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就如一台複雜無比的機器,有無數的零部件,縱使決策層的超級電腦有多精密,只要操作時鬆掉一根螺絲,整條生產線就可能出現嚴重問題。「愛國者治港」時代迎來新氣象,但能否讓市民真正感受到施政效率提升?
因應形勢,特區政府已開始意識到過去「積極不干預」的經濟政策不合時宜,而逐步邁進「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的更好結合方向。為此,筆者倡議參考國家發改委的機制去重組CPU和建立CePU。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三(10月19日)發表上任首份《施政報告》,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生產力促進局等多個團體均表示,內容全面且具突破性,切合香港現正需要的多方面支援及發展策略。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三(10月19日)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港澳辦、中聯辦均有評論,認為報告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習近平「七一講話」精神,體現新一屆政府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擔當精神。
新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24年前政府致力發展創新科技,因為種種風雨而沒有徹底實行,如今香港再次面臨轉捩點,各界憧憬未來發展路向,是發表創科發展藍圖,凝聚共識的好時機。
我建議,所有的公務員都應該輪調至Call Centre學習及工作,尤其是升職前更應至Call Centre工作至少兩星期,實際與民眾接觸,這個方法比官員偶一為之且勞師動眾的落街視察更能體察民心。
政府的工作能力為人詬病。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認為,現屆政府壓力不少,問責官員需要向特首負責,而特首需要向中央負責,問責官員不能再得過且過,「當問責制無到」,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上班。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認為,現屆政府壓力不少,問責官員需要向特首負責,而特首需要向中央負責,問責官員不能再得過且過,「當問責制無到」,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上班。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行政長官李家超會同行政會議同意,提出各級公務員劃一加薪2.5%,周三(6日)將與4個公務員中央評議會的職方會面,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後盡快尋求行會最終決定。
新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未來5年挑戰很大,認為經過2019年經驗,穩定是最重要,因為沒有穩定就沒有發展,而在穩定情況下就要固本培元。
在特首的領導下建立核心團隊,做到立場一致,真正為人民服務,和國家的執政黨同向而行。一國先行,兩制隨後。寄希望於候任特首的感染力及親和力,還有就是公務員學院的具體引領,可謂任重道遠。
行政會議臨時決定,抽起公務員薪酬調整的議程,留待下屆政府作最後決定。現在薪酬趨勢調查已經做完,政府為何不打鐵趁熱,及早拍板了斷,還要把包袱留給下屆政府?所以有人覺得事情有點不尋常。
從事公職數十年的李家超,認為香港公務員整體勤奮優秀、有辦事能力。不過,有些程序的確是繁複或過時了,可能讓公務員無法發揮效率,上任後會強化團隊危機意識、建立團隊精神。
2022年公布的薪酬趨勢調查結果加幅驚人。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薪酬趨勢調查並非公務員調薪唯一考慮。他們調薪會參考哪些機構?應該計算花紅在內嗎?立即去片,聽聽曾鈺成分析。
未來5年是開啟「愛國者治港」發展新篇章的關鍵5年,社會各界均對新一屆政府有着極高期望。短期內希望政府盡快訂立與內地及國際的「通關路線圖」,長遠期望帶領香港實現「十四五」規劃之國家目標。
香港公務員團隊正直廉潔,備受各方嘉許。唯各個政府部門均有明確職責範圍,只需按規則和程序辦事,不論團隊架構、制度、程序及風氣已難以應付現今的挑戰,要應對複雜的外圍環境必須改革。
現在中央用李家超或武官治港,背後的潛台詞就是執行與服從,並將矛頭直指公務員團隊。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到強化政府治理能力,一定程度上等於劉備在未站穩陣腳之下,貿然把徐州防務交給了張飛。
李家超的政綱有遠見而且準確地應對了2019年動盪的社會經濟根源。他任命的司長、副司長和政治助理將如何與現有公務員合作,實現四大政綱,這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是必要的和可取的,但成效仍有待觀察。
李家超及其競選辦面臨的挑戰,是通過具體的政綱贏得更多選委的心。那些輕視這次特首選舉重要性的批評者,忽略了中國式民主的「民主集中制」成分,香港也不會例外。
動員公務員抗疫困難重重,源於過時的公務員架構、制度、程序和風氣已經難以應付如今的挑戰。疫情退卻後,政府有必要大刀闊斧推行改革,改變公務員體制內的價值觀和思維模式,建立有擔當和具號召力的領導層。
林鄭月娥證實,政府正總動員各社團、地區組織等配合推出「全民派發抗疫物資」計劃,早前已與130名有關人士聯絡,包括全港社區抗疫連線、非政府機構和宗教團體等,希望月內可啟動有關工作。
這些年來,林鄭最缺乏的,是一種開朗和悅、親民的陽光之氣。但她的不屈不撓、迎難而上、盡忠職守的精神,還是值得敬佩的。若能再加一股中華文化的凜然正氣、家國情懷與民族節操,則近道矣!
未來將會先後舉辦立法會和特首選舉,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剖析中央屬意人選的條件是什麼,以及中央遲遲未表態支持誰當特首,他認為可能選戰前1至2個月情況才會明朗。
2019年的社會運動幾乎持續一年,香港治安面對沉重挑戰。雷鼎鳴教授指出,中央出手為香港管治設下鐵的底綫,不容挑戰。他更指出,公務員的表現強差人意,重要關頭沒有擔當,必須作出整頓。
三個問責官員受邀出席飯會違反「限聚令」。民協前主席馮檢基同意林鄭「官員要比白更白」的說話,但是整體上是在護短,這也是香港防疫沒有內地這麼好的原因。一起聽聽馮檢基的分析。
特區政府高層大換班背後有什麼意義?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指出,中央與問責團隊的關係將會加強互動,可確保公務員體系推進新政策落實,通過政策改革確保深層次問題可以解決。一起聽聽劉教授的分析。
幾年前做過特首的梁振英,肯定較已離開政府十多年的筆者,更有資格評論現時公務員的工作態度和效率。不過,我對他稱檔案在不同部門互傳幾個星期事屬平常感到意外,這不是我當年經常發生的情況。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指出,有多少區議員因新條例而辭職未可知,新通過條例正面及負面清單效力不一 ,但觸犯負面清單任何一條都有機會被DQ 。一起聽聽曾主席怎樣說。
在中央完善選舉制度下,特區政府需要更多管治及治理人才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認為,特區政府將有更強大的管治力量解決難題,特首與主要官員要更有能力指揮公務員,下一任特首須要積極維護國家利益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