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法、德等長期奉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自由民主制度的國家,也出現了新的社會矛盾和政治危機,發展前景難以逆料。(Shuttertock)

身份政治

30年前提出「歷史終結論」的福山,最近提出了新的理論,把西方國家出現嚴重社會分化對立的問題,歸咎於政客們鼓動和利用各個群體的身份認同抗爭來贏取人心。福山認為,現在威脅着民主制度的就是這種「身份政治」。

林鄭月娥透露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時,有國際組織負責人提醒各地政府首腦要謙卑和擺脫精英主義。(亞新社)

謙卑精英

給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提供經費的大財團,長期以來都是全球化的倡導者和受益者。過去數十年,全球化為這些跨國企業創造了難以想像的財富,但同時擴大了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公平。

張建宗司長只叫人們「不要有政府管治出了問題的錯覺」。這呼籲顯得空洞乏力。(灼見名家圖片)

勿存錯覺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如果決策者願意正視問題,總結經驗,汲取教訓,當可避免重犯錯誤。可是,最大的問題,可能正是高官有「政府管治沒有問題」的錯覺。問題真的只出在政策的「執行細節」上嗎?

沒有人會相信,美國對華為和孟晚舟採取的行動,純粹是打擊犯罪的執法行為。(亞新社)

欲加之罪

加拿大原駐華大使麥家廉指出,孟晚舟有3個有力的理由反對美國引渡。麥家廉這番評論令加拿大政府十分尷尬;結果他要道歉、辭職。不過,這不等於他說的不是事實,或者沒有道理。

為什麼政府寧可被罵對長者涼薄,寧可跟跨黨派的立法會議員過不去,也不肯撤回收緊長者綜援的決定呢?(公民黨Facebook)

強逼工作

政府說,提高長者綜援申領年齡,是為了釋放勞動力,因為政府認為,長者綜援會減低年長人士繼續工作的意欲。如果是這樣,怎能說收緊政策不是強逼長者工作呢?

政府對隧道收費與行車數量關係所作的估計,到底有多準確呢?(Wikimedia Commons)

苦藥難服

政府提出的三隧分流方案,紅隧和東隧收費加幅高於多數人可以接受的水平。政府說這是「苦口良藥」,但沒有解釋為什麼加幅不可以較溫和。

林鄭月娥把議員們擺上枱,說是他們批准了這政策,怎能不引起議員們反彈?(香港電台影片截圖)

被擺上枱

林鄭出席今年第一次立法會答問會,最惹火的議題竟是提高長者綜援的年齡門檻 。有議員叫政府撤回這政策,林鄭回應說,政策早寫在去年的財政預算案裏,是議員們批准的,這話引起了議員們的強烈反彈。

政府官員沒有出席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發表報告的記者會,受到外界的非議。(政府新聞處視頻截圖)

無可奈何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發表的報告,受到來自不同方面的抨擊,是意料中事;小組意想不到的,是報告發表的時間和方式,也備受非議。

人人都說印度的水喝不得,連星級酒店裏供應的開水也靠不住。到印度旅行,如不自備食水,便只能靠當地有牌子的樽裝水過活。(Wikimedia Commons)

恆河之水

百多年前,印度一個大君出國,不喝外國的水,要自攜恆河水飲用。今天,人們到印度旅遊,不能喝印度的水,要攜帶樽裝水飲用。

座落在「寺廟之城」浦希卡的梵天神廟,是唯一一座供奉梵天的神廟。(Wikimedia Commons)

歷史遺產

印度的神廟、皇宮和城堡,數量繁多,規模龐大,用料珍貴,設計獨特,工藝超凡。這些歷史建築都是大白象工程,如果不是在財富和權力高度集中的社會,是沒有可能完成的。

泰姬陵附近實施了交通管制,只准電動車行走,以減少空氣污染。(Wikimedia Commons)

巨人甦醒

20年後重遊印度,我見到的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最明顯的分別是多了一種生氣。這個人口即將超過中國的古老大國展現了新的發展活力,巨人甦醒了。

硬要把寬減措施說成「與市民共享」,人們自然要問:為什麼有些人享的比別人多?(20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 Facebook Page)

如何共享

盈餘不斷增加,派糖的方式便層出不窮,而且要巧立名目:從「藏富於民」、「還富於民」到「與市民共享」,口號一個接一個,背後的性質和目的卻愈來愈模糊了。

派不派糖,要看在滿足了《施政報告》提出的200多項措施所需的財政負擔之後,政府估計有沒有餘錢可派。(亞新社)

糖從何來

明年2月發表的是2019至2020年度的財政預算。到時有多少錢可以用來「派糖」,不是看本年度有多少盈餘,而是看政府對下年度的經濟和財政狀況怎麼估計。

曾經有人質疑,香港自行制定的《國旗及國徽條例》是否符合國旗法和國徽法的原意和精神。(亞新社)

立法實施

國歌法要通過本地立法在香港實施。在今天的政治氛圍下,要在準確實施全國性法律和顧及內地與香港差異之間取得平衡,比回歸初期實施國旗法和國徽法時困難得多。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林卓廷因抗議一地兩檢,被控「妨礙立法會人員執行職務」、「普通襲擊」罪。(民主黨Facebook)

議員特權

受條例保障的限於議員在會議上的言論,而不包括議員的行為;如果議員在會議上作出違法的行為,例如用武力襲擊他人,涉及的民事或刑事責任並不豁免。

特朗普愚昧無知,同時又狂妄自大,隨意顛覆固有的秩序和慣例,行徑悖於常理,無章法可言。(特朗普Facebook)

繫於一人

經濟學者兼《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明指出,美國法律賦予總統對貿易很大的決定權。世界貿易的未來,全繫於一個人的心理活動;這個人愚昧無知,反覆無常,且患了妄想症。

朱凱廸提名無效的決定似乎顯示,當局認為「擁護」和「效忠」的要求也適用於104條所列公職以外的選舉。(朱凱迪Facebook)

提名無效

《鄉郊代表選舉條例》第24條規定,提名表格須附有由候選人簽署的聲明,示明該人會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主任對朱凱廸的要求,超出了只須簽署聲明的規定。

泛民反對「明日大嶼」的立場已在選舉裏固定了,政府要落實計劃,在議會內外將繼續面對很大阻力。(李卓人Facebook)

選舉政治

立法會九龍西補選,泛民的競選政綱包括反對「明日大嶼」。如果泛民贏了補選,一定會說選舉結果證明民意反對填海。泛民輸了,反對的火力下降了。

這次選舉,泛民的政治明星傾巢而出,走到街頭,出盡力氣叫人去投票。(李卓人Facebook)

心淡選民

泛民認為,他們的候選人敗選,是因為很多支持他們的選民沒有投票。這些選民,明知泛民如果輸了這次補選便保不住議會裏的否決權,依然不肯出來投票;對泛民「告急」,他們無動於衷;他們還算是泛民的支持者嗎?

在眾議院裏領導了民主黨15年的佩洛西,今年78歲。傳聞希拉莉有意在2020年再次參選總統,到時她已73歲。(Wikimedia Commons)

老而不退

78歲的民主黨眾議院領袖佩洛西很可能成為美國新一屆眾議院議長。經驗豐富是她的優點,但朝氣、活力和創意肯定不是她的強項。佩洛西只是民主黨人才老化的其中一個例子。

特朗普就是把網絡文化帶到實體世界的一個代表人物。(Shutterstock)

推特外交

特朗普在Twitter扯謊、罵人、自我吹噓,似乎毋須為自己的言論負責;然後又把使用Twitter的態度和作風帶到實體世界,顛覆了傳統的規矩、禮節和習慣。

這次習近平對港澳訪問團的講話,說明了中央為什麼要「確保一國兩制的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的實踐不變形、不走樣」。(亞新社)

獨特優勢

習近平對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說,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港澳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仍然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對致謝議案提出修正案,是議員表達意見的一種方式,但現在已基本上失去了作用。(亞新社)

止於致謝

致謝議案的表決結果意義十分有限:議案獲通過,不等於《施政報告》的所有內容得到立法會的支持,正如議案被否決不等於立法會反對《施政報告》的所有建議。

唐太宗(右)大臣魏徵(左)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Wikipedia Commons)

不義則諍

居上位者倘被只懂唯唯諾諾的人所包圍,便有犯大錯誤的危險。但人一旦位高權重,大多數還是愛聽恭維說話,不愛聽批評意見。

不少以爭取普選為己任的人,都在不斷重複以前的錯誤,因為他們沒法明白查良鏞的遠見及智慧。(網絡圖片)

雙查方案

回歸以來歷次政改嘗試有成功也有失敗,其中的經驗證明,互諒互讓才可以促進政制向前發展,激烈抗爭只會令政改停滯不前。

汽車不走大橋,不能也,非不為也:因為取不到行走大橋所需的「禁區紙」。(亞新社)

提早開放

上星期三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以來,每天行走大橋的車輛只有約2000架次,很難說得上對促進三地人員交流和經貿往來有什麼「重大意義」。

「明日大嶼」發展計劃、公務員學院的選址及三隧分流安排,可能都是政府經小心研究後得到的最佳方案;方案在制訂的過程中,也可能需要向公眾保密。(林鄭月娥Facebook)

令人驚詫

行政長官在準備撰寫《施政報告》時,曾不停地呼籲公眾對報告內容發表意見;人們會以為,寫入施政報告的東西,都是來自大眾的,人們期待的;而不是出自密室的,令人驚詫的。

聽當地人說,馬來人喜歡在void deck辦喜事,華人卻會在那裏辦喪事;有時紅白二事碰在一起,可雙方都不會介意:共享空間! (Wikipedia Commons)

共享空間

申訴專員批評房署浪費了公共屋邨裡不少空間。新加坡組屋裏的void deck,是多功能活動場地,跟香港公屋樓下用鐵欄圍封的「空格位」,形成強烈對比。

人工島計劃叫「東大嶼都會」也好,「明日大嶼願景」也好,都是為了提供更多土地。(Shutterstock)

必也正名

林鄭說,「明日大嶼」分階段進行,首先研究1000公頃的填海,然後才決定最終的填海規模。既是如此,《施政報告》為什麼不可以說繼續研究「東大嶼都會」計劃,考慮在原來的1000公頃之上增加700公頃呢?

政府其實是否低估了風災後混亂的嚴重程度,而未有採取適當的應變措施?(亞新社)

停工後果

在全港交通癱瘓下不停工所造成的混亂局面,對各行各業以及對市民生活造成的影響,政府有沒有評估呢?社會為此要付出的代價,會不會比停工一天還要大?

怎樣找土地建房屋,涉及許多複雜的問題,社會上有許多不同的意見。(亞新社)

真假民意

土地供應公眾諮詢,提出的多個土地選項都有爭議,是意料中事。但受爭議的不只是各個具體的選項;連諮詢活動本身也遭到來自不同方面的批評和反對。

有反對派議員批評,對《議事規則》的修訂是自閹議會監察政府的權力。(亞新社)

議會暴力

香港反對派要阻止政府議案通過,只能用抗爭手段阻撓議會運作,正如現在美國參議院裏佔少數的民主黨,要制止總統提名的大法官獲得任命,唯有衝擊議會的確認程序。

美國共和黨資深參議員麥凱恩因腦癌逝世,終年81歲。(特朗普Facebook)

壁壘分明

拜登在麥凱恩追悼會上發表的悼辭,是對美國當前政治文化的控訴:壁壘分明凌駕所有價值。特朗普是這種文化的表表者。我們當中,誰沒有一點特朗普主義?

(由左至右)科恩、馬納福特、亨特這些特朗普的支持者一個個成為罪犯,是偶然的嗎?(Wikipedia Commons)

一群罪犯

特朗普一貫蔑視法紀,而他所任用和信賴的人當中,早有多人被揭發是犯罪違法分子。前些時有分析說,特朗普顛覆了許多原有的制度規範和道德準則,看似胡作非為,其實他是順從了美國求變的民心,所以得到很多人支持。

我們沒法想像,這幢大廈竟是政府資助房屋,新加坡人叫「政府組屋」,相當於香港的居屋。(Dawson SkyVille SkyTerrace Facebook)

豪華居屋

新加坡超過八成人口住在政府組屋,其中九成擁有他們居住的單位。近年落成的組屋,設計之豪華、售價之低廉,超乎港人可能想像,港人只能艷羨。

假若重投政界,高醫生在個人的事業和生活上都要作出犠牲,正如他六年前加入政府要作出犧牲一樣。(香港貿易發展局)

尋找阿四

建制派陣營希望在11月的補選中,成功為建制派贏得九龍西第四個議席,但到換屆時卻自動退下,放棄競選連任。也許有人認為,高醫生正是這第四者(或稱「阿四」)的最佳人選。

第3頁,共7頁 1 2 3 4 7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