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匯主講:認識反切與近體詩格律(終身受用的學好中文方法 第二集)
上一集何教授講解平仄與聲調,今集帶我們認識反切與近體詩格律。當遇上不曉讀的字時,即使問旁人也未必知道答案,那麼就要翻開《廣韻》,尋找正確讀音。第二部分,何教授講解近體詩格律。
上一集何教授講解平仄與聲調,今集帶我們認識反切與近體詩格律。當遇上不曉讀的字時,即使問旁人也未必知道答案,那麼就要翻開《廣韻》,尋找正確讀音。第二部分,何教授講解近體詩格律。
何文匯教授與觀眾分享他個人學習中文的體會和心得,提出要精通中文,除了多讀多寫,還要學會分辨平仄、懂得運用反切尋找正確讀音、了解近體詩格律,並藉此深入認識中國語文、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
本年DSE取消口試,卷二將成為中文佳績的關鍵卷。作文時的審題與立意,對作文的評級,有關鍵性的影響。對於在寫作時如何「立意與審題」,筆者就過往的教學經驗,有一點淺見,願與同學分享。
「同化,指兩個本來沒有意義關聯的詞,由於經常處於同一語言結構中,其中一詞受另一詞意義的影響,由於類化的作用,也產生了與另一詞相同或相近的意義。有人把它叫做『沾染』、『滲透』或『同步引申』……」
很多人認為中文是母語,自然就會,無須特別重視。但香港教育重英輕中,蒲葦老師反而認為更要推廣中文。「不重視中文的話,中國文化就失去根基,人就很容易被金錢權位所蠶食。」
王力《請客》的吸引力,多少就是來自它的文白夾雜,用詞典雅,這就不能說是缺點而是優點了。當然以上都屬於文學技巧的範疇,真正引人重視的,還需要文章有充實的內容。
每個人喜歡中文的原因都不同,有些因為對作家作品有共鳴;有些因為文字動人,可以陶冶性情;有些因為中文必須達標,最初被逼投入,沒想到因此產生感情。應付課程是基礎,能否獲得更高的價值,得靠我們自己。
《師生有情》作者蒲葦認為,有時人與人之間暗藏感情,包括師生之間的相處。中文科被一般人認為是死亡之卷,但不可忽略的是,鼓勵你去讀中文,正是師生之間的關係。希望大家深思。
學者和作家,大部分認為毋須為粤語地位擔心,只要家裏講、市場裏講粤語就可以,他們說粤語粗口不會消滅之類。他們正是有意無意地迎合中共的做法,將廣東話由大都會的官話倒退到私密空間的鄉下話。
呂先生設立「呂志和獎」固然值得稱賞,但今日若能拿上百億港元設立私人大學教育基金,在香港創立「中英雙語精英大學」,只有中文英文兩學系,歡迎有志者入讀。讓青年人及在職人士能在香港攻讀深造中英文,造福社會。
中文繁簡之爭,既是認知問題,也是使用問題。若果說,簡體字易學,對不是以中文為主要學習語言的學生來說,捨繁就簡會有較強的說服力。但在理由上加上2047這因素,就把問題複雜化了。
當時我很奇怪,我的課文出了什麼亂子呢?原來家長投訴我故事中有一個「放屁」的情節。事隔多年了,如今重新提起,是真的希望我們的中文科課文有點改變。就請大家來評評理吧。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