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如何讓人「贏」在起跑線?

美國教育如何讓人「贏」在起跑線?

把求知欲最強的年紀、精力最充沛的光陰,都消耗在無窮無盡的高考複習上,難怪我們中的天才進大學前就已被埋沒,非天才考入大學就不再讀書。當高等教育變成人生的目的地,而不是起跑線,儘管可以用「高考仍是中國少有的公平考試」來搪塞制度的戕害,但仍值得警惕和反思。與諸君共勉。

錢穆:一意模仿西方,是東方教育一大錯誤

錢穆:一意模仿西方,是東方教育一大錯誤

今天,我們東方人的教育,第一大錯誤,是在一意模仿西方,抄襲西方。不知道每一國家每一民族的教育,必該有自己的一套。但這不是說要我們故步自封,閉關自守。也不是要我們不懂得看重別人,不懂得學別人長處來補自己短處。但此種種應有一限度。切不可為要學別人而遺忘了自己,更不可為要學別人而先破滅了自己。

竺可楨:大學畢業後要做什麼樣的人?

竺可楨:大學畢業後要做什麼樣的人?

大學生,是人生最快活的時期,沒有直接的經濟負擔,沒有謀生的問題。諸位在中學中,同學大都是同縣或同省,可是,來大學後,有從全國各方面來的同學,可以知道全國的情形,時間長了,各人都認識。這樣,各人家庭的狀況,故鄉的風物,都能互相知道,這亦是一種教育。大學比之中學,在經費和設備方面,都來的充實,教師的經驗和學識,也遠勝於中學,這供給諸位切磋學問的極好機會。

許倬雲:教育必須保持多元

許倬雲:教育必須保持多元

教育應有領導風氣的功能。不幸,今天是風尚帶着教育走。在延續與保守之中,力求創新,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同樣重要的,則是如何在迅速的變化中,教育仍能保持相當的品質。做到兩者的平衡,即不能憑藉制度上的改弦更張,而需教育內容有足夠的空間,讓一代又一代,有遠見的人,能夠開拓新的視野。多元與開放,即是向未來發展的空間。

吳敬璉:中國需要顧準這樣的思想家

吳敬璉:中國需要顧準這樣的思想家

早在1969年在河南息縣的時候,顧準已經痰中帶血,除了參加勞動外,還得應付沒完沒了的交代和批鬥,有了一點時間,他就抓緊讀書,認真思考問題。1972年回到北京以後,病況加劇,可是他卻索性以北京圖書館為家,爭分奪秒地查找資料,做卡片,寫筆記,成就了《希臘城邦制度》等數十萬言的論著。顯然,只有對人民懷着熾烈的愛心的人,才能像顧準那樣,如同一支行將燃盡的蠟燭,以自身的毀滅為代價,力求給世界以更多一點光和熱。

蔡元培:我如何改革北京大學

蔡元培:我如何改革北京大學

民國五年冬,我在法國,接教育部電,促回國,任北大校長。我回來,初到上海,友人中勸不必就職的頗多,說北大太腐敗,進去了,若不能整頓,反於自己的聲名有礙。這當然是出於愛我的意思。但也有少數的說,既然知道他腐敗,更應進去整頓,就是失敗,也算盡了心。這也是愛人以德的說法。我到底服從後說,進北京。

魯迅論兒童教育

魯迅論兒童教育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言語;他想飛上太空,他想潛入蟻穴……然而我們是忘卻了自己曾為孩子時候的情形了,將他們看成一個蠢材,什麼都不放在眼裏。即使因為時勢所趨,只得施一點所謂教育,也以為只要付給蠢材去教就足夠了。於是他們長大起來,就真的成了蠢材,和我們一樣了。

愛因斯坦論教育

愛因斯坦論教育

學校應該永遠以此為目標:學生離開學校時是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一個專家。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遠應該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總體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獲取特定的知識。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本原理,並學會了如何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將肯定會找到屬於他的道路,更加能夠使自己適應進步和變化。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