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
美國和共產黨政權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要等到2023年9月,才由拜登和越南簽定,是34年後的事,美蘇三位領導人都死了。蘇聯卻在1991年解體了,美國真的完敗蘇聯嗎?歷史並未有定論。
美國和共產黨政權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要等到2023年9月,才由拜登和越南簽定,是34年後的事,美蘇三位領導人都死了。蘇聯卻在1991年解體了,美國真的完敗蘇聯嗎?歷史並未有定論。
日本既控制不了通脹,日元更大貶值至1美元兌147日元,物價不能不漲,還要配合美國禁止出口半導體零件到中國,韓國亦復如是,經濟不景氣已是板上釘釘,時日亦無多了。
2023年,中國人均GDP 11560美元,印度人均GDP 2085美元,兩者相差了5.5倍,但「印度崛起派」仍然大吹法螺。不錯印度以人口是增長快於中國,大家都14億人了,只是互相超越而已。
18世紀英國已是世界第一大國,但等到1840年才發動鴉片戰爭,擊敗大清。最終,這段百年不遇的變革,成功是日本1856年的明治維新,1861年取消農奴制度的俄羅斯帝國,但國力已強是美國。
布林肯之行是實在的,他避免了成為1979年建交後第一個在任內未訪問中國的國務卿,還達成5個合作方向,有所交待,合符美國明和暗圍策略。至於習大大和拜登何時會面,還看時機,秦剛赴美之行看來也近了!
在拜登所領導的Team B人馬,都只是學院派,只能「胸有成竹,有條不紊」將好事幹成壞事。推行「民主自由」洗腦早已在全球南方行不通,時來天地齊使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美國真正風險是普通人不注意的無資金支持的負債(Unfunded Liabilities),高達185.1萬億美元,剛剛和美國全國資產打和,這些負債只會愈積愈大,一減世界大亂。
從金融中心角度來看,東盟十國有新加坡,「三省一市」有上海,「大灣區」有香港,日後發展各有千秋。要從創業成本,同城效應,工業基礎,市場規模和一帶一路聯繫等因素來比較。
2023年4月,英國顧問公司發布的GDP比重(以PPP計),金磚國31.5%,G7 30.7% ,金磚五國首度超越G7。西方不要參加,只自蒙其損,世界只能「和而不同,和諧共生」,一個「和」字主導全球。
美國的銀行危機令美國商業銀行的總存款在2023年4月12日下跌至17.38萬億美元,即使中國GDP也許比不上美國,但中國商業銀行的存款卻老早超越美國,此次美國的銀行危機,是否會改變投資觀呢?
法國IPSOS所做的140國家調查,調查是「自我感覺」是不是幸福,中國受訪者的自我感覺幸福排名2020年93%,第一;2023年91%,亦是第一。移民不知為了什麼?
2023年4月,馬克龍訪華,在廣州松園上了一場文化盛宴,品茶聽曲。返回法國途中,就說出歐洲人要自主,不當美國附庸,更提台灣問題,不站邊美國。可見這一曲「高山流水」嘆知音,馬克龍聽進去了。
西方制度已無法產生優秀的領袖,英國2023年負增長已是板上釘釘;美國是對中國認知倒退,達到無知和歇斯底里狀態,只以為拼命增加軍費就會安全,還對罷工抗議無動於衷,中國只能做自己的事。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