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地緣政治

近期不少國家進行國際貿易時開始改以人民幣計價。(Shutterstock)

去美元化=去金融化?

近年的地緣政治關係變化、新經濟大國的崛起,以及對全球金融體系穩定性的擔憂,都令去美元化再獲得新動力。與此同時內地政府一直在推廣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中的使用,人民幣將會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的主流嗎?

特首李家超一屆政府任內要完成23條立法,看來勢不能免。(政府新聞處圖片)

國安法有兩制之別嗎?

北京三番四次敦促香港要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但特區政府一直趑趄不前。特區政府的主事人也許還沒有察覺到,國安議題從2012年開始已不再是憲制責任「咁簡單」,而是中南海的首要關切、是重大政治任務!

全球各地,都有人呼籲暫停研發生成式AI。(Shutterstock)

生成式AI︰反思

作為教育工作者,既不能影響科技的發展,卻可以積極發揮科技的積極效用,也應該研究(尤其是對學生的)負面風險。這方面,香港的教師,看來也是頗有優勢。

烏克蘭等小國陷入大國博弈之中,毫無自由可言。圖為西方反戰遊行。(Shutterstock)

俄烏何時了?

2022年初,被視為災星的土星,開始進入壘壁陣之塞外方,其軌道橫跨壘壁陣,出現代表各走極端而導致戰爭之象。土星什麼時候才脫離壘壁陣?戰爭何時才會完結?

市民有必要更全面地認識日本,不應只傾斜於大眾文化和科技用品。(Shutterstock)

從急赴日本遊玩講起

疫情放緩政策改動,赴日旅遊重回生活後常聽到人們不諱言,把「去日本旅行」稱作「返鄉下」。本來當作一句戲言並不成問題,但真正問題是,他們講的時候是很認真的!

內地近日推出20條防疫措施。包括放寬入境隔離,縮短至「5+3」,並取消航班熔斷。(亞新社)

疫情之後的大變局

經過3年的疫情打擊,加上全球政經環境大變,疫情過後,更大的震盪也許才剛開始。而全球產業鏈重組、美歐全力「去中國化」,都動搖了我們過去對政經世局的認知。在這個大時代,政府的領導能力特別重要。

香港問題以至近期國內流行的「潤學」,皆是中國歷史上這種經濟與政治背馳的延續和產物。(亞新社)

中國不能重蹈明清時代的覆轍

中國近代史與現代史刻劃着中華民族變法圖強、洗刷百年國恥的嘗試與苦難,本質上是為了令國家擺脫明清時代的厄運,以達至民族復興。可是,現在國家卻有可能在重蹈明清時代的覆轍,這無疑是對歷史的一個極大諷刺。

2010年去土庫曼斯坦,遇到的都是純樸、好客、熱情的人民。

旅行的地方

我一直渴望去敘利亞和伊拉克,那裏的古代歷史建築和文化,我一直嚮往,那一次在德克蘭機場,看着航班顯示牌出現這兩個國家首都,心裏面忽然興奮,在我的腿還可以走得動的日子裏,還可以去嗎?

作者認為,冬奧顯示了中國的富強。(亞新社)

冬奧意義

冬奧強調了中國是國際的和平建設,進步力量,與世界各國一起向前。中國的冬奧,美國的烏克蘭行動,一起重新把世界劃分。

面對現實甚至殘酷和複雜的國際環境,企業家們亦需要提高自己的警惕性,可以有利他的心,但亦需要對其他人的可能行為有所防範。(灼見名家製圖)

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新考慮

十幾年前中國企業走出去是一個新穎的議題,隨着時間轉移,企業的關注點亦有所演變,從比較簡單的如何「出海」,進化到比較複雜的如何「成為全球化企業」等,代表着中國企業們在「走出去」這方面的不斷成熟。

Page 1 of 2 1 2

按類別瀏覽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