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美之間潛在的意識形態差異,中美關係短期和較長時間都難望好轉。同樣,中美軍事外交的特點自然更多的是「麥克風」外交和政治姿態,而不是能夠扭轉僵局的深度談判。
周五,一名39歲男子在荷里活廣場三樓持刀斬傷兩名女子,兩名傷者傷重不治。李家超強調,警方將在市區加強巡邏;醫務衞醫務衞生局和醫管局會檢視和優化精神科病人治療及康復服務和流程;社署亦會加強支援。
美國參議院投票表決,通過法案將債務上限延長。美國債務上限是什麼?美債違約暴露兩黨政治出了什麼問題?中國如何協助美國處理危機?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的分析。
恒基地產早前舉辦「築動你想像多媒體創作大賽」,選出公開組和學生組冠、亞軍各1名、評審特別獎3名及佳作獎8名等17個獎項。今起於中環展出得獎者作品,歡眾更可製作NFT紀念品,鼓勵大眾透過藝術品想像未來。
馮永基的畫作體現出绝倫的技法和結構,每幅佳作融合着他的情绪感受,作畫時的潜力衝動,不可言说處塗墨弄色,經典的造型語彙。目前馮永基已躋身當代水墨名家之巅,他的傑作將成為東方文化藝術的精神财富。
十九世紀的香港,誘拐婦孺、迫良為娼、販賣人口的事情時有發生;另方面是很多棄嬰為私生,母親或為娼婦,或因貧窮無力照顧,被迫遺棄嬰兒。香港的天主教會收養很多棄嬰,後來棄嬰院變成了學校。
馬鞍山狗隻慘被車輾至重傷,車主逃逸事件惹關注。如果車主真的撞到動物,實際上會涉及到什麼法例?狗主是否可以向車主追討賠償呢?至於涉事車輛在事後被別人以噴漆塗鴉,這樣的行為是否觸犯法律?
「蛙化現象」是現今日本高中生票選為第一名的一個流行語,隨着蛙化現象熱潮,近日亦衍生了一些有關蛙化現象的歌曲和漫畫。到底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現象呢?
現在有一種普遍心態,海嘯過去了,我感染了也沒事,大家就不管了。這想法有其健康、正面的一面,可以去除恐懼和前段時間有意無意的妖魔化,這一點是正面的。
香港人習慣說我們「香港有許多優勢,我們透過我們的優勢來幫助國家的發展」。這當然不是不對的,但這樣的思維方法並不一定能夠保證香港可以完全和有效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在眾多社會現象中,國際金融中心應是最難人為打造的。因此,在香港發展其國際金融中心的事業上,筆者認爲三個主要原則的第一個,就是盡量借助和善用自由市場的力量。
關節內部的活動過程比眼見的複雜,以肩膊的盂肱關節為例,能夠做到內外和前後伸展的大動作。過程中肱骨(上臂的主骨)的球窩關節會做出一些輔助動作,這些細小活動的暢順度,能直接影響到手臂最終可達到的活動範圍。
隨著ESG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公司紛紛把ESG納入不同的業務和支援部門。「綠色永續活動」的概念亦漸受重視。力求全面落實節能減碳思維,減低活動對環境造成的長遠影響。
美國朝野為什麼也爭論ChatGPT?如何讓學生正確認識AI新工具?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的分析。
專家組成員在各自的範疇均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並熱心為香港建言獻策。專家組除了會舉行定期會議外,特首政策組也會主動就個別議題徵詢相關成員的意見,以廣採博納專家組成員的智慧和經驗。
李家超觀看國家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順利發射的直播時表示,香港的航天員候選人分別來自政府部門、大學和其他機構及企業,他為本港候選人打氣,期望當中有人成功實現航天夢,為國家航天事業貢獻和為香港爭光。
第一期消費3000元已於4月16日發放。陳茂波又表示,第一期消費券發放之時未滿 18 歲,而5月29日或之前滿 18 歲的永久居民,可在 7 月 16 日重新獲得第一期消費券。
中國國產的C919大型客機5月28日(周日)完成首次商業載客飛行,受到中外傳媒的關注。目前國內對客機的龐大需求,意味着仍須從西方進口,預料中央還將繼續「訂單外交」,在中美博弈中進口更多空中巴士。
在「現代社會」,人們相信科學與專家,相信有客觀真理和真相。在「後現代社會」,科學和專家備受質疑,權威地位一去不復返。電視行業最有效是節目能吸引「新一代」,收看方式可以各適其式,但知易行難。
從金融中心角度來看,東盟十國有新加坡,「三省一市」有上海,「大灣區」有香港,日後發展各有千秋。要從創業成本,同城效應,工業基礎,市場規模和一帶一路聯繫等因素來比較。
梁啟超譽左宗棠為「五百年來第一偉人」。左氏掛帥出征收復新彊之時,已將近70,心有戰死沙場之想,然而在3年之間,摧毀英國支持的中亞阿古柏在新彊勢力,收復約等中國四分之一的國土。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先生近期走訪叙利亞及阿富汗,近距離觀察這兩個飽受戰火蹂躪的西亞國家今天的面貌,他深入各地,了解人民的生活實況,足跡遍及多個城市和鄉郊。一起聽聽張圭陽先生踏足西亞大地的所見所聞。
長洲太平清醮重頭戲搶包山決賽,於5月27日(周六)凌晨在長洲北帝廟遊樂場足球場舉行。九屆男子組冠軍郭嘉明大熱倒灶,今屆「包山王」及「包山后」分別由鍾玉川及黃嘉欣奪得。
香港汕頭社團總會本着打造一個在港「汕頭人之家」的願望,在香港正式成立總會。主禮嘉賓同時於會場為「耀動香江·又見汕頭」文化節作開幕典禮,為一系列推動汕頭文化活動揭開序幕。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