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中學生職場實習以觀察及體驗為主,一般只能負責接待、行政支援、文書處理等支援性角色,這次實習學生有機會參與創作項目,甚至可以負責小項目,參與智慧型的生產項目,滿足感很大。
這四個範疇可以分為橫軸左端的「成就」及右端的「重要的他者」,及縱軸下端的「喜好」及上端的「傳承」。要建構一個成功及豐盛的人生,應該同時處理好生活的四個範疇。
伍少梅中學引入先進的智能裝置及教學設備,培養學生的未來技能,同時重視培育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和社會責任,一直把服務長者納入學生學習的重要一環,在課業、活動和社區服務方面均以關心長者及改善其生活為目標。
校園調解機制對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的影響,既可幫助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能力,又可培養學生公民素養,學會尊重他人、理解多元文化和社會責任感等,學校應該積極推行校園調解機制,以幫助學生成長實踐全面發展。
傳統的教育進路是「知、明、喜、行、慣」,但面對創新、解難、批判思考等複雜概念時,卻易學難精。所以,我們學會與大專院校推動社創理論課及實習課,讓同學切身處地到社企當中工作。
學生需要具備各種核心素養,因為他們所面對的將來的社會充滿了各種變動。他們面對包括在科技快速並持續地進步情況下,人們不只是需要熟練地使用,也得適應這些科技。
學校應運用現有教育資源結合地區實力,大力推動學生參與由區議會協調的中外藝術文化、康樂及體育活動、環境優化活動,讓學生參與社區,成為積極學習者,進而成為優秀人才。
迎接後疫情的教育狀況,筆者認為幼稚園在因應新狀況下,如何安排和調配人手、教學日程、衛生等方面,固然面對不少挑戰;但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幫助孩子重新投入校園生活,並引導和促進他們的成長。
現時香港是亞洲社會企業及社會創新發展的領先地區,其影響力亦開始擴散至其他界别。政府及公共部門開始採納「社會投資回報率」的概念,去比較不同扶貧政策間的相對成本效益。
一個完整的學生支援體系,應由老師、社工及其他專業人士,包括輔導員、言語治療師和心理學家組成。教育界可在現行「一校兩社工」的基礎上,按校本需要,靈活運用資源聘請具有專業輔導訓練的人員,加強對學生的支援。
當電腦上的簡單指令就能取代一切時,我們如何向學生解釋寫作課是必要的?當這篇文章只用了15分鐘就生成了,學生們怎麼會有足夠的耐心去寫一篇1400字左右的文章?
後疫情時代正是聯繫地區建制組織與學校的最佳時刻。地區建制組織具有足夠的社區網絡,跟商會、鄉事、政界、民生組織亦有緊密聯繫,加上不少學校具有社區所欠缺的實驗空間與創科設施,兩者互補不足。
筆者認為後疫情教育的特質是去中心化和高度個人化,學校將慢慢換變成近似「學習中心」(Learning Hub)的角色,為學生提供資源而不是主導資源分配的平台,令學生可以更容易就個人學習需要獲得教學資源。
新冠疫情打亂了學校原有的計劃和安排與學生的校園生活,但亦提供了機會讓我們實踐創新教育及搜索更多學習的可能性。除了內地姊妹學校外,最近更與新加坡學府建立聯繫,參加他們舉辦的國際線上交流活動。
發明是從無變有,創新是將現有的事物從新組合,以提高其價值。所以「創意」絕不是全新的概念,而是透過從新結合一些舊有元素,以不斷滿足人類持續的慾望與需要。
在教育新常態下,教育領導更需要為學校發展多加思索,本文將集中討論如何透過正向教育,提升學生身心社靈4方面的健康,盼不單全面關顧及支援學生的情緒需要,且能進一步助他們的人生規劃覓方向、尋出路。
法治教育不只是傳授法律知識,更在於教導一套值得身體力行的價值觀,當中不止灌輸守法觀念,更着重公民意識,包括傳授權利與義務、互相尊重和調解衝突的基本概念。
政府近年來大力在幼稚園教育階段的推廣中華文化,以求讓幼兒對自己祖國有更多了解,從小培養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然而政府課程指引較為模糊,且未有明確的教師培訓。幼稚園應該教什麼?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教?
教育不是經濟的附庸,也不應被動地貢獻國家發展。相反,應視教育為經濟的推手之一,處於說好中國故事的第一線,肩負溝通文化的責任,乃締結我國與他國新一代合作共贏的搖籃。
大家對於國安教育統籌主任的工作定位都各說各的,起跑線模糊不清,以至於該職位的專業發展更難有清晰方向,隨時出現職能錯配、權責不清等亂象,反而為中層管理添煩添亂。筆者嘗試列出幾點建議,希望建立一個願景。
香港DSE雖不至於歲月靜好,但相比之下,縱使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也沒有停辦過一屆,只取消了若干口試及曾延期舉行。入大學的一戰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穩定、透明與公平。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