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令內外交困人心惶惶的香港股市雪上加霜,當年10月恒生指數更下跌至690點。(Shutterstock)

點石成金浮沉錄

JPEX得以取信於人,緣於強大人際網絡建構名人效應,借助多位知名藝人及網紅大力吹捧,高回報、錢搵錢、不勞而獲的法術,令人前仆後繼,爭相搭上虛擬資產、金融科技、區塊鏈技術及Web3.0的列車。

前線人員,連日進行搶修,協助港鐵服務回復正常。(港鐵Facebook)

港鐵精神 專業典範

談到部門之間的互信與協作,港鐵(066)肯定是榜樣,9月7日晚傾盆大雨令大量雨水急速湧入黃大仙站,雨水在短時間內湧到月台及路軌範圍。前線人員能當機立斷,專業無畏,確保乘客安全,亦有賴人員之間信任。

本地無伴奏合唱組合「VSing吾聲」。(VSing Facebook圖片)

中西合璧無伴奏演唱會

在芸芸本地及外國歌手演唱會當中,最吸引到筆者注意的是一場由本地無伴奏合唱組合「VSing吾聲」,及國際爵士無伴奏合唱組「Accent」《「聲大夾樂」無伴奏合唱計劃系列—— SOUND ON 音樂會》。

「港車北上」是大灣區保險互聯互通政策的重大突破。(Shutterstock)

港車北上新體驗

郭先生是在凌晨零時後第一位「港車北上」的車主,作為第一架車「港車北上」通過港珠澳大橋,意味將來可自駕遊穿梭廣東省,人通、車通、財通,港人要融入大灣區、融入國家,通車是最低要求。

香港價值本繫於香港是否能繼續保留、鞏固甚至加強自身價值,重點包括監管素質、制度優勢及做國際金融中心應做的事。(亞新社)

人民幣 中特估 港價值

中國強調國家安全,金融安全為其中範疇,考慮到國際政治及金融環境日見複雜,實在懷疑是否要為開放而開放,而加快開放資本帳。有人擔心一旦內地資本帳開放,香港尚餘多少價值?

阿里雲剛宣布,其智能助手「聽悟」已接入語言大模型(LLM)「通義千問」。(亞新社)

AI顛覆傳統社會發展之路

憑藉過去20年雄厚的財力,中國在研發尤其是實驗性開發方面的投入早已超英趕美,猶如另一場金融競賽。阿里雲剛宣布,其智能助手「聽悟」已接入語言大模型(LLM)「通義千問」,將可大大提升個人和企業生產力。

中國政府還需要平衡債務處理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避免過度壓抑經濟發展。(Shutterstock)

地方債計時炸彈

內地地方政府通常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供等項目。然而由於財政體制和負責制度的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應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壓力,過度依賴債務籌資,債務規模逐年增加。

近期不少國家進行國際貿易時開始改以人民幣計價。(Shutterstock)

去美元化=去金融化?

近年的地緣政治關係變化、新經濟大國的崛起,以及對全球金融體系穩定性的擔憂,都令去美元化再獲得新動力。與此同時內地政府一直在推廣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中的使用,人民幣將會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的主流嗎?

大中華市場溢價大減,滙控即使分拆亞洲業務,估值亦未必太好。(Shutterstock)

滙控的未來

平保只持有8%滙豐股份,加上投票顧問機構呼籲股東反對,分拆動議獲通過機會似乎已不大。餘下來最尷尬是,有關提議雖將被否決,但仍獲為數不少股東支持。

瑞信問題擾攘已久,交易對手風險與日俱增。(Shutterstock)

市場永遠是對的?錯了!

很多人相信,既然方向未明,欠缺清晰,緊跟市場資金流向做投資就可以。無奈地,市場不再是永遠都對的,從舊年開始,市場其實一錯再錯,跟中央銀行鬥錯。前路既然未明,倒不如袖手旁觀,靜待更大的機會。

本輪銀行危機惡化之快、遠超市場想像。圖為陷入困境的瑞信。(Shutterstock)

究竟銀行衰邊科

開始懷疑歐美金融機構高管究竟懂不懂經濟,duration analysis的知識都俾返大學教授,個個勝利沖昏頭腦。其實他們應該懂,只不過是低息環境持續了太長時間,已經無人再肯相信利息會不斷攀升。

歐洲多個國家通脹掉頭回升,市場料歐洲央行將加息至4厘水平。(Shutterstock)

真假高息 你識唔識?

今年出現的變數實在太多,單是一個中國復常,已沖淡原有的經濟悲觀看法。很明顯,近期不論有關利率與經濟前景的課題,最新發展都在在出乎意料之外,與市場認為牢不可破的共識幾乎是兩回事。

專家近日揚言恒指可見3萬,港股竟真的要大跌收市。(Shutterstock)

恒指值幾點?

基於不肯定的因素眾多,1月來預測全年股市走勢,即使有數據作為基礎,但很大程度上也是斷估。個人估計,最少有待3月底業績期完結,市場對盈利前景及預測有所更新之後,方向或資金配置才會較清晰。

港鐵推出「小蠔灣」項目,全方位規劃地區發展。預計未來建成兩萬個單位及大型商場。(shutterstock)

小蠔灣 大發展

近日港鐵宣布「小蠔灣」項目,反應熱烈,惹多家地產商參與競標。將打造「小蠔灣」成為生活配套完善的新社區,預計未來建成的公私營兩萬個單位。

大橋有用,但談不上非常特色,但吸引打卡者眾。圖為建築中的跨灣大橋。(亞新社)

公式化之亂

公式化的打卡,公式化的排隊,要朝聖的可能是半廣告式被推介過的食肆等等,已經成為近年生活的一部分。沉悶又公式化的我們,遇上同樣是沉悶又公式化的市場。

近兩個月的升市,並未有改變港股預期估值不斷被扣減的大趨勢。(亞新社)

估值壓縮趨勢有待突破

幾大催化之下,市場走勢仍然是暫時易升難跌。可是,樂觀的走勢其實是建基於市場之前過分悲觀,兩者交替造成鐘擺效應,當估值回升至市場認為回復一個合理值後,屆時才會有真正考驗。

美國財政部向市場諮詢關於回購國債的想法,圖為財長耶倫。(亞新社)

美債危機 一觸即發

財政部現在考慮出手,間接證明美債市場已出了問題。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明年利率會升至5厘,亦代表債息易升難跌,債息到底要升到哪個水平才是市場不能承受之高,答案很快會有。

港府早前已宣布縮減入境檢疫限制,為進一步放寬鋪路,但確診個案未見放緩。(政府新聞網圖片)

在防疫與生意之間

隨着其他競爭對手已陸陸續續恢復正常,香港在兩者之間似乎已很難再有平衡可言,這是一個大難題。但如果要堅持將問題不斷拉至極端,將放寬等同於躺平,那就不如算了吧。

歐洲央行主席拉加德明白通脹問題箭中歐洲要害。(亞新社)

比加息更大的市場風險

因應俄羅斯再中斷天然氣供應,歐盟計劃推出措施,包括壓縮電力需求,價格管制,增加市場流動性,以及考慮暫停電力相關衍生市場交易。據統計,歐洲目前天然氣儲量夠應付今個冬季,但之後又如何?

經濟學家薩默斯擔心,聯儲局誤判通脹受控。(Wikimedia Commons)

薩默斯之眼

美國勞動力市場過熱,通脹難以回落,因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已傳導至消費者,且觸發薪金通脹,通脹未受控。經濟學家薩默斯認為聯儲局行動太遲太少。

市場有聲音指出,對ESG的實踐停留在口號多於實際行動。(Shutterstock)

ESG金錢遊戲

究竟坊間有幾多以ESG作招徠的投資產品,會切切實實負責任地投得其所,兼對投資者負責任地做好匯報工作,抑或在成功集資後即鬆毛鬆翼話之你,真不得而知。

內地新冠肺炎疫情再升溫,市場關注經濟下半年復甦力度。(Shutterstock)

中美角力冇贏家

政治掛帥,經濟民生淪為犧牲品,有寬鬆貨幣政策損人利己在前,貨幣政策收緊損人不利己在後,佢贏你輸,佢輸你都冇得贏。中美全方位角力,全球皆輸。

第1頁,共11頁 1 2 11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