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面臨的是什麼挑戰?
從教育的角度看,假如我們還深信我們少數科目的獨木橋,足以讓年輕人迎接未來、度過一生,我們其實是在⋯⋯… Continue reading
從教育的角度看,假如我們還深信我們少數科目的獨木橋,足以讓年輕人迎接未來、度過一生,我們其實是在⋯⋯… Continue reading
誰喜歡功課?不會是學童吧!學童情願玩樂也不喜歡功課,應是有相關成長經驗的過來人的「共識」。… Continue reading
受教育愈多,未來收入就愈高。假如每一個人都念了大學,是否每一個人都會有同樣更高的收入?又或者說,⋯⋯… Continue reading
究竟大學收生應該重視成績,還是其他方面才能呢?香港教育改革的方向應該是全人發展,還是成績掛帥呢?… Continue reading
大學入學仍然會是一個競爭入學的境況。只不過美國的大學,似乎普遍地覺得,若只看考試成績,會不利於在⋯⋯… Continue reading
理論上,考好公開試,必須經過艱苦學習,能力稍低的,更要不停操練。基層學生黃卷青燈,夙夜匪懈,為的⋯⋯… Continue reading
40多年前的社會、當時的大學畢業生、當時的大學教育,都難以用來衡量今天的事物。因此,作為政府,應⋯⋯… Continue reading
上個月,新加坡教育部宣布在以後3年裏面,逐步取消小學三年級與五年級、中學一年級與三年級的年中考試⋯⋯… Continue reading
我們都知道,大學收生是現時整個中、小學學習階段發展的一枝重要指揮棒,它一路牽引中小學課程發展、學⋯⋯… Continue reading
我們整天在喊「捍衞香港核心價值」的朋友,請想一想,要政府去侵蝕大學的自主權,是前進,還是後退?… Continue reading
香港其實已經潛伏了高等教育供不應求的跡象:一方面,是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是高中畢業⋯⋯… Continue reading
大學生的學習經歷,正在大幅度拓開,從課內到課外、校內到校外、本國到海外。這些變化,不知不覺地,已⋯⋯… Continue reading
大學收生,只考慮學業成績,就會收到只會讀書的學生,或者是只知道高分功名的學生;就會失去了很多有其⋯⋯… Continue reading
若是香港有足夠的大學學位,可以容納更多的本地大學生,又能大量吸引多種來源的學生。關於收生的爭論就⋯⋯… Continue reading
在此寄語當局,在檢視及重整新高中課程時,請着眼在如何騰出空間,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將知識化作創新意⋯⋯… Continue reading
過去,教育就是從事篩選,天經地義;今天,當我們要學生有更寬廣的學習天地的時候,就要追溯教育體制裏⋯⋯… Continue reading
其實學校裏面也在作着不同的掙扎,不少學校和教師正在逐步掙脫制度的局限,努力為學生創造寬闊的學習環⋯⋯… Continue reading
最前線的大學負責收生部門做了些切實的微調,希望是能協助解決複雜問題的一個小缺口。… Continue reading
學到自己所喜愛的、所追尋的、能被認同的,就能讓我們的同學學得更開心和更滿足,獲得成功感,讓同學才⋯⋯… Continue reading
「失敗方案有成千上萬,只要都是便宜的,失敗不會帶來太大損失。」… Continue reading
假如大學收生更多地考慮分數以外的因素,情形會很不一樣,社會的文化也會有改變。… Continue reading
她值得為我們的下一代作出這麼大的犧牲?而我們沒有其他人為此挺身而出?
… Continue reading
大學應享有自主空間訂立最低收生要求,以鼓勵學生選修更多科學科目,建立穩固的科學基礎。… Continue reading
超過三分二中學文憑學生只修讀兩個選修科,學生知識基礎收窄,嚴重削弱學生的知識根基,有礙銜接高等教育。…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