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與現代史刻劃着中華民族變法圖強、洗刷百年國恥的嘗試與苦難,本質上是為了令國家擺脫明清時代的厄運,以達至民族復興。可是,現在國家卻有可能在重蹈明清時代的覆轍,這無疑是對歷史的一個極大諷刺。
有人認為大灣區人民會來港就業、買樓,可能性當然存在,然而應在香港經濟蓬勃及樓價合理之後,這種情況才會出現。香港甲級寫字樓亦好景不再。
內地去年遭受的挑戰和壓力可謂前所未有,但在中央政府領導下,14億人民從沒有失去信心,更逆境自強創造出奇跡,迎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香港呢,真是一言難盡。
當前歐美國家全方位制約中國的發展,香港往何處走?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指出,香港難以再發揮過往的角色 ,應往內循環找尋發展新方向。
香港位居華洋商貿要塞,向來是國家經濟內外循環之交接橋。假若轉入國家內循環,變成與內地各都市(如深圳、廣州、上海等)直接競爭,本身「亞洲國際大都會」(Asia's World City)之優勢何以發揮?
中美貿易戰加劇,中國面對歐美打壓會如何發展?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中國未來是由內循環帶動內需去發展經濟,一起聽聽鄧教授分析。
發改委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就表示,「十四五」時期,會紮實推動共同富裕。這一重點,筆者反而認為較之捕捉科技及新能源行業投資主題更為重要,尤其是科技及新能源的發展加大,已於股票市場反映了一段時間。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