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受挫,泛民主派全力爭奪立法會議席,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不擔心立法會選舉會變天,他認為,中央一定不容反對派奪權,又指香港錯失普選行政長官的良機。看看譚耀宗怎樣分析。
銀髮族在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行「杜絕政治酬庸」集會,反對有報道指,泛民在11‧24區選中大勝後,林鄭會向部分落選建制派區議員給予公職作為補償,批評此舉為政治酬庸。下午1時許,集會正式開始,有逾百人出席。
政權機關算盡,卻沒有料到警隊做得太過分,不排除令到部分中立票倒流,更重要的是刺激投票率急升至超過七成,政權由勝選在望逆轉為慘敗收場。
在區議會選舉大勝之後,遊行示威都比較克制,大娘相信是關帝顯靈,點醒香港政府官員,任由泛民在區議會選舉大勝,建制放棄區議員職位,就可以達到止暴制亂的目的,所以,應該是關羽止暴制亂。
一個獨立、全面、公平、公正的調查委員會,完全可以還絕大多數守紀律的警員一個公道。這個做法也完全沒有偏離法治原則和憲制安排。獨立調查委員會更可以調查有關外國勢力和學生被人洗腦而上街等指控。
如果特首拒絕聽取通過投票表達意見的市民的聲音,就會沒有對話,只有暴力,她知道嗎?選民的聲音是「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我們非普選的特首無權利不聽,也沒理由不聽。一個又聾又啞的特首,是沒有辦法跟她對話的。
踏入12月(12月7日至2020年1月5日),年月的天干相生,地支相連,故整體氣氛會比較緩和,無太突破的吉凶事件發生,較為平穩。而在近月形成的洗牌趨勢,亦將繼續發展下去。
這次區議會選舉大變,從民主意義來說,是好事,也是所謂政黨輪替在地區上的表現。轉變未必可以落實,但至少給出機會,讓不同的人和組織從事。而經時間考驗,優劣真偽可辨,下一次選舉也可以扭轉。
區議會選舉所反映的民情,與過去半年多次民意調查的結果和社會行動的訊息並無二致。政權不要再誤信極左分析、迷信高壓手段。放下屠刀,回頭是岸。
青年智庫進行問卷調查,被問到促成「各方對話」的先決條件時,最多受訪者選擇的三個條件依次為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63.8%)、政府全面回應民間的五大訴求(41.6%)、有問責官員下台(38.0%)。
林行止對泛民建言,不要以為「民意在我」便可落實「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政綱」,並認為新任區議員在推動區議會的工作時,要有新思維才能踏實推動香港有效管治!
略計算區議會選舉結果,非建制派得351席,建制派得45席。表面勝回一仗,但民主路仍然漫長,今次絕對只是小勝,還會激起更多暗湧;皆因擁有公權力的人,手上何止三十六計?
今次區議會選舉,親民主的候選人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區會選舉被普遍視為對香港抗議運動的公投,結果對政府的強烈譴責。對北京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良機,重新考慮他們長期站在政府的背後與抗議者對抗的做法。
2019年區議會選舉結束。全日約294萬人投票,投票率達71.4%。多名建制派的立法會區議會「雙料」議員競逐連任失敗。
今日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逃犯條例》修訂引發大型示威後首場選舉,被視為選民對林鄭政府的一次考核,也是支持政的建制派的一次挑戰。市民投票擁躍,首小時逾15.7萬人投票,破紀錄。
區議會選舉投票今日(24日)早上7時半開始,多區有票站出現排隊人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呼籲選民踴躍投票,希望選舉能在平和環境下進行。
網民發起在中環交易廣場「和你Lunch」中午快閃示威,中午1時,數百人聚集在交易廣場外及行人天橋,以中英文叫口號。現場的示威者高叫「星期日去投票」。
反送中運動已令很多西方國家要重新評估香港是否能夠維持其制度優勢。假若今次區選未能如期舉行,這肯定會重創香港作為制度優秀城市的形象。至於外資會否因此而離開香港,這個可能性是絕對不低的。
黃之鋒曾三度回覆選舉主任有關其政治主張後,仍被取消參加11月24日的區議會選舉的資格。他下午回應說:「我成為11月的區議會選舉中唯一被禁止參選的候選人,這證明了北京如何通過政治制度和篩選來操縱選舉。」
區議會選舉如箭在弦,全香港452個選區,超過1000位候選人,只有黃之鋒一個未知是否合資格成為候選人。反映選舉主任、港府和北京「傾唔掂數」,促新選舉主任蔡亮秉持公務員政治中立原則。
2016年多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遭政府取消資格(DQ),今年恐將於區議會選舉中重演。參選海怡西選區的黃之鋒等區議會候選人收到選舉主任質疑「港獨」是「民主自決」的選項等問題,疑為DQ候選人鋪路。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