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佳:「脫西入東」:回歸以來香港變遷的大趨勢
回歸後,「脫西入東」的歷史大趨勢在香港引發了不少分化和衝突,並干擾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然而,隨着這個趨勢的加速推進,這個趨勢的負面效應會逐步下降,而它的正面效應則會愈來愈彰顯。
回歸後,「脫西入東」的歷史大趨勢在香港引發了不少分化和衝突,並干擾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然而,隨着這個趨勢的加速推進,這個趨勢的負面效應會逐步下降,而它的正面效應則會愈來愈彰顯。
如果香港能夠在中央的支持下開拓更廣闊的國際經貿空間,不但能夠協助中央更有效地貫徹國家的國際經貿戰略,可以讓自己得以持續發展並借助發展來破解香港愈趨惡化的深層次經濟、社會和民生矛盾。
儘管在兔年會出現了一些對香港發展有利的因素,但香港各界絕對不能有所鬆懈,更不能存有「大安主義」或「僥倖」心態,因為要利用好那些有利因素,香港各界必須付出巨大和艱辛的努力。
港府周二(12月27日)宣布今天(12月28日)成立特首政策組。李家超同時委任黃元山博士出任特首政策組組長,他今天正式上任,將籌組特首政策組組員,並領導特首政策組開展工作。
習近平前赴沙特阿拉伯參加峰會並進行國事訪問。經過此次與中東的元首外交之旅,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明顯提升,大大開拓了中國的安全和發展的空間。未來國際形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愛國者治港」下的行政立法關係仍然處於制度化和規範化的初期階段,但行政立法的良性互動和相互制衡肯定會讓香港更有能力應對日後的各種嚴峻挑戰,尤其考慮到國際環境的多變和險惡。
「中國式現代化」不但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由之路,也會造福全人類,包括美西方的民眾,從而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廣闊胸襟、聰明睿智和對其他民族的人文關懷,因此前景廣闊,會得到全世界愈來愈多的認同。
李家超的《施政報告》展示了濃厚的憂患意識,他和他的團隊也可算是盡了相當努力來回應中央和香港居民的關注和訴求。但我們也需要清醒地意識到在未來一段日子,香港將要面對嚴峻的財政狀況。
在美西方的誤判下,中國成爲了美西方難以和平共存的「頭號敵人」、必欲除之而後快。這種做法不僅嚴重損害了相互關係,也破壞了國際秩序和世界和平的穩定,使許多突出的全球性問題無法得到妥善處理。
美國如果能夠促成兩岸和平統一,中美兩國人民將會世代友好和合作。美國如果以戰爭方式阻止中國統一和遏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會讓海內外的中國人長期怨恨美國,不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和發展。
現行《基本法》在2047年之前可能因應需要,並按照習主席7月1日所說的談話指引進行修訂,以更有利於一國兩制的全面和準確實踐,及有助香港的繁榮穩定、國家安全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由於中國和美國都認為台灣對其安全至關重要,而美國也愈來愈多地將台灣用作對抗中國的「前沿基地」,因此台海已成為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爆發軍事衝突的火藥桶,有可能對世界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旨在清除阻礙一國兩制全面和準確實踐的因素和蕩滌內外敵對勢力流毒的工作已經取得顯著的成效,但遠未完成。鑑於這些工作的長期性、敏感性和複雜性,難以一蹴而就,所以日後必須努力不懈、堅持到底。
習主席對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殷殷期盼,蘊含着豐富的政治智慧,也包含着許多實際可行的建議,為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治理方向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戰略指導,也代表着中央全面管治權的精準行使。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出席研討會並致辭。他指出,習近平的「七一講話」,指出一國兩制必須長期堅持,充分彰顯了中央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鄧小平所樹立的一國兩制的戰略目標和核心原則依舊是一國兩制的基石,今天仍然有重大的理論和實際指導意義。對中央和香港特區來說,廣泛宣揚鄧小平的論述有助於糾正香港人對一國兩制認識的偏差。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習近平講話是向香港人及特區政府重溫一國兩制的初心和基本原則,並清楚指出,日後香港要遵循的發展路向,中央會大力支持,為香港提供發展機遇,希望香港珍惜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
新一屆政府管治班子的名單中,包括多名現屆官員,立法會議員和商界人士等,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這是一個「務實型」的班子,絕大部分官員有在政府工作或參與公共事務的經驗。
從政策的角度看,香港人的「人心回歸」應該是依循三個階段推進。伴隨着這幾個階段的發展應該是香港人對國家民族的認知不斷提升,進而對國家民族的感情日增,而最後則產生愈來愈強烈的、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平心而論,由於中央已經把「人心回歸」視為重要戰略任務,最近兩、三年特區政府在學校內推動中國歷史教育、憲法、《基本法》和國家安全教育方面較以往積極,但力度和成效則遠遠不足。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撰文認為,李家超以壓倒性高票當選特區行政長官,是一國兩制實行以來的一個里程碑。中央對港新政策的亮點,是將內外敵對勢力「永久」排除出香港的管治架構和政治舞台之外。
劉兆佳教授認為,縱觀海內外,每個政府都應該有自己的政策研究機構,來協助政府從宏觀、長遠的戰略角度來分析問題。尤其當今香港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國家發展態勢瞬息萬變,香港內部亦面臨許多挑戰。
在中央的指導、督促、支持和問責下,在越趨強大的愛國愛港力量的大力襄助下,我們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夠成為一個奮發有為、開拓創新、讓人耳目一新的政府,在極為困難的內外環境下砥礪前行。
警方國安處拘捕資深傳媒人區家麟,指他涉及「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罪。林鄭月娥及李家超均重申香港是法治社會,《基本法》及相關法律會充分平衡人權和自由。
「李家超 John Lee 2022」個人專頁已開通,並由社會各界人士組成「明星級」競選辦公室。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接受本社專訪時認為,其「以結果為目標」是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必然之舉。
李家超周六(9/4)宣布以「同為香港開新篇」為競選口號,參加第六屆特區行政長官選舉。他表示要把握香港回歸25周年的機遇,值此由治及興的重要時刻,帶領香港走出困境、開創新局。
李家超表示,在政府工作45年,做過不同崗位,過程中得到許多寶貴經驗、知識及能力,亦豐富了視野。他又會秉承以往工作的熱誠,行他將會行的路,周六會一一交代。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引用緊急條例,宣布原訂3月27日舉行的特首選舉,押後至5月8日,提名期改為4月3日開始,4月16日結束。另外,香港將加大力度採取各項措施,包括正制定全民強制檢測的方案。
據出席會面的3位立法會議員引述夏寶龍的講話,指夏寶龍的講話包括3個層面,包括:立法會過去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立法會的憲制地位,以及對新一屆立法會和立法會議員的期望。
美國總統拜登月前召開全球民主峰會,被視為抗衡中國的手段。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認為,美國民主制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反而突顯中國管治模式在處理不同社會挑戰的優越所在。一起聽聽劉教授的分析。
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結果出爐,非建制陣營大敗。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認為,反對派將逐漸從政壇中淡去,亦難以吸引人才。與此同時,愛國陣營的表現會否出現分化?一齊聽聽劉教授如何分析。
國際話語權一向在西方,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認為,西方媒體打扮成文明價值觀從不客觀,中國可以透過香港提升話語權,同時香港可多舉辦國際會議向世界發聲,中國夥同發展中國家共同制衡西方。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認為,《國安法》對反對派起了震懾作用,令到外國勢力的活動空間收窄,漸離開香港在外面繼續發揮作用,讓有意參政人士有貢獻機會,巿民對現實不滿可透過不同渠道軟對抗 。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仍不時發生衝擊法治事件。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指出,政府在唐英傑案不能敗訴,否則會動搖《港區國安法》權威,令香港再一次陷入動亂。立刻聽聽劉教授如何分析。
「本土分離主義」分子的偏執、自以為是、缺乏客觀根據的「危機感」和強烈的排他情緒,導致他們傾向和敢於用粗暴和暴力的言行對付其對手或敵人,顯然相信他們的崇高信念和「救港」情懷讓他們有足夠理據去違法達義。
作者對「時代革命」的理解為:一個不同階層和不同背景的香港人都可以參與的、切合和呼應新時代要求的、目標在於推翻或徹底改變香港的政府和政治體制,並在香港建立「西方式」民主政治體制的大規模和激烈的政治行動。
台灣想去中國化,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指出,台灣不只是統一問題那麼簡單,中美關係未來10年更趨持續緊張,台灣不能成為國家安全的威脅。一起聽聽劉教授分析。
特區政府高層大換班背後有什麼意義?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指出,中央與問責團隊的關係將會加強互動,可確保公務員體系推進新政策落實,通過政策改革確保深層次問題可以解決。一起聽聽劉教授的分析。
為何西方國家會緊張《蘋果日報》停刊?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認為,該報可說一直「領導香港反對派」,停刊反映新形勢下中央要撥亂反正,西方勢力在香港的影響力進一步萎縮,媒體若違法,生存空間勢將減少。
香港始終是法治之區,如果傳媒在法律範圍內對政府作出善意批評並沒有問題,但是,若然違反《港區國安法》,不利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其生存空間只會愈來愈壓縮,甚至沒有。
在新選舉制度下反對派面臨選擇。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認為,老一輩反對派難以轉型兩邊不討好,公民黨與民主黨要考慮組新政黨轉型。一起聽聽劉教授分析。
在中央完善選舉制度下,特區政府需要更多管治及治理人才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認為,特區政府將有更強大的管治力量解決難題,特首與主要官員要更有能力指揮公務員,下一任特首須要積極維護國家利益 。
在新的選舉制度下會發出現更多政治人才?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認為,選舉制度改革要保證香港長治久安,新制度的核心在選舉委員會改革 ,令有志從政人士日後有更多機會發揮。一起聽聽劉教授的分析。
香港選舉制度將面臨大改革,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指出,中央要確保愛國者進入管治架構 ,改革選舉委員會組成讓愛國者填補 ,所以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改革須優先處理。一起聽聽劉教授的分析。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的愛國者治港,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指出,只是按照中共十九大四中全會的決定,他認為,即使是愛國者治港只是治標不能治本,要治本選舉制度必須全面改革,一起聽聽劉教授的分析。
美國新總統拜登上場,中美關係會有什麼變化?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認為,美國仍會繼續打壓中國,由於中美實力差距收窄,拜登會尋求與北京合作,一起聽聽劉教授分析。
中國拒絕承認BNO護照的政治行為,對公務員和民選政客有較大影響,他們的政治忠誠度是根據其合法公民身份來衡量的。不過,不承認BNO的政治行為卻無法阻止一些香港人向外移民,以及資金外流的必然趨勢。
關於未來特首產生方法最近成為熱問話題。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認為,未來政局會由中央主導壓縮敵對勢力,外部勢力的活動空間將大大減少,新形勢下特首選舉不會失控,不必協商。
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14位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指他們涉嫌參與取消4名香港立法會反對派議員資格。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指出,美方制裁有「象徵性的挑釁意義」,但實質影響有限,也不可能改變中國對港政策。
雖然美國仍然未正式公布拜登為下一任美國總統,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指出,美國要接受中國崛起,中美關係是既有鬥爭又有合作,由於香港沒損害美國核心利益,美港關係將會改善。一起聽聽劉教授的分析。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