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七項「結構性轉變」,如何定位:50億《哪吒》年輕配樂人朱芸編「國際港味」
1990年出生的朱芸編,父親是二胡家朱道忠,近水樓台,朱芸編(Wan)也成為二胡演奏家,他土生土長,在「男拔」唸中學。
1990年出生的朱芸編,父親是二胡家朱道忠,近水樓台,朱芸編(Wan)也成為二胡演奏家,他土生土長,在「男拔」唸中學。
特區政府就智慧城市藍圖提出工作綱要,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應探討智慧生活如何融入大灣區,及利用河套區實驗嶄新智慧城市,更重要是不能忽視數碼安全及信任問題。一起聽聽黃教授的分析。
因為參與嫦娥五號探月計劃並成功完成表土採樣,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能力近日成為傳媒追捧焦點。鮮少在香港媒體前曝光的滕錦光校長接受本社專訪,暢談他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的看法,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深刻建議。
今年「數碼娛樂領袖論壇」因新冠疫情移師網上舉行,總瀏覽量超過50萬次,吸引接近30個國家或地區觀眾參與。香港電競產業現時雖處於起步階段,仍受各地電競業持份者及愛好者關注。
全國政協副主席、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17日(周四)出席團結香港基金會議並致辭,他表示,雖然世界正面臨前所未予之大變局,但相信在港人和政府的努力下,香港能重回黃金時代。
施政報告鼓勵香港年青人到大灣區創業和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謝祖墀博士指出,他在20年前已鼓勵香港年輕人北上,大灣區是香港發展新台階。年輕人對世界及中國發展要有正確判斷。
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博士應邀出席團結香港基金舉辦的團結卓爾論壇,分享了對香港該如何適應全球經濟環境變化,繼續發揮推動中國和亞洲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重要角色。
香港爆發新冠肺炎第四波,市民對於政府是否進行強制檢測有不同意見,現任廣東凱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的管喬中,講述凱普參與全國各地的大規模病毒篩查時說,愈多人參與檢測,效果一定更好。
謝祖墀指出,「全球化」分工表面很有成效,但潛藏危機,核心技術不能只靠別人,必須在樽頸地帶有所創新和突破。這對中國企業是一個很大的教訓。
在中國飛速發展的今天,愈來愈多的香港年輕人有機會在內地城市尋求發展機會。中國良好的創業及創新的氛圍使得香港人可以透過這些機會完善自我、獲取新的知識,更能拓寬眼界、培養全球視野。
教育局最近公布對通識科改革方案。民協前主席馮檢基認為,突然對通識教育開刀出人意表,大灣區合作新舉措有協同效應。一起聽聽馮檢基的分析。
香港與大灣區內各城市息息相關、協同互補,如能主動協作,雙贏互動,銜接國內的發展戰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配合大灣區發展勢頭,香港必將走上更高的台階。因此,與內地融合,對香港的益處,顯而易見。
這份題為「砥礪前行 重新出發」的《施政報告》涉及逾200項措施,最受矚目的當屬土地房屋問題。筆者認為,報告中首次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推出多項實質性措施,更值得花幾行文字加以點評。
《施政報告》提出為鼓勵年輕人到大灣區發展,將會資助年輕人到大灣區創業和就業。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香港作為內地導師的角色已經減弱。
就教師素質方面,政府將會加強培訓,提升操守。教育評議會認為教育局要應再定更具體落地措施 。對近日教育局敢於嚴正處理嚴重失德個案。教育評議會認為方向正確,亦予以支持。
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結合了香港的傳統優勢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機遇,體現了中央對特區一如既往的支持。
國家主席習近平巡在深圳講話對香港和澳門帶來什麼啟示?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香港錯失很多機會,香港原是大灣區龍頭,被深圳取代,香港仍可和深圳聯手在河套區發展高科技。
發改委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就表示,「十四五」時期,會紮實推動共同富裕。這一重點,筆者反而認為較之捕捉科技及新能源行業投資主題更為重要,尤其是科技及新能源的發展加大,已於股票市場反映了一段時間。
最近政府提出選舉可考慮放寛境外投票,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在今集主席開咪提出議見,雖然各國境外投票過去幾十年不斷增加,移居海外人士如能在境外投票可以維持密切關係,但香港要實行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民協前主席馮檢基提出,中國面對西方抵制,提出「雙循環」戰略應對困境,自力更新。香港應該加快解決身份認同問題,並融入大灣區,配合國家發展。一起聽聽馮檢基如何分析。
雖然國際勝任力是近年才開始提出的概念,但基於近二三十年來全球化的發展,帶來地球村的狀況,對於類近範疇的培養,例如全球視野、國際觀、國際移動力等,已開始在國際教育界中開展。
眾惡男中,我和「卡拉之星」棠哥最投契,首先,年紀相若;此外,在年輕人愛「夜蒲」的八十年代,棠哥在disco做管理,是大家熟悉的朋友。那時候,他是高大俊男一名,身邊美女如雲,曾經非常風流,幸好修成正果。
亞洲金融集團及亞洲保險總裁、香港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先生應邀出席團結香港基金舉辦的「團結卓爾論壇」,分享了他對塑造未來新視野的看法,透過畫作表達他對政治、社會議題的看法。
我們必須看到,當國家愈來愈富裕和開放,香港旅遊業的吸引力將面臨挑戰。要迎接挑戰,最理想的做法就是讓香港經濟實現轉型,把香港打造成為一個世界一流的「科研城」。
深圳市政府趁經濟復甦政策比香港進取 ,香港在創新科技方面擁有軟實力應如何發揮。 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為大家詳細分析,一起聽聽黃教授怎樣講。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