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哲學

花花世界,既是大自然的美景,也是文學的、感情的、哲學的。(Shutterstock)

花花世界

春花秋月,有人視而不見;有人見了,如在夢中。只有真性情,真心靈的人,才體會、感悟出僧肇「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的深意,才見得到鮮花之美,明月之美,領悟人和萬物存在的真實涵義。

關於ChatGPT的討論愈來愈熾熱 (Shutterstock)

AI突破奇點所需條件

當前人類的智力存在一個極限,就像宇宙的光速一樣,雖然圖靈機的AI可以無限逼近人的知識,但教授認為要突破奇點,需要滿足3個條件,即擁有自我意識、突破智慧常數以及擁有創造性。

年輕人如何拾起閱讀的樂趣?(Shutterstock)

Reading Week對心靈的滋潤

年紀愈大,閱讀的時間愈少,近年更是手機不離手, 因為太方便了,所有的資訊都可以在手機找到......很難有像幾十年前,沒有手機的時代,我們會找一本書,安靜地坐下來,沉醉在閱讀的樂趣裏。

博物館中的孩子(攝於香港藝術館)。

光影中的博物館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藝術家,也不是每個人都要做藝術家,但每個人能多得一點藝術家的薰陶,就能多一點抗拒俗累的羈絆,一個社會多受一點藝術的感染,就多一點真正的心性,和多一份創造的原動力。(雷競璇《窮風流》)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Shutterstock)

教育

2500多年來,仁義禮智信誠勤仍有說話的空間,正氣還可壓倒歪風,並非後現代亂序亂舞的自由自我使然,而是對教育信仰堅持的校長、老師及家長們的付出結果。

事情發生非我們所能控制,在乎我們選擇如何面對。(Shutterstock)

抗疫哲學

做好我們力有所及的事情,是「人生的首要工作」。這句話現在(生活在疫情中)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智慧,只是知易行難。

沉思這些類裝置藝術,也許比M+的某些行為藝術的作品妥當。

裝置藝術的探索

藝術家搭起的枱面上,放的那些圓的或長型的實物,象徵着她學業、事業、友誼、愛好、情趣、家庭......到底什麼是比知識、智慧更高的狀態?心如何才能自由自在?人如何通達生死而出於生死?

人,唯有自強不息,才能厚德載物。(作者提供)

價值重整之旅

請問各位香港政府高官、教育局局長、各大學和中小學校長們,您們在價值教育這片教育板塊上,曾花上多少經費與心血去作深入研究與探討呢?

生命的運動、情感的形式,表現了舞蹈創作者的願望、意圖、期待和要求。(Shutterstock)

舞蹈哲學

編舞者以及舞者的表演,使符號化作品的呈現及有機的多重性。兩者皆毋須在現實的個人歷史裏,經歷過作品所敍述的情感和敍事的啟迪。

人生之中,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偶然的事是否真的「偶然」,誰能判定?(Shutterstock)

這些事「是會發生的」

人們當然喜歡能帶來幸運和驚喜的偶然性,在意外的喜悅中欣然接受說「這些事是會發生的」。 但不如意事常八九,努力解釋偶然性是一些哲學家致力的工作,包括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

霍韜晦教授因病安詳辭世,享壽78。(霍韜晦思想世界Facebook)

悼念霍韜晦教授

霍韜晦教授於2018年6月6日中午因病安詳辭世,享壽七十八。霍教授以廣博的中西哲學知識,深刻的人文主義情懷,敏銳的時代觸覺,對當代的現實政治、社會、道德問題提出反思及論述,實在有啟迪人心的巨大作用。

劉述先教授不但是中西哲學兼通的學人,更且對西方文學也有深邃的理解。(網絡圖片)

回憶劉述先教授

2016年6月6日,劉述先教授逝世。1974年在中大新亞書院哲學系認識有幸認識劉教授,雖然是短短的一年,是我在哲學系內最欣賞及佩服的老師之一。

Page 1 of 2 1 2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