天派位,她和我的女兒到一所中學申請轉學,在等候面試時,她不停地問以上的問題。

鄉師自然學校的出現,為香港教育生態,帶多一點另類的選擇。

逆流傻瓜

我在經營一間逆流的學校,推廣綠色簡樸的生活方式。我也因為辦學,一度生活在低收入的處境,經營學校也不容易,老師的工資一直沒有提高,只能靠熱情來維持。

孩子歡天喜地在雪地上邊玩邊學。(圖片作者提供)

在風雪中再看芬蘭教育

學習的基礎乃是體驗,讓學生在教師指定或設計的教學環境下學習,先投入參與再進行分享、提問及引導,可讓學生一步一步地建構知識,讓好奇心慢慢變作對世界的理解及看法,甚至是一些幫助別人的意願和行動。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