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離情,是往日不多發生、現代社會天天出現的。(Shutterstock)

面對面的離情

誰能夠說自己良心的認知就等同真理呢?可悲,限於視野,人人都堅持這樣想,沒有誰可以說服誰。風雨不同路,炎涼自擔當。我們都陷入了面對面的離情,只能背對背地讓距離日日拉大了。

寫這段文字的時候,作者正身處悉尼,美麗的悉尼現正被南面、西面、北面的山火包圍,只有向海的一方比較安全。(Shutterstock)

末世人的處境

2000年前,《聖經》已經清清楚楚地指出末世人類處境有幾種特點。天災頻仍且規模龐大,不用多說。數據告訴我們,天災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嚴重,影響的範圍愈來愈大。

幾可亂真的矽膠嬰孩,成為了成年女性的新寵兒。(Shutterstock)

矽膠嬰孩

仿真度極高的矽膠嬰孩成為了成年女性的新興玩意。她們視「嬰兒」為己出,天天悉心照顧,毫不吝嗇為娃娃購置衣服及日用品。

世上有邪惡組織,其口號是破壞家庭,腐蝕年輕人──看來他們做得很成功,美國正是「成功」樣辦。(亞新社)

末世人的特質

我深信上帝不但是信徒的上帝,也是未信之人的上帝。他在《聖經》裏說的話,我們可以隨時經歷到。單獨從一個香港人的角度看,我覺得末世的警示還是清晰存在的。

作者分享了一些字典辭書電子資源,認為多翻查辭書有助了解中文字詞。(Pixabay)

我們可以怎麼辦?

孩子五、六歲時就用朗讀來代替「講」故事、讀書時做筆記、寫作後把自己的文章當作別人所寫的來讀,細細地、客觀地批改⋯⋯作者提出多個有助改善中文的小練習。

著名詩人,文學家余光中於2017年12月14日病逝,享年89歲。(網絡圖片)

敬悼余光中老師

我讀書十幾年,從未遇上過一個這麼認真的老師——他的中文字一點不潦草,整齊清晰之外,連微小的語文錯誤都細細糾正了,這樣批改一個作業要花上多少時間啊?

與散文相遇

與散文相遇

優秀的專欄作家就是這樣生存的——精於旅行的次次寫見聞,精於歷史的日日談掌故,精於味道的天天寫食物,精於穿戴的長久說時裝,精於書畫的一生談運筆——真正的專業是用之不盡的散文材料。這些專家式的散文來自作者的功力,讓我很佩服,卻不是我追求的。

漸漸,孩子胡亂交差和老師的反感都成了自然反應。各位校長和科主任,你希望這能夠改變嗎?(Pixabay)

語文老師的千古噩夢——改作文

談怎樣教寫作之前,我們得肯定寫作是語文訓練的目標,不是手段;這也就是說,每一篇作品都是目標。讓孩子腦海中形成句子,啟動的邏輯思維和想像力、聯想力和敏覺力,豐富其筆下的文辭,控制其表達的輕重這個過程才是訓練。

閱讀習慣最好在八歲以前形成。可惜,我們的學制要求孩子同時間認讀、書寫甚至默寫同一批中文字,拖了閱讀的後腿,破壞了學習的樂趣。(Pixabay)

孩子最愛哪些書?

先說幽默。孩子小時候,每逢說到腳趾臭臭、某人放屁、鼻子變長、耳朵消失等事,莫不興奮大笑。這是自然的,和低級趣味無關,反而他們對身體日漸認識有關。眾動漫大師莫不深諳此理,將這些情節放在作品中,幼童愛看。

大雁塔

大雁塔

因為讀過這些大詩人的作品,總覺得大雁塔光芒四射。可惜我從地面一直走到頂樓,金睛火眼、步步為營,在牆壁上找尋諸位詩人的介紹或說明,卻一點沒看見。

也談「範式轉移」

也談「範式轉移」

我們知道「上帝是愛」,但不能認同「愛是上帝」。同樣,我們曉得孝順父母乃上帝的命令,但不能把「孝順」看作上帝而罔顧其他價值;人權來自上帝,但人權不等於上帝。

茶包

茶包

可是那蒼白的小小茶包呢,甚至沒有一張完整的臉,裏面更早已肝腸寸斷。當日納入釆茶人的手,即知不是上品,否則還會讓人撥去做茶包嗎?但我相信,無論這小茶包多麼不起眼……

大哉此福

大哉此福

「明天再讀吧,今天趕稿,累死了」的現實和藉口,很快就把書推到書桌的邊緣,最後它沒趣地自己爬上了書架,與灰塵為伴,從此落入「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的淒涼境況……

《秋節》

《秋節》

父親走後,大家都說秋節又來了/我們一定要照顧好媽媽/期待中抬起頭來/月亮一天一天地變圓/還有五天,還有三天,兩天,明天/不回來吃飯了。抱歉,媽媽

第1頁,共2頁 1 2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