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大灣區

航展上的C919模型。(Shutterstock)

基建狂魔.天地高歌

海底和太空,不同交通工具正在環迴合奏高歌。九州河山,孕育了不屈不撓和刻苦勤奮的中華民族,由此孵化了舉世聞名的中國製造,從低端日常所需,拓展至今天的高新科技。

從甌越大地到南海之濱,「四千精神」與「獅子山精神」激情碰撞。

溫港聯動,共謀發展!

本屆大會以「溫港聯動·共謀發展」為主題,旨在秉承溫州賴以為本的「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融合香港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獅子山精神」。

疫情前在香港機場工作的員工約有7萬人,現在只約有5萬人。(Shutterstock)

航空業輸入外勞 急不容緩

機場是香港最重要對外聯繫和發揮國際城市優勢的基建設施,是香港社會經濟命脈所在。如果香港機場和整個航空業是因為勞工短缺而長期不能有效的全面運作,這不只是香港經濟的損失,也將會成為國際笑話。

行政長官率立法會議員訪問大灣區。(政府新聞處)

深港互助互補 發揮大灣區優勢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率領立法會議員和其他高級官員,赴4個大灣區內地城市考察,這次考察的行程安排非常多元化,涉及了智慧交通、人工智慧、無人機、智慧物流、文化創意、資訊通信技術、醫療工程和環保等多個領域。

李家超政府匆匆上台,缺乏一套完整的施政綱領。(亞新社)

戰略與命運:戰略闕如的香港

法國戰略家薄富爾對戰略有一個發人深省的詮釋,他說戰略「是一種思想方法,使我們可以控制時局,而不是被時局所控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香港的情况卻似是這句話的反面,實則是半點不由人。

香港官員針對大灣區的工作充分顯露缺乏積極進取的一面。(政府新聞處圖片)

建設大灣區鍵急重啟

大灣區是國家戰略,香港有鼎力共建的責任不用贅言,從近水樓台的角度看,對香港今後的發展,也是只有百利。東莞得益於深圳高科技和創新科技的外溢效果,值得香港深究。

Page 2 of 13 1 2 3 13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