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一個有關PISA最近一屆結果的報告會,慚愧得很。多年前,曾經忝為PISA顧問委員會主席。當時大家注意的,主要還是香港在排名榜的升降,探究在國際比較中的表現優劣。這次聽到的,卻是PISA裏面測試的真諦,馬上覺得與平常的教學息息相關,但許多都是聞所未聞、想所未想。即使筆者理解不太成熟,還是急不及待要與讀者分享,共同探索。
什麼是PISA?PISA全名國際學生成就研究,原文是Programm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這是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創下的一項國際比較研究。筆者一直推崇這樣研究,原因是(一)它的研究,全部就是集中在「學習」,學生的學習,微觀來看教育的成果;與許多國際比較,只看制度的宏觀數據,很不一樣。然而,作為副產品,PISA也會從微觀的數據中推導出宏觀的現象;也會有學生的背景調查,在統計上得出一些觀察。這些「副產品」往往也引起全球的注意。但整個研究,主軸還是學生的學習。
(二)與其他研究學生表現不一樣,不像如另一項出名的IEA研究,是從課程作為出發點,目標是看學生是否達到預期的要求;PISA是研究學生如何從沒有經歷過的材料中,獲取與應用知識;研究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這與我們教學中,往往斤斤計較學生「懂得什麼」、「懂得多少」,很不一樣。因此是比較先進的測試模式,在這次報告會中,這方面有比較詳細的分析。筆者獲益良多!
國際比較 不在評比
(三)這是一個徹底的比較研究,是一項認真的、經過細緻設計的研究。但是由於有大數量的國家與地區參加(這一屆2022年是90多個單位),難免有數量的比較,於是很多(甚至絕大多數)地方都把PISA看成是「評比」。她的測試,本來是研究工具,也容易被看成是對學生的測評(考試)。香港也不例外,每一屆PISA結果公布,報章的報道必然是評論香港在國家比較中的排名起跌。筆者也受了影響,過去也把注意力放在這方面,而沒有深入探討這項研究的內涵。
上海在2009年參加PISA,中國的第一次,表現獨佔鰲頭。美國奧巴馬政府大為吃驚,筆者曾經獲邀參與美國教育基金的聯盟到上海訪問,但結果是許多州的教育部門把「追趕上海」(當年的口號)落實在標準測評,也就是公開考試。而筆者也在上海聽過有內地學者批評參加PISA是加劇「應試教育」,兩者都是把PISA誤會為另一種考試。
PISA其實沒有標準分數,每道題沒有對與錯,只是按照學習過程與運用過程,按照全部參與學生的表現,列成統計分布。每個國家或者地區可以知道自己在這個分布裏面的位置。比如說,歷年來香港學生的表現,在平均線以下的很少;有推論說是香港的教育比較均等,又說是香港的「保底」工夫做得比較好。新加坡則表現尖端的特別多,有認為是「拔尖」比較成功。
然而,這次報告會令筆者最觸動的是對於測試背後的理念,這是以前筆者沒有刻意關注的。PISA是測試15歲的少年,測試的內容分科學、數學、閱讀三門,每一年的重點不一樣,這一屆的重點是科學。這裏先介紹非本屆重點的閱讀。
閱讀能力 重在流暢
閱讀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明白而同意。本欄介紹過內地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實驗」,首先切入的項目就是「書香校園」,讓學生每天讀詩,並且編成了從幼兒到大學的按年整套每天的讀本,有古詩、現代詩、英文詩。現在已經有9000多所學校890多萬師生參與新教育實驗。
在內地有影響的,還有近年莫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對語文教學的一些話。筆者追溯,也許始於2021年,但比較完整出版的是2023年。這裏冒抄襲的風險,摘錄幾句他的精句(註)。
「我想,中學的語文課,起碼應該拿出三分之二的時間讓學生閱讀,只要不是反動的、黃色的,學生願意讀什麼就讓他們讀什麼……對語言的感覺,只能從大量的閱讀中獲得。
我覺得,我們沒必要讓中學生掌握那麼多語法和邏輯之類的知識,這些知識完全可以放到大學中文系裏學。
實際上,絕大多數的人,一輩子也用不到自己母語的語法,一個基本上不懂語法的人,完全可以正確地使用母語說話和寫作。
我想,如果把語文比喻成一架鋼琴,那麼,的確需要一些人學設計、學修理,而絕大多數的人,只要學會演奏就行了。
基本上可以說,我們的孩子在中學的語文課堂上學到的很多都是沒用的東西。如果說有用,那就是用之於高考,高考完畢,即棄之如敝履。用這麼多的時間,花那樣大的精力,去學一些一次性消費的東西,實在是很不划算。」
關鍵還是閱讀。PISA選擇閱讀作為學生語文學習的關鍵點,是有道理的。但是學生的閱讀能力,看什麼?這次聽到一個詞「閱讀流暢度」或者「閱讀流暢性」,令筆者茅塞頓開。
閱讀流暢 如鳥學飛
現在常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不願意看書」。很多情況下,孩子看的書,也就是寥寥幾本課本。課本裏都是短文,學生沒有機會接觸長篇的文章,而學生也怕長。學校的語文考試,尤其在小學,往往是填充、造句、改錯、重組,大都是短句。家庭作業、考試,教師用的往往是「工作紙」,也是這樣的短句為主。
孩子是否沒有能力看長篇的東西呢?在地鐵上偶爾看到應該在念小學的學生,手持一本厚厚的書在閱讀,心中讚嘆,「這孩子一定前途無限」。是否要有天賦才能讀長篇的東西?當然不是,今天稍微年長和中年的朋友,以前讀金庸的武俠小說,不都是長篇的嗎?不都是還年輕嗎?是怎樣讀的,是逐字逐句細敲細打的嗎?是認清了每一個字,弄通了每一個句子,才看完每一頁?不!一定不是。那經歷就是流暢閱讀。
網上的定義:流暢閱讀的能力,就是能夠連貫地、迅速地,然而準確地、有感覺地閱讀。流暢閱讀會培養讀通長篇或者複雜的文字。流暢閱讀是認字與理解(文章)之間的橋樑。
有西方作者比喻,流暢閱讀,就像小鳥學飛:學飛,從飛行開始。也可以說像游泳,在岸上做千百個動作,還不如下水。不是靠每一個字每一個句子的絕對清晰,而是從大體上看懂看通,而且能夠跟隨作者的節奏與情感。我們平常閱讀,往往就是這樣的;我們對學生的閱讀,不也應該如此嗎?
現在小學都會注重學生看課外書,就好一些。讀課外書的目的,應該不在乎一份讀書報告。目的是什麼?值得探索一下。
筆者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父親讓讀原本的《西遊記》,讀得津津有味,其實很多字都不認識,更不用說每一頁前面開頭的詩,但愛不釋手,很快看完一本。跟着是《水滸傳》、《三國演義》,至今不忘。要流暢,就要放膽閱讀。
不過,上面說的地鐵上的小讀者,大都看的是英文書。也見過一名小三的學生,幾個星期看完七本Harry Porter,也是英文書。外文的流暢閱讀,是拼音文字,與讀誦密切掛鈎;中文的流暢閱讀,就不完全一樣。今天,要小學生作長篇的流暢閱讀,有哪些書?求教於我們的讀者。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