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趙少康和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一同出席記者會,在國民黨支持的2月6日罷免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黃捷的公投中表明了他們的政治團結。台灣掀起一波報復政治浪潮,國民黨可否藉此重新獲得民眾認同?
回顧早在1993年12月8日,亦即轟動國際的命案發生前兩天,台灣的空軍反情報大隊就事前「截獲」有人要加害海總武獲室執行長尹清楓上校的情資,但當天卻因故「未下手」,之後尹清楓浮屍宜蘭外海。
第12屆「海峽論壇」將於9月20日在廈門舉行,台灣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將代表國民黨率團出席。正值美中尖銳對抗,台海戰雲密布之際,王金平等人赴陸更冒着可能觸犯民進黨政府《反滲透法》風險,令此行倍受矚目。
立法會延期選舉仍然是熱門話題,《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在該報《林行止專欄》指出,「不少港人尤其是大部分青年人不滿建制情緒日益高漲」,因此一再談及立法會延後選期。
吳耀章與吳永輝兩父子的故事從1926年的上海公共租界開始跨越到2020年的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了95年的歷史縮影,期間經歷了時代的起落跌宕,兩代掌門人經營的公司至今依然在西藥分銷業界屹立不倒。
與去年台灣「大選」期間蔡英文幾乎每次公開露面都提及香港示威。她成功連任之後,很少再提香港,「當選」感言沒有提,5月20日也沒有提,一些疑似香港示威者在網上抱怨被「用完即棄」。
李光耀總理聽了我的說明,冷冷地說了一句:你有一天會後悔的。的確,我們的「陣痛」遠超過預期的時間,不但沒有改進,反而愈演愈烈。最近幾年我每次想到李總理那天很簡短的一句話,我對他的預言正確,更感無語。
不論在台灣或香港,總有人誤以為追求民主自由等同放棄經濟發展,謊稱沒有經濟民生,民主也沒有用,或是不懂政治只求溫飽等說法,卻忽視民主自由是經濟發展的必然條件。
一場高朝迭起的「龍爭虎鬥」選戰打下來,小英從上屆得票數的689萬多票躍增到817萬多票之鉅,其實,早有半月前便已有民調公司指稱會「得票破770萬票」!到底個中曲折為何?
台灣2020總統大選今天公布結果。根據東森電視統計,截至下午9時,蔡英文獲803萬6805票,成功連任。韓國瑜則獲541萬2402票。
除非8個月以來,高雄大多數市民覺得受韓國瑜愚弄,剛做了市長,就得隴望蜀、不安本分,大部分票數倒向蔡英文。否則台灣沿海這三大城市(新北、高雄、台中),民進黨要得壓倒性勝利並不容易。
我認為,蔡連任或韓當選對兩岸關係影響固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其實是中美關係,可見的未來,中美關係有太多不確定因素,無論誰當選,要在中美博弈的夾縫中爭取台灣安全和發展的空間,絕不簡單。
「亡國感」的討論隨着總統選舉臨近,韓國瑜代表國民黨參選,還有香港的反送中運動,而樂見熱烈。網民擔心的「亡國」,是他們現在的民主國家,在對岸的干預下,選出中共的代理人,自此走上不歸路。
現代史中有勇氣的領袖,我想起甘地、馬丁路德金和曼得拉。然而,林鄭月娥(左)是一個有勇氣的領袖嗎?如果要給亞洲區內一位女性領導人以勇氣的標記,我會選擇台灣的總統蔡英文(右)。
藍營初選出現多人混戰,局面尚未明朗,馬英九基金將於月底舉辦論壇,郭台銘、韓國瑜和朱立倫將同台交鋒,這本《八年執政回憶錄》於此時推出,似乎不是純屬巧合,馬英九會是造王者嗎?
「台灣必行一國兩制」,這個論斷以「九二共識」為基礎,以排除「台獨」為前提。即是說,在「一中」共識和摒棄「台獨」的情形下,無論現在、或可預見的未來,台灣必定實行「一國兩制」。
如果2020年只有國民黨和民進黨兩組人馬,不論雙方候選人是誰,國民黨「重返執政」的機會接近百分之百,所以郭台銘如果能在國民黨黨內初選勝出,2020年第二個特朗普就呼之欲出。
有些學者根據和參考新出史料,撰寫通史性質的中國近代史,但以之與郭廷以先生《近代中國史綱》這本巨作相比,總是感覺不足,甚至相形見絀,因而對郭先生的史學功夫和眼力,更不得不由衷欽佩。
五四運動的主題是民主和科學。民主是開放政治,與傳統封閉政治相對;科學是理性,與傳統的迷信相對。為了一些政治原因而否定五四運動,並無道理。從文明演進的角度來看,五四運動的大部分是做對的。
觸發五四運動的巴黎和會,簽約地點在凡爾賽宮,當年顧維鈞等人就在凡爾賽宮為中國爭權益,最後沒有簽署和約。因此,國史研修團會安排凡爾賽宮之行。
在歷史長河中,蓋棺也已無法論定,誰也難以掌握最後的真理。我們所希望的是,每一位人物寫下他們的經歷、觀察,甚至後見之明。他們的貢獻,是為歷史留下紀錄;他們的挑戰,是在未來要接受檢驗。
在這「民主陷阱」中,韓國瑜在高雄選舉的勝出,出現了台灣人民投票行為的大翻轉。對民進黨政府輸掉15個縣市的最大教訓是:重民生,輕民粹;放下悲情與兩岸對抗,走向開放與兩岸交流。
如果藍綠的生態沒有太大的改變,如果2020年的總統大選是三組人馬競爭:蔡英文、國民黨(不管吳敦義還是朱立倫)、柯文哲,柯文哲勝選的機率是最高的。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