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心念

孫中山的心念

中山先生理想,經得起考驗,確實有益於中國和後世,如果只借他的光芒,作為政治手段和目的,那麼,年年紀念孫中山誕辰,勞師動眾,又有何補益?

料安史之亂的終結

料安史之亂的終結

淳風曰:「有真龍(主)降世,走隨小月(趙字,指趙匡胤),陽火應運[宋太祖趙匡胤曾擔任殿前都檢點,體健如牛(據傳趙匡胤為少林弟子,擅使三節棍,今北少林尚傳有太祖長拳)但在位十五年,年只五十而終。

〈乾坤萬年歌〉:五胡亂華 唐宋興亡

〈乾坤萬年歌〉:五胡亂華 唐宋興亡

太祖世界百餘年 (唐朝由太宗、武則天、至玄宗等百餘年間),雖見干戈不傷體 (干戈,武也,指武則天,言雖有武則天稱帝,韋后弒中宗,李隆基殺韋后等事件,但未傷及唐朝命脈),子繼孫承三百春 (唐朝傳二十主,共290年),又遭離亂似瓜分 (唐亡後,步入四分五裂之殘唐五代)。

〈燒餅歌〉預言明朝興亡

〈燒餅歌〉預言明朝興亡

朱元璋追問劉伯溫,後世之事,到底如何?劉伯溫無奈,只得順口溜般答朱元璋所問,此即後世所傳之預言寶典〈燒餅歌〉之所由出。〈燒餅歌〉全文共1,912字,內有40首讖語般歌謠,從明朝一直往後說下去,有可解、有不可解之句。茲擇句簡釋之。

從清代到民國的《推背圖》預言

從清代到民國的《推背圖》預言

明亡之後,民間祕密宗教,多有反清復明活動,並有讖語助勢,例如:「日月(明) 復來屬大明,牛八(朱) 原來是土星(彌勒佛轉世)」;也有預言戊辰(同治七年,1868年),己巳(同治八年,1869年), 就是反清復明之年。——但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天國已敗,讖言未驗。

預言方程式•之四

預言方程式•之四

漢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裡,記載了兩則關手秦國生死的讖語。   其一是秦始皇三十二年,「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北擊胡,略(掠)取河南地。」據傳秦始皇誤解此讖,也因此,而動天下之工,修築萬里長城。也許,始皇無道,上天奪其江山,秦傾其社稷之讖,應在秦二世胡亥身上。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引(漢)鄭玄說,胡,指胡亥,北胡。   其二是始皇三十六年:「熒惑(火星)守心(心,心宿;火星居于心宿)。」有墜星下東都,至地為石,黔首(服勞役者)或刻其石曰:「始皇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逐個查問),莫服(沒有人管他),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   有漢一代,充滿陰陽五行學說的讖諱,蔓生無已。西漢末年,流傳著「代漢者,當塗高」之〈春秋讖〉(〈春秋諱〉/〈詩緯〉)。據北宋李肪等編著《太平御覽》引古野史,記漢武帝(劉徹)死前那幅〈天鵝絕唱〉的世情畫:「(漢武帝)行幸河汾,中流與群臣飲宴,仍自作〈秋風辭〉:顧謂群臣曰:『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應當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群臣進曰:『漢應天命,祚逾周殷,子子孫孫,萬世不絕,陞下安得此亡國之言?過聽于臣妾乎?』上曰:『吾醉言矣!自古以來,不聞一姓遂長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據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文帝紀》:「當塗(途)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也,當道而高大者魏,魏當代漢(隱喻曹魏得政)。」《三國志‧周群傳》進一步解釋說:「魏,闕名也,當塗(途)而高」;魏(‧魏闕),是宮殿前左右兩旁,兩個高大的瞭望台,故又叫雙闕,兩台之間,則留存空闕(一塊空也),因為正當道路(路衝),所以說『當塗高』。」闕,往後成了朝廷或王室代名詞(宋岳飛〈滿江紅詞〉:「待從頭,收拾舊山!可,朝天闕」;諺語:「身在江湖,心存魏闕」)。晉陳壽《三國志》:「《典略》(三國魏郎中「魚豢」著,己失傳)曰:『......又見讖文云:代漢者,當塗高也。』自(袁術)以名字(公路)當之,乃建號稱仲瓦。」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軍曹孟德會合三將)寫道:「術怒曰:『......又讖云:代漢者,當塗高也。吾字公路,正應其讖。』」——(漢)建安二年,袁術在壽春稱帝。(漢)建安二十五年(黃初元年)曹營(漢)太史許芝,引用同樣讖語向曹丕說:「當塗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當塗而高大者魏,魏當代漢。」   曹丕遂逼漢獻帝禪位,是為魏文帝。封司馬昭為高都侯---高都,有阿媚者謂是正應「代漢之塗高也」。其後,司馬昭再進級為晉公、晉王——「高都」再「晉(進)」一步,比魏闕更高明。其後,司馬氏篡魏(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立晉祚(三國定歸司馬懿)。晉末,天下大亂,幽州都督王俊,以父親王沈字處道,有當塗高意涵,遂積極謀反篡位,後為石勒所滅。(王沈是晉陳晉《三國志‧魏書》編者,在晉為待中,背叛曹髦,向司馬昭告密。)宋歐陽脩〈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火數四百炎靈銷,誰其代者當塗高(替代王朝呢)。」   武帝子漢昭帝時,據傳有蟲子吃樹葉,吃出「公孫(,)病己立」字樣。昭帝壽促,死後,找到原太子遺孫繼位,名叫劉病己,是為宣帝。   西漢末年,讖緯一直影響著政局,成為覬覦帝位重要手段。據漢班固《後漢書‧王莽傳》所記,漢平帝死後,王莽以外戚立廣威侯孺子嗣位(劉嬰),旋藉口有孟通者,「挖井」得白石,上刻「告安漢公莽為皇帝」;另一個無賴哀章獻上「天帝行璽金匱圖」和「赤帝(劉邦)行璽邦傳于黃帝(王莽)金策書」兩銅匱,表示王莽將代漢,而做就王莽一步一步成功篡漢。其後漢光武帝劉秀中興,他的光復漢室對付王莽善于玩弄符讖手段,可說是以子之矛擊子之盾。例如,劉秀在南陽起兵前,為劉秀做勢的讖語,即紛紛出籠;如宛人(宛,大宛,西域)李通謂「得」圖讖:「劉氏復起,李氏為輔」;又如附會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志‧祭祀上》之《河圖‧合古篇》所言:「帝劉之秀(劉秀),九名之世(九世其昌),帝行德,封刻政(刻錄其德政)。」「使」劉秀決,心行事。《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又記:「光武先在長安時,同舍生彊華自關中奉赤伏符:『劉秀發兵捕不道(不道,指王莽),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德)為主。』」建武元年(西元25年),劉秀在鄗(河北)即位時的告天祝文,即引用赤伏符讖語:「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劉)修德為天子。」   東漢末年,黃巾之亂起,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皇甫嵩列傳》說,領袖張角自稱黃天,頭戴黃巾,大聲疾呼「漢行已盡,黃家當立」;他的招牌讖語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漢光武帝劉秀以亦伏符興起,就五德(行)終始來說,屬于火德,五行中火生土,土色尚黃(黃泥),故張角用黃以應火之生土。漢獻帝元年,董卓暴政當權,飛揚跋扈,長安城有童謠曰:「千里草(董),何青青(草盛貌);十日卜(卓),不得生。」後董卓果為其義子呂布所殺。   (封面圖片:Pixabay)

無鳳來儀與夢熊有兆

無鳳來儀與夢熊有兆

孔子由是傷感——他所企盼的、聖人行王者之道淑世,更加遙不可及了。所以孔子說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更不幸的是,就在這一年,他最心愛的學生——顏回死了(孔子痛哭「天喪予!天喪予!」);次年,忠心耿耿的子路,殺身成仁。 兩年後,「泰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孔子逝世。

預言方程式•之一

預言方程式•之一

西洋文學書籍帶有預言內涵者,則非1949年英人歐威爾(George Orwell,真名Erie Blair)所撰之1984莫屬。書中主角溫斯頓(Winston Smith)在大洋國(Oceania)真理部(Minitrue)工作,負責不斷細心竄改歷史。大洋國經過革命奪權,變成一個階級森嚴的極權國家,每個人一舉一動,都受到四處牆上天眼的嚴密監視。……——那不就是上世紀後半葉極權國家的政治面貌嗎?

詩之變體:離合詩與打油詩(一)

詩之變體:離合詩與打油詩(一)

在中國文學發展過程中,古詩之後,就是嚴肅的漢賦當時得令、雄霸文壇;而就此同時,一種白話式詩歌解放體——離合詩,已然悄悄地形成。所謂離合,離是析出,即把字部首或偏旁拆開,合是重新組合,即把拆開了字的部分,重新組合成字,以得新義。離合詩主要是借字聯邊;又因合字有時句之頭尾互接,故又叫離合藏頭詩,在詩體文類,則文史學家將之歸類為雜體詩。    離合詩初文,應是東漢的孔融。 唐王叡《炙轂子錄‧序樂府》: 「(離合詩)起東漢孔融,離合其字以成文。」最有代表性的是孔融,用借字聯邊之法,將自己「魯國孔融文舉」六個字以詩形式鋪陳出來(見宋葉夢得《石林詩話》):   ·漁父屈節,水潛匿方→魚;與時進止,出寺施張→日/魚、日合成「魯」字; ‧呂公磯釣,闔口渭旁→囗;九域有聖,無土不王→或/囗、或合成「國」字(呂公即殷朝用直於渭水垂釣的的姜太公); ‧好是正直,女回于匡→子;海外有截,隼逝鷹揚→(孔字右旁)/子、孔字右旁合成「孔」字(孔字右旁,古「隱」字); ‧六翮將奮,羽儀未彰→鬲;蛇龍之蟄,俾也可亡→虫/鬲、虫合成「融」字; ‧玟璇隱曜,美玉韜光→文;無名無譽,放言深減→與;接轡安行,誰謂路長→才/與、才(手)合成「舉」字。   漢魏之時,離合詩已為文人雅好,至西晉潘岳,則將離合詩格式,定型為拆字聯邊形式;如其〈離合詩‧思〉:佃漁始化,人民穴處→田;意守醇樸,音應律呂→心/田、心合成「思」字。   再如南北朝時謝靈運所作之〈離合詩‧別〉: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口;加我懷繾綣,口脈情亦傷→力;劇哉歸游客,處子忽相忘→刀( 「別」字右旁)/口 + 力 + 別字右旁」=「別」字。...

鄉語多古音‧之二

鄉語多古音‧之二

近代語言學大師趙元任,因為在香港被人笑他不會「講廣東話」,因此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學講廣府話。 抗日戰爭前夕,他已信心滿滿,自以為廣府話嘛——也通。某天他跑入香港一家理髮店理髮,卻因為聽到理髮店事頭(老闆)幾句沒頭沒腦無厘頭的話,令他對自己講廣府話能力,「信心大失」。

鄉語多古音‧之一

鄉語多古音‧之一

避難南徙之中原人士,將中原音韻帶入閩粵。反倒是中原地帶,原語漸黯,外語、外音滲雜。近世天朝觀作祟,力捧北京語為正統「官話」,謂粵語為「方言」,就史實角度而言,一切似基於政治正確考量,實在查找不足。所幸,聯合國已將普通話(國語)同粵語,並列為中國兩種語言。

中國好故事

中國好故事

有中國好聲音,有中國美食,有好山好水,有好人好事,有好詩好詞,當然有中國好故事——12歲就早夭的曹操幼子曹沖(西元196-208)稱象,就是個中國頂級好故事。

文人相惜

文人相惜

唐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又說:「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常恨二人不相從。」歷經考驗,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之名,實至名歸。

張居正故居門聯有子有相

張居正故居門聯有子有相

有關日月並明的對聯甚多,較有趣的是,據傳萬曆七年(1579)一夜,金章宗在瓊華島與李妃賞月,章宗隨而口占一聯:「二人土上坐(坐字)」要李妃對,李妃對得妙絕:「一月日邊明(明字)」——下聯有謂係明朝國讖。

第1頁,共2頁 1 2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