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治的常識,是控制邊界和移民
香港在1960年代起,已逐步取得獨立、自行制定不同公共政策的廣泛權力,其後再經《中英聯合聲明》和⋯⋯… Continue reading
香港在1960年代起,已逐步取得獨立、自行制定不同公共政策的廣泛權力,其後再經《中英聯合聲明》和⋯⋯… Continue reading
改變一個地方,只有政治參與、遊行集會一途嗎?走入公民社會,踏實地服務社區,保存我們的歷史、文化、⋯⋯… Continue reading
《政策法》不單是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政治監察,而是具有其實質的經濟意義。這就是為何建制派須重視國⋯⋯… Continue reading
自回歸以來,北京以天朝主義的路線,加上建制與特區政府的配合,訂下愈來愈多的規範及所謂的「紅線」,⋯⋯… Continue reading
北京如今如臂指使、順手捻來,將之應用到西方國家,在香港這個實驗場「訓練有素」,大概也是原因之一。… Continue reading
Andreas Schedler提出了七種獨裁者操控選舉常用伎倆,若從這七方面檢視立法會地區直選⋯⋯… Continue reading
在一個沒有選舉沒有自由、並且時刻被同化清洗的社會,加泰人如何抗爭、可以在那裏抗爭?… Continue reading
要在中國天朝主義下捍衛自主,香港和澳門應是命運共同體。… Continue reading
北京盡取一國兩制利益,卻在政制、法治、教育、食水等範疇上壓制香港自治,終有一天會把香港扼殺掉。… Continue reading
對《基本法》的不同觀點,未必一定正確,卻展示了《基本法》議題的爭議性,並非只有一種權威解讀。… Continue reading
中國以一帶一路試圖突破戰略包圍,美國則以印太區戰略加緊圍堵。… Continue reading
邊陲族群之故事,往往是一闋悲劇交響曲。香港人對此應有深刻體會。… Continue reading
學社年輕人由反離補、民間公投等多次運動所積累的政治能量,是逐步革新澳門民主運動的希望。… Continue reading
加泰隆尼亞的例子告訴我們,在強硬的中央集權政策下,往往是壓迫愈大,反抗愈大。… Continue reading
若有港人在內地口岸區或高鐵車廂內悼念劉曉波,會否被大陸執法人員帶走,並在大陸審判?… Continue reading
政府在開放數據方面仍然非常落後,很多網上資料仍然不是機器可讀的,阻礙公營資訊的傳遞速度。… Continue reading
中資在香港之急速擴張,正在排擠本地資本以至不同國際資本。… Continue reading
「我走不下去了,但我會走下去」(I can’t go on. I’ll go on!)… Continue reading
移民政策決定長遠的人口結構,經濟就業、公屋供求、醫療資源、退休保障、甚至交通基建,幾乎無一不受移⋯⋯… Continue reading
守護不了邊境管轄權,我們將無從守護香港自治。香港人,要有清醒認識。… Continue reading
新加坡矢志鞏固面向全球的國際網絡,並非一朝一夕的事。… Continue reading
全球化受害者這十幾年來的委屈,爆發成不理性的怒火,世界主義者和新自由主義者罵他們種族歧視、排外野⋯⋯… Continue reading
「二次前途問題」已逐漸迫近,社會各界務必對此盡早展開深入討論,釐清當中疑惑之處。… Continue reading
我們需要有理有節,在中國因素和國際因素之間,以更立體的策略推動本土自治運動。… Continue reading
霎時間就把歷時數年的公眾諮詢結果一筆勾銷,當中政府到底基於甚麼理據,自行改變公眾諮詢結果?… Continue reading
梁振英不連任,香港人高高興興地慶祝了一個周末;但短暫歡愉過後,香港人要記住北京天朝主義籠罩的格局⋯⋯… Continue reading
歸根究底,北京和港府是要劃一條清晰權力紅線,要反對派表明自己願意在線圈以內或以外… Continue reading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從未提及香港議題,意味存在極大可塑空間。… Continue reading
北京和港府絕對需要拿出一套說法來,否則,只會導致更大的信心危機。… Continue reading
泛民應「造王」不參選特首,以換取建制派候選人答允一些要求;還是應「陪跑」參選令選舉有競爭?將參選⋯⋯… Continue reading
由當年的「開明中國」想像,到今天的「天朝中國」想像;由當年大叫「結束一黨專政」,到今天的「香港前⋯⋯… Continue reading
前途自決抬頭,反對運動已不再一樣。北京既無法在選舉上擊敗反對陣營,口袋中的錦囊像重啟政改更換特首⋯⋯… Continue reading
政府試圖禁止師生談港獨,其實十分不智。首先,這會妨礙師生的日常教學與學習。現時高中通識科的「今日⋯⋯… Continue reading
今屆奧運會的開幕禮上,泳隊女將歐鎧淳手持特區旗,率領港隊進場,獲外國傳媒注意到,原來香港在奧運有⋯⋯… Continue reading
港獨運動已經形成,將來會否成為主流,還看港府與北京的造化。若然北京繼續扼殺香港自治,以強硬手段步⋯⋯… Continue reading
香港不應放棄金融中心角色,因為金融中心需要各項有形無形建設,如健全法制、資訊資金自由流動,是香港⋯⋯… Continue reading
今天香港電影業的困局,不就是我城的寫照?我們是要繼續依賴中國大陸的單一巿場,還是重拾昔日「港口城⋯⋯… Continue reading
政治科學的常識是,當「裂縫結構」了,「政治光譜」就必然隨之改變。問題是,本土浪潮會怎樣重塑「政治⋯⋯… Continue reading
參照加拿大魁北克等海外自治區的經驗,預期反對陣營將向「一種本土意識、兩條本土路線」的方向重整 —⋯⋯… Continue reading
集體行動是「化零為整」,連結行動則有「化整為零」的勢態。兩者未必是誰取代誰的關係。不過,將來要讓⋯⋯… Continue reading
青年新政、各路傘兵、以至各個本土論述流派,在區議會選舉後能否進行整合,以形成一股「本土新勢力」,⋯⋯… Continue reading
北京在1990年頒布《基本法》之時,客觀而言就是透過全國人大的「國內法」框架,正式將香港經歷長時⋯⋯… Continue reading
關於殖民地管治的這段「國恥」,大部份港人所體所驗,並不是中方整天在說的壓迫與凌辱,而是法治與自由⋯⋯… Continue reading
新加坡不論是執政還是在野黨,都能有共識,認同維持鮮明的「本土身份認同」,是社會凝聚力的重要來源、⋯⋯… Continue reading
//FactWire 成功「群眾集資」的故事,預示了一種「以社會為中心」(Society-cen⋯⋯… Continue reading
《香港革新論》終於出版了。在後政改時代,香港到底何去何從?這是當前所有心繋我城的朋友,都在思考的⋯⋯…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