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對全國人大通過立《港區國安法》感到憤怒,破壞一國兩制。 已沉寂數月的抗爭被激活,中環快閃已恆常化,更加頻密。逾百網民今日下午1時在中環 IFC「和你Lunch」,舉白咭抗議《港區國安法》。
去年6月9日的百萬人大遊行,本來是非常和平。如果不是因為遊行未完政府已經發聲明表示會如期把逃犯條例修訂提交立法會通過,就未必會有當晚的警民衝突,就未必會有「6.12」民眾包圍立法會的一幕。
由5月21日至6月7日,OPENGROUND舉辦香港第一個香港民主女神的展覽。現誠邀各路手足到場,一起分享過去8個月的種種,一同前瞻香港的民主路。
港府北京趁疫情,全方位打壓本港,破壞一國兩制。已沉寂數月的抗爭活動被激活。繼星期五中環快閃IFC後,今晚多人在太古城中心「和你唱」,希望以行動展現決心,堅守訴求。數百名防暴警察進入,中斷了集會會。
烽煙七月革時代 民主訴求仍失望 濫暴濫告激民憤 桃花賀年復香江
民陣今日元旦「毋忘承諾 並肩同行」大遊行,由維園出發,終點是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下午1時起,人群開始在銅鑼灣維園中央草坪聚集,不斷叫喊「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等口號。下午2時起步。
政府面對強烈民意「五大訴求」未見更大讓步,港人的抗爭未有退潮,繼續發揮團結精神,誓用行動向國際表達訴求。今天數千人在愛丁堡廣場《香港人抗爭的日與夜》集會,高呼「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等口號,無懼風雨。
警察要改善市民心中對他們的形象,唯一的辦法是公平及公正的執法;這將是一條漫長的路,但若不能恢復市民對警隊的信心,就是暴力停止了,香港也不可能是安全和有秩序的城市。
我留意到今次遊行前後,政府的態度明顯地放軟。例如政府在遊行前發出好像是萬事有商量的聲明(但不提五大訴求),遊行後政府的回應也加了句「特區政府不容許警務人員作出違法或違紀的行為」。
民陣今天(8日)發起「國際人權日遊行」,由維園遊行至中環遮打道,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隊頭下午3時出發。遊行結束後,有人在中環與警方對峙。民陣公布有80萬人參與遊行。警方指遊行最高峰時約18萬人。
今日繼續在中環、太古、黃竹坑、觀塘等多區午膳時間「和你Lunch (午餐)」活動,市民現身堅持五大訴求,許多人舉起海報,呼籲參加12月8日國際人權日的遊行,無懼停在路旁3輛載滿防暴警察的警車。
這次區議會選舉大變,從民主意義來說,是好事,也是所謂政黨輪替在地區上的表現。轉變未必可以落實,但至少給出機會,讓不同的人和組織從事。而經時間考驗,優劣真偽可辨,下一次選舉也可以扭轉。
青年智庫進行問卷調查,被問到促成「各方對話」的先決條件時,最多受訪者選擇的三個條件依次為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63.8%)、政府全面回應民間的五大訴求(41.6%)、有問責官員下台(38.0%)。
林行止對泛民建言,不要以為「民意在我」便可落實「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政綱」,並認為新任區議員在推動區議會的工作時,要有新思維才能踏實推動香港有效管治!
目前,即使特區政府沒倒台,但市民工作及生活已大受影響,中小學要停課,大學宣布學期提早完結,內地生海外生要撤走,市面蕭條,經濟衰退,香港局勢無疑已近臨界點。
曾鈺成建議政府考慮「兩種特赦」:一是特赦罪行較輕的示威者,犯重罪則不能特赦; 二是特首宣布特赦,但必須「止暴」。他建議,可以定下一個日期,期限過後仍參與暴力活動,則不能特赦。
中環連續三日有網民進行「快閃」堵路,數千上班族走出德輔道中及畢打街,並以磚頭及雪糕筒等阻塞馬路。大批防暴警員到場,在場示威者則組成傘陣,雙方對峙。其後有逾百防暴警察增援,驅散示威者。
林行止認為,新加坡因為完全地、絕對地排除中共的影響,才有今日之成就。可是,為了擔心得罪中共而做少中國生意,李光耀父子談論香港問題,一概不提中共。
時事評論員練乙錚覺得市民除了五大訴求以外,從法律的途徑追究賠償。而賠償的責任應由林鄭和意見提供者以私人的身份負起。他提議國際仲裁,五大訴求的合理性,還有賠償的問題,應該在國際上爭取承認。
現在示威已經進入第5個月,林鄭和北京政府可以從暴力事件中汲取很多教訓。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局無法藉由大規模拘捕、《緊急法》和事實上的宵禁來嚇怕市民。無論警方逮捕了多少學生,人們都不會懼怕。
既然美國主動公開承認自己在香港騷亂中的角色,香港人就有權要求美國對這場騷亂所造成的後果負責。目下流行五大訴求,缺一不可,這裏也拾人牙慧,湊個對美國的五大訴求。
現實是若要達要「五大訴求,缺一不可」,那就真的非革命不可了,但要革命成功,卻非提升暴力水平不可;然而,提升暴力既非反對派的強項,亦不為市民所樂見。故「時代革命」不會成功。
暴力示威活動持續接近3個月,政府一直採取防守策略,最嚴厲的用詞就是譴責,不敢用緊急法大家可以理解,但連禁止蒙面亦不敢提,令到示威者有恃無恐,處處搞破壞,這才是惠譽降低香港評級的理由。其實惠譽是錯了。
為了避免對話會變成毫無意義的政治騷,我建議區議員把握這個機會,向政府反映不少市民對警方在處理示威上涉嫌使用暴力及濫捕的不滿,並要求政府採取適當措施,避免香港陷入法治變警治的危機。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