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俊波已落馬。(亞新社圖片)

金融監管豈能半途而廢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最大成就是真的按鄧小平政策理論,成功「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同時衍生藉以權謀私利益輸送的官場腐敗與太子黨橫行等亂象。先不說郭樹清甫離開山東省即現企業連環爆煲爛攤子,自2月24日從山東省長空降至北京市金融街銀監會大樓,他履新銀監會主席逾兩個月,暴風級風力似毫無減退之勢,該會連發不下十條通知,多條監管令以行業監管佔最多數,開宗明義要「下猛藥」整治金融亂象,掀起的整治風暴似沒完沒了。他自2011至2013年任證監會主席,短短17個月發布通知與規則達70條,有統計指平均每7天一新政,被民間冠以「郭旋風」之名。問題是中國有幾多個包青天足以杜絕積重難返的金融欺詐與腐敗?改革打正旗號為政治服務以至負債沉重的金融系統?   短痛換長痛 上樑不正下樑歪,所謂高薪養廉,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已行不通,在內地更早已證明是大笑話,幾乎逢官必貪、能人腐敗現象比比皆是。在其位始能謀其私,有能力有權力知法犯法、以權謀私者源自價值觀的扭曲,適逢文化大革命五十周年,官場充斥物質主義氾濫,一切向錢看、道德淪亡的世代,官場瀰漫朝中有人好辦事、有錢使得鬼推磨的扭曲價值觀如傳染病毒,遺禍之深,莫此為甚。自郭旋風離任證監會主席後的2014年起,中國金融圈反貪腐大案頻生,銀行業更是重災區,多位高管被調查。2015年中國股災期間及之後,證監會多位高官落馬,連副主席姚剛與主席助理張育軍亦包括在內,更是始料未及。上月初,李克強總理要求加強對國資國企和金融監管,強調「嚴厲打擊銀行違規授信、證券市場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保險公司套取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為」,明顯針對「三會」的問題,隨後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應聲落馬,接著連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也被帶走協助調查,反映金融監管領域如爛蘋果,腐敗程度極嚴峻。 留意銀監去槓桿加劇之際,中國人民銀行及官媒幾次發言反過來強調,要確保市場運作,不會出現任何亂子,去槓桿要有技巧等,是否代表人行行長周小川或其他持份者對近期動真格整治金融歪風的監管與整頓有微言?的確,人行在流動性管理上,原本步伐是進一步邁向中性,甚至偶爾偏緊,但會否因郭旋風而擾亂部署,反過來要再次被動式向市場淨投放資金?更甚是債息已升很多,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20個月以來最高的3.5厘水平,去年10月還處於2.6厘而已,息率抽高如影響財政部及國開行等主要發債機構,拉高整個經濟體中持份者的資金成本,郭旋風恐怕要收慢了,如中國金融監管因怕痕又怕痛半途而廢,那只怕終極結局是要短痛換長痛了。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研究部資源或減少(亞新社)

大行研究報告的產品化趨勢

大行報告似是呼風喚雨,對市況、股份有點石成金之效,但這情況往往僅在股市交投暢旺、市場資金風險胃納稍為提升時才偶爾出現。君不見,一旦股市買賣兩閒,投資者無意加倉的話,大行的股份推介,很多時都毫無效力可言。 投資銀行研究報告對市場影響漸低已是行業趨勢。當主動基金式微,ETF抬頭,反映更多投資者只顧賭指數,股份分析重要性無形中下降。全球資訊泛濫,網媒冒起造就更多來歷不明專家成為真正「專家」,他們有時運用反主流分析框架,往往大有市場。最後,投行沿用多時的研究部經費模式備受監管掣肘,由以往屬於給予客戶一站式服務的一部分,愈來愈有自負盈虧壓力,投行研究部遂變成一盤難有盈利能力的生意。 研究部資源或減少 《金融時報》報道全球經紀行及大型金融機構寄發出的研究報告電郵,每周有4萬個,惟真正獲接收者開啟及閱讀的最多5%,換句話說,每周有九成半研究報告是形同自製廢物,真是可憐分析員一番心血。研究部幾乎是毫無盈利能力可言,但作為投行,研究報告又是不可分割的市場推廣。頗多原本名不經傳的投資機構最初靠研究部,憑精闢觀點一炮而紅。但監管是一大障礙,股市成交及市場交易模式之變,業界料全年金融機構花於研究部開支,由每年約160億美元逐年錄雙位數跌幅。問題更糟、更為營運模式響警號的是,歐洲監管當局很快實施新規定,變相引入用者自付模式,研究部所獲營運經費不能靠來自客戶佣金中撥出補貼,即投行報告變相被界定為可銷售產品,而再不是半賣半送。 新規定只適用於歐洲,惟全球市場連貫性及大型機構跨國業務覆蓋,即使美資大行向歐洲客戶提供服務同要遵守。用者自付模式關係,大行報告由變相公共資源而漸難獲取。有大行改用發放模式,每次按要求向客戶發出一次性密碼供細閱報告,計算顧客佔用資源及服務作為將來收費統計,有基金大戶索性另組研究部門。對投行研究部來說,很多已在報告題材、格式等創新,適應將來用者自付模式,該等創新模式包括更多運用大數據、甚至聘用心理學專家,掌握讀者喜好。研究報告產品化,自負盈虧模式對報告質素影響難料。作為大機構內豬頭骨一部分,除非市況續好景,否則研究部所獲或資源不斷減少,造就的將會是更多獨立研究機構的出現。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首季藉互聯互通流入港股資金逾千億元。(亞新社圖片)

股票期權三兄弟

內地資金不理好醜,追逐徒具概念欠缺盈利支撐、甚至莊家打手借助社交平台與傳播媒體散播似是而非推介評論引散戶入甕以達散貨的股份,除反映市場資金氾濫欠出路的資產荒問題,亦反映市場羊群心態,我們不能怪內地散戶羊群被市場莊家騙得多,總有物極必反、迷途知返一天,投資不止為賺錢,低息環境買股票收息自然較買已高處不勝寒的國債、房地產更符合風險回報效益,為投資組合對沖亦屬市況波動有所不測預期下之不時之需。   豐富的產品線 首季藉互聯互通流入港股資金規模已過千億元,引證中資資金加倉港股之說,港股首季反反覆覆也累升近一成,不能不歸功於內地錢,深港通開通不足半年,日均使用額顯著提升,首3個月已在港投入逾200億元,更勝滬港通推出初期表現,在在證明渠道有效。 港交所(388)作為港股唯一終端交易平台,有必要配合中港互聯互通機制、開拓投資者層面外,豐富產品線,盡用場內獨市交易平台之利。有消息指「債券通」最快可於7月宣布開通,提供更多資產類別供選擇,不再獨沽一味股票、股票和股票,讓市場資金按風險胃納與市況分流,建立更平衡投資組合,協助投資者分散風險。猶記得05年安碩A50中國指數基金ETF(2823)面世後,市場成交低迷,市場沒幾位股評關心這隻ETF,當年上證綜合指數待跌見998點才見底,此後表現一飛沖天,2823即聞雞起舞,頭也不回,當年不少洞悉內地市場脈搏的投資者一直在A股見底時收集。時至今天,很難說究竟港股是否可經歷第二季較像樣反覆整固後再衝上雲霄,惟在波動市中用正股無論是單邊陣式與原地踏步之勢,都有方法趨吉避凶。投資者慣於港交所買賣股份,惟真正高手都在期權市場,單是首兩個月,股票期權成交升15%,佔同期衍生產品成交量45%。在港交所衍生產品市場可供買賣股票期權類別名單中,合約買賣單位等於多於一手正股股數的有19隻,如正股買賣單位以每手1,000股的中廣核電力(1816)及每手200股的友邦保險(1299),相關期權合約買賣單位分別為10,000股及1,000股,對應正股買賣單位的10倍和5倍。

剛於昨天新登場的3隻藍籌股股票期權類別:吉利汽車(GAH)、領展(LNK)及瑞聲科技(AAC),合約股數分別為5,000、1,000及1,000股,對應正股買賣單位手數之1、2及2倍,領展期權更是港交所首隻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期權,連同上述新加入藍籌股中最炙手可熱的三兄弟,港交所衍生產品市場可供買賣股票期權類別達87隻,覆蓋90%恒指成分股,絕對可滿足以小量資金靈活運用多種策略考眼光兼放大回報為目標的投資者。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李嘉誠也讓長和系業務重疊。(亞新社圖片)

中資攞地下一步

樓市瘋狂,但背後卻是恐慌。嘉華(173)主席呂志和或為舒解愁容,將儲首期買樓說得易如反掌。他對記者說:「你們每月收入四、五萬(元),儲蓄幾個月就可以。」奈何現實世界中,本港傳媒行業有幾多記者朋友可月入四、五萬元?而呂先生說的幾個月建基於兩點:一、樓價正式穩定起來,否則愈儲愈升;二、怎樣努力也好,上車涉二按幾乎是必需,就算不介意槓桿風險,但有太多因素要考慮。老老實實,發展商如有誠意幫上車一族上車,就算新盤不低賣,至少自推二按,不論息率或還款條款等慷慨點,甚至效法內地部分發展商搞些先租後買,租金當付首期亦不失為可行之舉。   或會收購本港地產股 個人層面因樓價而吃不消,以至採取放棄態度。發展商層面亦受高地價影響,添置土儲能力大降。李嘉誠說得坦白,長和系之前重組為的是把地產及非地產業務劃分更清晰,現由清晰再見重疊,無奈是環境大勢已變現實,既然大環境有變,昨日的堅持,今日不適用。 內地正處擴張階段,不論企業及個人對將來想得浪漫,鴻圖大計那管最後幾多能實現,他們最後取態是不試就不知。相反,香港擴張已過去多年,眼界只局限於短期,部分只顧打防守戰,甚至退縮,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一個好構思,往往都會遭到十個隨之而來的理由徹底反駁。 中港兩地融合,而兩大持份者的南轅北轍取態,加上後者冒起及漸成主導,已愈來愈明顯。今年新批出的土地,逾九成由內地資金高價奪得,傳統華資地產商強調純粹商業市場競爭,惟現在影響似乎已超出商業考慮範疇。一幅呎價動輒一、二萬元土地,高麵粉價格效應已急速傳送。再者,中資要有利可圖,落成後就要以更高價開售,環顧財力及錢途,將來很多準買家正正又是內地人。李嘉誠不斷強調特首要中央支持及信心,歸根究柢,本港現在面對各樣問題,特區是辦不到,要中央一聲令下才有望事成。華資財團由進攻改為防守,某程度是另一輪汰弱留強;土儲愈多、農地愈夠,持久耐力戰勝算把握就更大。不然華資財團的角色幾乎篤定要退守成包租公,安分守己成一隻收租股而已,注定步置地、太古(019)等英資當年的後塵。瑞銀一份報告問得好,中資購地潮後,下一階段會否索性收購本港地產股,以現時的股權家族高度集中,禮尚往來的文化奉行,甚麼也是有可能的。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內地股市能否入摩再成熱話。(亞新社圖片)

大摩轉軚 A股入摩開綠燈

不是摩根士丹利早前高調,市場似乎對每年一度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檢討遺忘得一乾二淨。是的,相比互聯互通,大媽資金闖進來,內地資本市場國際化及被認可,才是最為關鍵,亦是當日推行及不斷擴大互聯互通的原意吧。 提升市場質素地位是因,股市交投暢旺及發展興旺是果,這是當日內地啟動互聯互通,加大本港及內地市場融合宏願,惟一眾市場持份者近年已變得主次不分,甚至主動把主次對調。不論中港投資者撫心自問,到底要的是一個資金瘋湧單邊流入的低質升市,抑或是更高層次,更高質素的升市?觀乎本港近年市場發展及個別股份表現,某程度上,盡顯價值觀之分歧,但藉銀彈力量將之看齊,內地市場對前景判斷的浪漫,洪水的力量,早就蓋過出於客觀的審慎估計,職業無分貴賤,升市也莫問質素高與低吧。   遲來的客觀好環境 印象中,摩根士丹利等一眾外資大行予人不懷好意,總之,升市就大媽,跌市就是這批大行搞局,這個想法從來根深柢固。踏入今年,摩根士丹利對中國前景樂觀得很,繼論盡人均收入快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之後上調市場評級、連入摩指預測也上調。大摩說A股有入摩指機會,豈能不予以正視,這並不代表大摩說了算,而是一間從來對A股入指數有保留的機構竟可突然轉軚。 不能否認,內地監管當局在推行市場改革及開放開始有進步,一改股災後的半封閉及倒退。內地市場質素仍有待改善,但眾所周知,不論企業、資金及經濟等三大元素,均暫時是其他市場難以匹敵。或說得白一點,客觀環境的改善,外資唱好是現實使然,因他們學乖了,了解到跟中國做朋友的最關鍵重點。內地開放債市工作加快,債券互聯互通年內推行,這是讓境外機構更多參與,深化內地債市發展,尤其是內地債市以金額計已是全球第三,惟外資持有比重卻不足2%。更大的突破在於,銀監會亦表明,外資機構在內地業務會獲更寬鬆處理:新股包銷、海外發債、企業併購和投資顧問服務等,統統都會陸續開綠燈。 內地開放外資經營,目的很簡單,既然想資本市場有更深度發展,更多境外投資者參與,就更需讓外資充當中間人角色,帶來更多客戶。更重要是,中、外觀點對很多事情均取態各異,多些審慎觀點,中和內地充斥的浪漫態度,對平衡內地市場情緒作用至為重要。中資投資銀行的冒起已令傳統歐美大行在區內市場佔有率跌至19%,兩年內少了5個百分點。雷曼一役及早年錯賭中國高速增長,很多大行鎩羽而歸,遲來的政策、遲來的客觀好環境,對很多歐美投資銀行來說,卻已變得時不我與了。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陳德霖指港美息差擴闊,觸發資金外流。(亞新社圖片)

內地貨幣政策風險漩渦 香港防不勝防

加息後的市場亢奮,源於市場之前太害怕加息次數會遠較預期頻密。老實說,美國仍然面對加息周期風險,故此加息後,以全球成熟市場表現比較,香港跑贏不無原因,皆因一年又一年的誤鳴、一次又一次的落空,本港到目前為止,似乎是全球最不具備加息條件與風險的地方。   本港資產市場暴露於內地貨幣政策風險之中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說得對,聯匯猶如一套機器,港元弱、港美息差擴闊、息差就會觸發資金外流,本港利息自然會升。惟追問何時?他不知,市場亦不知,陳總裁連存款利率部分呈現向上也擺上枱,顯然已是有備而來,用盡方法去讓市民相信,香港終有一日有需要跟隨美國加息。 的確,拖了一年又一年,資金氾濫累積問題一日又一日暴露,陳德霖可能比任何一個人都更想加息,金管局的束手無策,除其他因素之外,可能源於之前的盤算不足,尤其對資金從四方八面流入本港的程度與威力之重大低估。試想,如果當局多年前已經估算到,流入本港資金可能會長期停留,造成結構性資金氾濫的話,機制及應對上可以有更多想法,而非由始至終僅靠收緊按揭一招。 香港資產市場總要有調整的一日,誠然,由利率向上,市場風險戒備升級,從而令樓市只升不跌的預期獲得理順,是最理想而又最低成本的方法,惟現在看來,似乎已愈行愈遠。筆者擔心,一旦出現的調整,可能是一個由信貸或高槓桿所造成的急升後急跌的下調,當中關鍵就是刻下的中資資金,其背後牽涉的高槓桿,實在不容忽視。 啟德已成為內地資金在港風險胃納的標記,中資資金的加入,填補了傳統華資財團的轉勢保守,亦進一步令置業人士更義無反顧。內地財團慣用內地的操作手法,投地的地價要一塊比一塊高、股票走勢要出現六十度角的上升之勢,外資及機構大戶的Skill trades遠遠敵不過大堆資金作為後盾的Brave trades,耳濡目染底下,連最保守的一眾,也開始對中資力量深信不疑、鋌而走險的話,而忘記了日子總會有盡頭一日。 高槓桿是中資的慣常操作手法,的而且確,傳統華資買地,最後也會透過借貸。但對於新晉中資,它們的財務狀況及透明度,就連本港銀行部分也避忌三分。新晉的中資財團,靠中資金融機構提供大量槓桿,無形中令本港資產市場更暴露於內地貨幣政策風險漩渦當中。須知,金管局沒能力向銀行叫停貸款,但內地監管當局卻具備這份力量。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杜嘉祺有放棄高薪、甘願冒險的果敢,值得尊敬。(亞新社圖片)

杜嘉祺的當務之急

兩年前,瑞信從保誠挖角,請來譚天中(Tidjane Thiam)當行政總裁,筆者曾經戲言,友邦(1299)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杜嘉祺(Mark Tucker)也一樣可以過檔滙豐控股(005)了。 金融海嘯後,保險企業一枝獨秀,盈利能力之強成銀行業迷失十年一個反思;或可說是一個未來希望。金融業領域中,保險原來一直最不受重視,現在反過來成為行內頂尖高手如雲要班救兵之地,說來諷刺,但亦屬現實使然。保險業賣點是生、老、病、死中間牽涉的配套及增值,人因怕死、怕生病的大量醫療開支,滲透率之低,成就保險公司清晰易明的業務賣點。沒錯,環球銀行機構要的未必是保險公司高管可帶來盈利高增長,而是要重拾同樣清晰的故事。杜嘉祺減薪七成,由區域機構掌舵人升級至國際企業頭號人物,背後不代表友邦技止此矣、難再創高峰,而是杜嘉祺愛尋求挑戰並製造成績性格,較作為薪高糧準、不思進步的一眾打工皇帝或更值得學習。當年保誠最初不推進收購友邦,杜嘉祺決定掛冠而去,而友邦於金融海嘯期間受AIG拖累,外界不予看好,結果成就杜嘉祺一番事業。   杜嘉祺已大獲全勝 的確如視製造公司佳績為成就感,友邦再難提供予杜嘉祺更多滿足感;相反,以滙控市場定位與資本實力,加上持續近十年超低增長,他再獲創造神奇力量滿足感門檻相對較低,把握機會較大。假設現時相對有利金融機構的利率環境不變、傾向鬆綁監管立場維持,以滙控極低股本回報水平計,稍為翻一番,縱使比以往風光日子仍偏低,但杜嘉祺已大獲全勝。說實在,如市場因友邦自上市以來的新業務價值及股價表現,以為杜嘉祺可複製未免想得太天真。面對首日股價反應與表現,推算他本人價值數百億計,更可一笑置之。如滙控要股價表現,倒不如加大回購,甚至大搞企業行動,滙控要的是迷失十年後,有一個果斷領導,可提供清晰及塑造出一個簡單易明的業務增長故事。回想自09年起,滙控一直主力服侍監管機構;由資本要求、監管規定、到罰款及至近年才重回股東身邊,日子漸過,反而有點力不從心。 歐智華任內想通搞回購,這是簡單易明的資本回饋及高派息率承托故事。對杜嘉祺而言,亞洲市場故事人人曉說,惟有別於保險行業,金融機構對履行亞洲故事,近年予人說易行難。看看ANZ(澳新銀行)當年挖走邵銘高,一派鴻圖大計,結果低調離場。國際金融機構有品牌,但十年迷失及縮減規模,與區內機構之間的競爭能力及市場認知倒今非昔比。杜嘉祺有放棄高薪、甘願冒險的果敢,值得尊敬,但他上任後最急需要定一套如區內保險業務般簡而清的推銷題材。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中港將推債券通。(亞新社圖片)

拍板債券通 資金更融通

嚴控走資,甚至部署多年的整個資本帳開放都似有明顯倒退之際,內地債券市場卻反而低調連番闖關。高盛曾經說過,面對大量資金外流及潛在外貿順差減少之際,內地最有把握作為補充資金外流缺口,就是債券市場的開放。由去年底及年初,分別向多間美資機構准許內地債券交易經營及一系列允許對沖的新措施,截至最近,最大突破莫過於花旗屬下的債券市場指數,將中國債券納入為指數之內。 目前,外資持內地境內債券總額約1,250億美元左右,比起內地整個規模達5萬億美元債市,相當之有限。以花旗旗下債券指數約2萬億美元債券產品掛鈎計算,內地債券佔比半成的話,就要再有多1,000億至1,500億美元資金,要買入內地債券,換言之,整個外資持有量,因為納入債市指數關係,就會因而翻一番。   投資思維需要成熟起來 不論花旗或摩通的債券指數,級數及分量猶如股市層面的MSCI指數,摩指仍然望天打卦,但債市卻低調晉級,說穿了就是投資者結構之分及監管機構質素之別。只要吸引更多外來資金,而且在匯兌及資金匯出方面能夠解決外界疑慮,歷時一年有多的內地資本帳開倒車,基本上已足夠重新解封。 內地官債債息其實已不經不覺升至20個月高位,股市及債市既反映經濟向好,但亦預示貨幣政策會較預期的緊。要留意的是,內地企債及財政部債券兩者之間息差,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未盡反映內地企業債務違約風險的存在。機構大戶的存在及違約制度的確立,兩者其實絕對可並存,而在內地處於加息周期過程中,成熟機構投資者可提供一定緩衝及中和力量。 本來,內地債市是一個閉門的俾面派對市場;政府債由國有銀行大部分認購、地方債轉置,官方部委自會細心周詳,製造尚佳反應。好日子總有盡頭一日,基於內地龐大開支,政府及私營項目數十萬億元人民幣計項目上馬,債券市場潛力及風險都是既不匹配,亦未盡反映。內地窮了好幾年,用盡部署,為的是資本市場地位可獲確認,債市之外,當然最想是連股市也可以進入摩指吧。內地一直認為,以A股規模及市值,外資遲早會引進它來,惟外資近年已開始覺得,A股納入與否已由時間性變成是否必要或可否有替代課題。 李克強總理宣布拍板「債券通」有利資金融通及進一步開放人民幣回流機制之餘,更有利完善資本融資市場平衡,香港應把握優勢,投資者亦應成熟起來明白投資世界不只有股票、更不等同於炒股票,當然,只有投資思維成熟起來,「迷債」惡夢才不會復發,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才得以更鞏固。   原刊《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今日有四行發行新ETF產品。(亞新社圖片)

四行齊發槓桿反向

投資市場令人既愛且恨之處是往往不愛按常理出牌,其實市場中人有幾多會料到中國A股熔斷、英國脫歐、狂人當選美國總統,黑天鵝竟成環球股市爆升、英美市場創新高推手,漸畸形及反常態的投資市場難再用簡單經濟理論量度。股市表現取決於資金流向。忽冷忽熱市況玩殘多少基金經理,過往以專業知識發掘跑贏市場的投資對象以戰勝同行的星級基金經理、操盤手打理的基金表現,比較市場上純指數掛鈎、追蹤大市為主的金融產品,後者明顯跑贏前者好幾年,且有續跑贏趨勢。數據顯示全球主動型基金去年共錄逾3,580億美元客戶贖回、即等同於走資。相反以ETF及指數掛鈎基金為首的被動型基金獲近4,800億美元淨流入。《金融時報》引述Morningstar數字指全球去年新推互惠基金僅269隻,不單較前年大減近半,且更是20年來最少。更甚是截至去年11月止,有高達301隻主動型基金決定將資金退還客戶,數目是7年最多,同時有近100隻基金尋求合併。   超級星期三前夕的選擇 成本低、方便快捷和簡單直接是ETF優點,今天終能零售化。ETF在追蹤大市表現外,實際上是鼓勵即日鮮「快閃黨」,反過來加速金融市場波動。惟當大市走勢反覆,可供選擇的ETFs走短線僅在看好時才能出擊,看淡時只能藉期指、窩輪和牛熊證出擊。如有產品捕捉強烈看好或看淡取向,提供槓桿、沒有時間值損耗、沒有強制收回風險,定價透明度高,不需擔心被追孖展,槓桿和反向回報類ETF投資產品應大派用場,槓桿產品讓你在升市中回報倍增,反向產品讓你在跌市中賺取回報。槓桿與反向產品如同ETF般有資產淨值作參考。 從09年亞洲首隻槓桿反向ETF在韓國上市至今,槓桿ETF佔亞洲ETF市場七成成交額。亞洲槓桿ETF規模在4年間由2.5億美元急增至146億美元。如發展4年的日本槓桿反向ETF市場總資產82億美元,截至去年9月日均成交額22億美元,佔整體ETF成交額約89%。去年香港ETF日均成交32億元,昨天盈富基金(2800)成交額51.6億元。去年香港首批槓桿反向ETF發行,但以日本東證、南韓KOSPI指數、納指及標普指數為主,未計時差亦有隔山買牛之感。今天起終可在港交所(388)買賣恒指及國指槓桿及反向ETF產品,以日本比重推算,香港槓桿ETF將為香港市場帶來日均288億元成交額。在股市連升市況中想加大投資額,用槓桿產品放大風險和收益。願承受較高風險的投資者肯定是佳音。今天香港ETF發行商南方東英、華夏、三星及未來(市佔交易比率2.9%、2.3%、0.9%和0.5%)4行齊發槓桿/反向系列ETF產品,食正超級星期三前夕,投資者捕捉大市方向性機會又多了選擇。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總理李克強(右)提出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為6.5%。(亞新社圖片)

炒兩會如放煙花

每年早春3月,都是炒股客引頸以待的兩會行情發酵期,不論是新炒抑或翻炒,只要有主題,那怕冇股炒。然而,一年一度例行公事式炒作,已淪為愈來愈機械化、公式化重複又重複的指定動作,既然一年一度燕歸來,年年如是,說甚麼兩會憧憬、國策預期或改革契機等等,惟又有幾多是兩會期間能真正出台?是以凡以概念、題材、主題標籤的股價炒作,每每傾向有如放煙花般燦爛卻短暫。 然而,中央在一度不斷強調改革的大環境下,再出現如供給側改革般以穩增長出發,卻出現催谷了上游通脹的副作用,只顧去產能,變相人為左右供求,未見創新,又何來稱得上是真正的改革。 內地始終經驗老到 總理工作報告中最惹市場關注莫過於經濟運行目標,6.5%的增長目標,未算具微言大義的實際性下調。內地智囊提議增長目標可以低一點,6%也沒有問題,惟似乎最少未來3年,內地增長目標都不存在下調空間。中央不斷強調的2020年達致小康經濟目標,背後由始至終都是要每年有6.5%增長的最低基本假設,變相認同了6.5%根本上是牢不可破的目標。 增長不能太低,除考慮到2020年整個5年規劃目標落實之餘,更重要是,在債務及信貸持續向上之際,增長一旦有所差池,債務佔GDP比重就必然較現在更高了。 今年財政赤字佔GDP比重目標仍維持於3%,跟去年一樣,相當於額外有多2千億元(人民幣,下同)開支預算。而在8千億元基建開支預算不變情況下,年內擬透過PPP為首的其他項目,已批出的就已逾10萬億元了。事實上,基建從來都是刺激經濟財政政策主力板斧,好明顯,仍然對內地經濟產生頗為正面的推動作用,08年固定投資一度定下逾30%的增長目標,但近年已續回落。內地今年固投增長目標是9%,表面上較去年原本的10.5%增長目標大幅削減,留意基於去年實際固投升幅最終其實只有7.9%,在去年不達標的固投數字上,額外再多1.1個百分點的固投增長,其實已是相當之大規模。 基於通脹回升及行業價格上升預期,內地去年第四季的名義增長,已經急升至9.9%,預計今年最少首兩個季度,名義增長將會重見雙位數水平。名義增長的向上,配合實質利率的持續回落,理論上就是要鼓勵更多投資,這亦可以解釋到,即使內地固投增長目標仍然相對保守,全年的投資在計算更多PPP項目的話,實在是相當進取。基建谷經濟,內地始終經驗老到,特朗普式的經濟,即使稱不上是反過來抄襲中國,亦算不得上是甚麼驚天地泣鬼神之作。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鄭少秋於《大時代》中演出的反派「丁蟹」一角,造就此後20年香港股市及經濟學界的獨特現象「丁蟹效應」。(亞新社圖片)

港股死穴是秋官?是大行?

難道鄭少秋,就是港股的死穴?正當一眾如痴如醉,以為恒指隨時上試25,000點之際,反而連主要技術位的23,700點卻已失守。港股的真正死穴,往往其實來自市場的樂觀情緒,愈多大行為其大合奏,一切已似乎大事不妙也。 的而且確,不論本港以至內地經濟基本因素情況,均來得較預期好。正因如此,大行力谷的牛市催化進一步升溫,用的都是離不開內地經濟、通脹預期、企業盈利改善及結構改革成效等等。   樂極生悲的憧憬期盼 沒有錯,該等推介元素是千真萬確,惟股市是走前於經濟最少3至6個月,今年首季情況大致已在去年底有所反映,現在再進一步延續升勢,靠的是市場中人會否能夠受說服,經濟強勢有望延續至下半年。 實話實說,美國大搞基建,其實僅是錦上添花。一眾投資者以為全球財政政策破冰的同時,據統計,早於去年,全球的財政政策寬鬆程度,已是近6年來最大,功臣其實是內地。現在,內地政策不是趨緊,但在防範風險大前提下,去年的減產能過剩,部門協調混亂,個個跟隊大搞,造成過度減產能過剩,埋下的上游通脹壓力遠比預期為高。 看看最近的官方PMI(採購經理指數),細分指標全線升,升幅最大的卻是投入價格細分部分,令人擔心的是,內地數據最大的計時炸彈、最有可能觸發政策進一步從緊,是坐七望八的PPI(生產物價指數)數字。 機構大戶比市場還來得保守,正當美股升穿2萬點之後,市場高呼喝采,唯獨機構大戶已經在不斷減磅;連續數星期在股市錄得資金淨外流,而所謂的股市有錢入,靠的是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快閃資金充斥。老實,全球資金大轉移,資金由債轉股未有出現之前,大轉移其實率先是由醒目錢退場,散戶錢接力所實現。 經過連續7星期後,區內為首的新興市場資金,終於再現淨外流。香港福大命大,所有資產訊號衝往紅燈而來之際,外來資金卻步,但中資股即時接力,難道又是醒目錢退場,老散資金接力的另一象徵? 中資資金走出去,要建立長期投資、加速境外資金配置等等,說得引人入勝。可是,不論九七、零七、以至一五年,中資錢的大舉流入,從而製造市場一股憧憬期盼,最後均卻是樂極生悲告終。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鴨脷洲近日出現豪宅地段。(wikimedia commons)

推「限地令」以滿足可負擔住屋需求

中資財團湧港買地,出價歎為觀止之餘,更幾乎是每隔一段時間,就為本港創造一個豪宅地段。純以價錢計,啟德率先跑出、繼而有鴨脷洲、假以時日,很快輪到天水圍,甚至和合石了。 政府的護身符 土地推出愈多,卻造就供應與價格齊升,以簡單供求關係而言,土地供應無疑多了,但加入本港土地市場新經營者出現不對稱地急升,比起幾年前,其實是以倍數攀升。坦白一點,市場對天價、癲價、驚天價成交由驚訝反應,逐步變成恐慌加心寒,因中資投地態度猶如投資港股,正在處於建倉階段。更重要是,土地染紅,不是資金背景問題,而是高地價、高樓價、高租金,這個惡性及不健康循環,在不合理的出價後,造成更多不合理現象及不合理的預期。如超高價地、由傳統港資發展商、甚至絕跡已久英資勇奪,外界反應會好一點嗎?不會,因根本無可能發生,事關今次是純粹風險與回報的在商言商取態,與一股逃避貨幣貶值、避開不確定性因素而義無反顧走出去的兩派資金角力大比併,志在必得從來是會鬥贏精於計算,回報多與少當然又是另計吧。 港府經常說,本港受惠於內地,簡單表述,涉及主次關係是內地好、香港才會好。問題來了,既然以高溢價買資產,即是看好本港前景,那麼就等同於投地財團對內地理應更樂觀的話,幹麼中資不留在內地?內地要管制資金外流,限制內地資金在外地購買房產,又為何祖國對資金湧港仍視若無睹、暢通依然?可能基於全球博弈升級,政經層面不確定性太多,內地怕的是在歐美市場資產會有太多不確定性,一國兩制底下,香港始終是一家吧。幾年前,內地人搶高奶粉價,政府搞了個「限奶令」,為何不考慮將之發揚光大,強化成為「限地令」? 市場原則,已為政府的一道護身符,但諷刺卻是,政府一邊埋怨高樓價,推一堆反市場的逆周期措施,另一邊廂就承認超高地價現象,只有關注而沒有行動,任由地價推高樓價,實在自相矛盾之極。政府超出估算的財政盈餘,大部分來自土地收益,土地收益超標,大部分又是中資財團貢獻,它們價高者得無罪,但構成整個市場生態扭曲,影響所及並且傳導致住屋及營商租金成本,盈餘笑中有淚,政府的所謂「紓困」根本是隔靴搔癢罷了。 如中資資金真是簡單因內地匯率風險及監管不確定性而湧港,懶理商業回報,當然政府可照辦煮碗在港匯及土地、樓市政策上刻意製造相同不確定性,惟影響將更大。政府作為最大地主,供地原則是滿足土地需求,新來者的出現,根本就令事與願違,當局應認真思考,將土地政策目標改為滿足可負擔住屋需求,並從而仔細考慮及掌握其真正含義及執行方式。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聯儲局主席耶倫未有明確說明加息時間表。(亞新社圖片)

特朗普家翁難為了耶倫家嫂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聯儲局主席耶倫,有時倒令人聯想起粵語長片年代的家翁為難家嫂劇情。競選時,聯儲局成為被擺上台造勢工具,大力被標籤偏幫商界,故意奉行低息政策,當外國人為操控匯率議題還未成為熱話前,耶倫其實早被特朗普歸類為人為操控利率。不幸是,特朗普果真做了總統,家翁難為家嫂劇情更見緊湊。明明你罵我刻意配合奉行低息,現在如果加息預期升溫,美元又會走強,那就會抵觸不欲美元過強的家規。左右為難,耶倫稱不上是出眾,比前三位主席更談不上有重大功績,欲名留青史,贏得生前身後名,倒不如以飽受壓力、自感難以堅守央行獨立性為由,辭官去也。   特朗普根本毋須施壓   的確,中央銀行有其獨立性,制度上聯儲局決定不受政治干擾亦有望獲得確保,耶倫在框架底下,可視家翁說三道四指手劃腳如無物,要加息就加息。可是央行獨立性跟本身權威性兩者關係密切,很難想像央行有獨立決策能力而沒有權威認受性吧?對耶倫而言,威脅正正源自權威性或被削弱,試想一旦做了決定、或在聲明及公開發言時說些有違家翁旨意話題,跟以往家翁不同,這位狂人總統少則可在社交平台含沙射影,甚至透過身邊智囊、謀臣公然反擊,口誅筆伐,久而久之,整個聯儲局的權威性及影響力就只會每下愈況。   前債王老拍檔埃里安對市場當前情況,分析得簡單而又明確。與其用牛市一、二、三期,他索性改為特朗普一、二、三期。第一期為當選後的憧憬大行情、接著就是就職前記者會令市場樂觀情緒落空所構成的整固第二期,到近日徘徊於憧憬繼續、現實逼近的特朗普三期,標誌是傳統的上落市波動階段。惟有趣是,聯儲局今年首次議息後,反映市場引伸波幅及恐慌情緒的VIX指數,卻是10年來再次跌穿10的水平,自從90年指數推出以來,低於10僅13次而已。恐慌情緒觸及低位,大部分源於耶倫會後聲明,無就加息預期作明確暗示,正因如此,外界頗為堅信,年內美國加息頂多兩次就會行人止步。   不能否認,任何指標均顯示,美國通脹預期正升溫,部分歐資行說得好,局方對通脹升溫隻字不提,倒令聯儲局盡顯表裡不一,聲稱加息按步推進不變,但實際上已趨向勁鴿。家嫂作風,一向步步為營,甚至帶點拖泥帶水,家翁隨時挑起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糾紛升級,豈能視而不見。調轉想想,有潛在財政刺激政策、及整個國際關係新形勢的轉變期,耶倫一日視之為不明朗變數,聯儲局無形中就被白宮掣肘,變相被綁進政治決定當中,特朗普根本毋須要向其施壓。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棚尾拉箱快閃天下

棚尾拉箱快閃天下

股市由牛氣充天,變成為開始反覆上落,在在表明,投資者本身也開始變得不太肯定。市場最避忌的,就是交易對手風險,現在存在的交易對手不確定因素,已不限於買家、沽家或中央銀行的介入,而是由不同政權牽涉的政治不明朗,構成的風險因素愈來愈明顯。

從房企布局看市場

從房企布局看市場

華潤退出後,恒大率先表態不增持、並視萬科持股為可出售投資,寶能亦急於作相同表態。純粹揣測,背後一定有權威人士作出最權威指示,深圳地鐵稍後再購回恒大或寶能持股,似乎是不爭的事實。

第二次權力移交

第二次權力移交

如將中資在港商業活動簡單解釋或定性為走資,那就太低估內地及本港監管互動與默契,事實上,最想外逃的一群內地資金早已落戶歐美澳紐加、甚或新加坡,觀乎近年市場怪現象,某程度是第二次權力移交的象徵吧!

減慢資金外流板斧

減慢資金外流板斧

老實講,內地既批評外資,但對外資意見及舉動仍然高度重視,當局與其落閘嚴加限制,倒不如像國債發行一樣,繼續高息利誘,做多幾次鬼子佬及外國央行超額爭購人民幣投資工具的現象,製造逆境下的空前反應。

第11頁,共11頁 1 10 11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