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抗疫和停課,讓學界歷盡挑戰。學校和家長為學生網上學習所提供的機會和支援,不但可以克服社交距離,逹至「停課不停學」,亦啟發了復課後重塑教育的機遇。
幼兒均衡發展和健康快樂成長一直是家長及學校的目標,而家庭更是教育孩子的基礎。良好的家校合作關係一向是孩子快樂成長的鑰匙。疫情後的這個目標只有強化而沒有改變。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潘淑嫻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教育出現新常態。「停課不停學」,讓全港師生進入了網絡課堂世界裏面。
現在,停課以後,教師掌握數碼教學,應該已是不在話下,而且發展潛能甚大。學生運用電腦、上網,應該也不再有技術障礙。問題是:這種新的學習形態,是完全作為權宜之計,曇花一現?
假如真的要在痛苦的疫情之中,把「停課」看成是突破常規的難得窗口,從而提煉出一些良性的「未來」元素,就需要在繽紛的嘗試之中,尋找一些有普遍意義的原理,在疫情過去之後,留下有益的後繼影響。
「停課」,不免使人懷念校園的生活。很多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忽然感到與同學共同生活的珍貴,渴望有人「傾偈」。沒有學校,就沒有了群體活動,青少年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樣。
3月21日記招會中宣布,中、英文科的口試取消了,筆試將會在4月24日開始。但到4月底時,疫情是否真的受控,DSE是否可以如期進行?若真的受控,防疫的工作是否仍要實施?
數碼港作為香港數碼科技旗艦,一直致力推動智慧生活方案的應用,社群內的初創企業擁有多元化的應用方案,涵蓋資訊科技、教學,以至樓宇維修保養等範疇,在不同層面協助市民積極面對疫情,共渡難關。
形勢逼着全港負責任的師生,電子遠距離教學必須擺上書枱,師生進行學與教的互動,eLearning、eMock統統都來了,可用的軟件都用了,停課不停學也被賦予實質的意義。
2020年3月10日起,大教育平台向香港有需要學生捐贈1000部手提電腦,確保基層學生在學校採取網上平台教學時,有公平的學習機會。
這次因肺炎疫情而衍生的假期,直接引發了香港教育界電子學習的一次「大躍進」,使用次數之多,形式變化之廣,運用深度之大,參質師生之數量、電子教學素質之提升,相信都是「前所未有」的。
香港出版總會、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香港影業協會、香港體育社團聯會建立「全民抗疫,以讀攻毒」網上文化公益活動,力爭疫情下「停課不停學」,實行「以讀攻毒」。
網上學習是非實時(non real-time)教學,學生利用預先錄製(教師自製或網上公開)的網上課程學習,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因應自己的學習需求及進度去選讀。然而,這方法的互動程度非常之低。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