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香港須做好三個中心、一個高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11日發表網誌,指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明確提到香港的戰略定位,香港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並要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11日發表網誌,指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明確提到香港的戰略定位,香港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並要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中國通過40多年改革開放,一躍而成全球第二經濟大國,各領域的先進發展令舉世讚歎;而反之,曾為中國大陸現代化急速發展起了引進窗口和學習對象作用的香港,卻不進反退,變得平庸和迷失。香港今生是否已窮途末路?
固然專制帝國對國際金融中心構成嚴重威脅,但無論誰對誰錯,一旦國際金融中心遭殃,基本上難逃衰落一途。故此對於國際金融中心自身也好,專制大國也好,均需要保持克制,否則只會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拱手相讓。
夏寶龍指出,此次來香港考察調研,是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去年12月聽取行政長官李家超述職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實地了解香港經濟發展、地區治理等情況。
歷史上好些突破性發展,都是源自年輕人甘願冒險嘗試做一些,時人都覺得浪費時間和徒勞無功的事情。那些年輕金融巿場才會和才可做的事,會否是其中一些香港可考慮的機會?
至於「香港已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之說,我認為金融市場和環球政經形勢都是動態的,我們不應該停留在緬懷過去。况且, 改變往往帶來新的機會。北京必須認識到在美國圍堵之下,國家更需要香港這一對外窗口。
若以個人計,香港人的平均投資能力比很多歐美國家都不遑多讓。可是,香港只有750萬人口,整體力量實在有限,無力單靠自身的力量去打造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爭取到歐美資金重返香港。
國際金融中心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領域,過去曾有許多城市爭取這一地位,包括阿姆斯特丹、維也納、佛羅倫斯、威尼斯、巴黎和美國費城等,倫敦和紐約的地位和潛力最初也未被普遍看好。
香港所謂的國際金融中心成就, 其實並非很突出,很多方面仍然落後倫敦和紐約,但香港發展尚算「年青」,仍未岀現太多利益集團盤據經濟環節,以及有着很多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
坊間一再有聲音要求調低股票交易印花稅。然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指出,客觀數據一再顯示,調低股票交易印花稅並不足以結構性、長期地刺激股市交投。
李家超率團訪問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從商業角度來看無疑是成果豐碩,但從嘗試加入RCEP的角度來看,北京和香港當局將如何遊說東盟國家提供更多支持還有待觀察。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從消費券到「開心香港」一系列的活動,目的是振興本地消費,也希望為市民帶來更多愉快體驗。並且提到剛結束上海訪問行程指出,香港與上海有很多共通點,絕對能夠強強聯手、相得益彰。
藉由「首要原則」,Space X誕生了,並為世界帶來潛在的革命性和巔覆性的影響。藉由探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最深深處的基礎」,我們也許能知道到底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金融中心。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團結香港基金的論壇上表示,香港是連接中國和世界的門戶,希望早日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為建立區域經濟一體化發揮關鍵作用。
香港的誕生是一個歷史的偶然,理論上難以形成獨特文化。不知是命運的安排還是巧合,自60、70年代起,香港竟然孕育出獨特的本土文化,尤其是在影視音樂產業,一度席捲全球華人社會。當中,更蘊含了中西合璧之道。
國際大都會和國際金融中心都是一些只能由自然秩序力量成就的東西,不能靠打造而來的。不過,話得説回來,不能靠打造而來,也並不表示香港要做真正的國際大都會和國際金融中心,我們是沒有什麼可以做。
香港跟西方國家保持聯繫、發揮金融中心的功能,主要是為內地服務;香港成為了國家金融體制一部分,中美互鬥,香港無能為力,但我們固有的優勢必須保持,這是香港和內地城市最大的分別。
城市的發展是一場馬拉松,我們不能只看眼前的一段路,最重要的是香港人自己不會放棄,能在客觀現實的局限下,不斷盡力改善。只要做到這點,即使將來客觀環境改變,一直以來的堅持和鋪墊相信應可帶來成效。
要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綠色金融中心,香港需要與時俱進的制定綠色金融相關政策,建立與國際市場和內地市場融通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以及構建綠色金融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
2019至2020年的風波令北京意識到香港已非「為我所用」,而是「為外國所用」,因而以「我認為怎麼做最好」為出發點,重新制訂香港的制度與政策。結果就在期望香港可以幫國家一把的時候,卻發現香港快不成了。
估計中國人是不敢放大量資金在新加坡,就算香港人可以去新加坡工作,新加坡政府都是得物無所用,那些去了新加坡工作人很快就會被踢走,咁危險的事,唔會有太多香港人願意去新加坡工作。
第7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周三(8月31日)舉行。國務院副總理韓正透過視像發言,表示中央支持香港保持普通法制度,以及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發揮對外文化交流窗口作用。
團結香港基金周四(8月18日)舉辦論壇,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在發表演說時強調,香港應利用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優勢,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在環球金融市場廣泛使用。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接受本社專訪,認為香港已變成一個孤立的地方,亟待政府推出新措施,通關、挽留本地及吸引海外人才,保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恒生大學ESG研究中心與灼見名家合作評選ESG大獎得主,恒大校長何順文教授表示,恒大希望幫助提升香港在ESG評級及企業披露的水平,制定國際適用的標準 。
目前香港最棘手的地方,是幾乎所有範疇的走勢都是見頂回落。筆者相信現在中央也感受到香港的國際地位開始動搖,特區政府及各界人士須在安全與穩定的前提下,保住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
中國當前面臨的重大而緊迫任務之一,就是要在全球輿論下贏得話語權。香港的重要意義在於為中國駕馭全球資本主義政治體系和文化意識形態積累知識、經驗和技巧,並且培養相應的治理人才。
雖然亞洲債市活躍,可是亞洲市場一直缺乏規模媲美歐洲的ICSD。這個市場缺口,加上區內債券市場方興未艾,正好成為CMU市場化的契機。在現有的良好基礎上,CMU將精益求精,未來3年分階段落實3項升級。
香港會計師公會澄清,要求美國IQAB會員需具備一年本地經驗的條件,是為了確保海外申請者了解香港相關法規的要求及達致一定專業水平,故與IQAB未能達成共識以延長雙方的互認協議。
李家超要向什麼人描繪香港的未來?自然是相信中國持續發展、香港可以共同邁進的一群,至於餘下對中國繼續抱住懷疑態度的,多說無謂,在未來,他們只需要看到香港發生了什麼、沒有發生什麽,自然會作出選擇。
在一球兩制的情況下,如何跟不同國家、不同價值觀,不同思維的人打交道,一定要了解人家是怎麼想的。互相理解最重要的就是走進對方的世界裏去理解,然後互相學習找到最佳方案。
針對國際商會代表和外國駐港領事的關注,特首林鄭月娥表示,當局已採取了一系列短期措施、取消禁飛令,令海外人員往來可稍為恢復。另外,當局又達成中西醫共同會診等突破,冀望可以達到「三減」政策目標。
在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的強度仍有待觀察,然而可預期的是,企業將重啟一度延緩的拓展計劃,跨境貿易和投資活動必然再度活躍,而香港提供的服務足以支撐疫情後龐大的貿易流和投資流。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