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周五(11月18日)舉行共融就業座談會,匯聚了不同持份者,包括政府、慈善及創科界別、老師與公眾人士,共同商討殘疾人士在新興的工作環境的就業機遇和可能。
特首林鄭月娥宣布優化「2022年保就業計劃」,將取消合資格申請僱員的月薪上限,亦會容許大企業為最多1000名員工申請津貼。另外,新一輪首階段消費券今天開始派發,不過,有食肆負責人認為短期內幫助有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為紓緩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陳茂波宣布多項稅金寬免安排及提出多項逆周期措施,總額逾1700億元,包括計劃於4月及6月派發消費券計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宣傳短片中說「資源有限,發展無限」。周永新承認這是事實,但他指出,正是資源有限,政府如何運用資源,促使經濟發展之餘,更能改善市民生活,相信是財政司司長制訂《財政預算案》時的最大考驗。
兩餸飯店,開業如雨後春筍,一是大有市場,二是失業的食肆廚師不少,冇工開,不如集合人手用少量資金博一博,好過坐食山崩,又一再證明肯拼肯做的香港人總是辦法多多,不會伸手叫人救濟,為他們鼓掌!
未來數年,社企數目應該大幅增長以創造更多工作給弱勢社群和普通失業人士。後者可能原是中產,因失業但又找不到原來自己所擅長的職業,故此借助政府的創業基金,運用自己的才幹,成為社會創業家。
從小到大,在身體、學業、人際、家庭等各方面,都會受到不同的困厄。如果能在這些環境中自己修行不怠,同時繼續以菩薩精神幫助别人,逆境也會轉化為難能可貴的增上緣。
無論是僱主,還是公司裏的管理人員,對新一代的年輕人都普遍印象不佳,覺得他們的工作態度不如上一代。所以當有得選擇的時候,他們會請有經驗的人,或心態較成熟的人。年輕人的排位,排得不前,被挑中的機會不高。
經濟活動大幅萎縮會令不少市民失去工作,特別是受疫情衝擊得最嚴重的行業,會出現失業情況急速惡化。所以,要解決失業人士的財務問題,政府派錢和加強失業綜援力度是必須的。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布10項民生政策措施,當中涉及改善長者生活律貼,提高資產上限。另外,建議放寬「兩元乘車優惠」至60歲或以上長者,以及促成逐步增加法定假期等。
2006年諾獎得主尤努斯對生於文盲家庭的大學畢業生說:「 向你們的母親學習吧,忘掉學校那一套,重拾與生俱來的營生本能──想出生意點子來,讓我們當你的生意夥伴。」
丁學良教授認為,未來職業市場最重要的趨勢就是分類模糊,因此在職場要時刻準備着進入橫向轉移而不是縱向攀登。縱向攀登不容易,橫向轉移更不容易。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