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抗疫和停課,讓學界歷盡挑戰。學校和家長為學生網上學習所提供的機會和支援,不但可以克服社交距離,逹至「停課不停學」,亦啟發了復課後重塑教育的機遇。
11月30日,有76人確診,9宗本地個案源頭不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收緊社交措施,部分場所關閉,食肆堂食時間至晚上10時結束,限聚令收緊至2人一組。措施在12月2日生效,為期2星期。
11月20日,本港新增26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21宗屬本地個案,有9人則到過灣仔駱克道的Starlight Dance Club。另外有超過40宗初步確診,當中至少7人去過灣仔舞室。
之前的停課時期已經造成不少學生,尤其是小學生未能維持應有的身體活動和鍛煉,加上連課外活動及運動隊伍的訓練都取消,令學生們更加無法達到世衞提出青少年每天要有最少60分鐘體能活動的建議。
本港疫情反彈,連日爆出多宗本地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7月10日宣布,中小學及幼稚園,可於7月13日(下周一)提早放暑假,校方亦可按需要進行重要考試。
年輕人,你的夢想是什麼?你將來的抱負又是什麼?千萬不要被現今的成長環境,不自覺去扭曲和矮化你原先的初心,相反要繼續努力,增值自己,追求自己的夢想,將來為社會作出承擔與回饋。
現在,停課以後,教師掌握數碼教學,應該已是不在話下,而且發展潛能甚大。學生運用電腦、上網,應該也不再有技術障礙。問題是:這種新的學習形態,是完全作為權宜之計,曇花一現?
在日常工作中,學校有沒有與家長和老師建立互信關係?如沒有,這次停課便什麼都做不了,還有,停課環境不斷改變,學校未必能每事應對,偶有不是,便要家長和老師體諒和包容,那是依靠平日建立的良好關係。
「停課」,不免使人懷念校園的生活。很多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忽然感到與同學共同生活的珍貴,渴望有人「傾偈」。沒有學校,就沒有了群體活動,青少年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樣。
3月21日記招會中宣布,中、英文科的口試取消了,筆試將會在4月24日開始。但到4月底時,疫情是否真的受控,DSE是否可以如期進行?若真的受控,防疫的工作是否仍要實施?
停課,是專家的最新建議。政府聽取專家意見,施政才算得上實證為本。分析是這樣的,真正佛系什麼也不做,緣分到了英國自然有51萬人死於武肺,醫療系統最快會在4月第二個星期不勝負荷,深切治療供不應求的情況。
形勢逼着全港負責任的師生,電子遠距離教學必須擺上書枱,師生進行學與教的互動,eLearning、eMock統統都來了,可用的軟件都用了,停課不停學也被賦予實質的意義。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