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有關華僑的故事,多含血淚與悲痛。中國自秦漢時期已有華人往海外發展。到了十九世紀末,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後,人民因為社會、經濟、政治及個人等因素,遠渡重洋,另謀生活。
沒有一個體制是完美無瑕的,關鍵是它的最底層邏輯和建構的合理性,以及它的自我修復能力有多強。中國的發展模式具備不同的工具資源和系統,讓它更能有效應付和解決問題,減少經濟與社會所受到的波動。
為響應香港民政事務署的「鄉·港連心計劃」,冀魯旅港同鄉會於8月20日下午舉辦了一場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動,通過線下與線上結合的方式,並邀請國內知名國學經典老師文運先生擔任主講嘉賓。
香港教育大學早前公布與曲阜師範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設立師德教育基地。筆者深信,若兩校落實合作備忘錄的活動,這個師德教育基地,將會發展成當代教育的稷下學宮,創出教育哲學的新一頁。
千字文內容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孩童熟讀,對華夏歷史知識、天文地理、修身養性都有一定裨益。三字經,孩童熟讀,對做人做事及華夏文化有一定程度學習。文學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資源,是文化傳承的載體,不容忽視。
我們希望透過出版《志於學——論語二十六則》介紹中國儒家思想對學習的觀點、好學的態度和實踐的重要。老師也可以用這本子來教導學生,練練書法,背背金句,耳濡目染,希望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心明論語品自高」。
在此「疫」時,我建議香港人不要坐等政府了,應該發起早時的「眾籌精神」,廣集資金、人才、人力和技術,即時起動建立香港本土的「口罩」生產基地──自立自救、自給自足。
雖然學校校風需要改善,但李金鐘不主張嚴懲學生。「我主張以理服人,讓學生知道錯在哪裏,要明白為何我會這樣處理。我主張三令五申,我給三次機會學生,再犯就處分。」
香港的學校教育大都能讓青少年人掌握到不同的學習能力,但香港的學校教育未能有效地培養出有「核心素養」的青年人,但什麼是「素養」,什麼是青少年人應有的「核心素養」?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