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也難脫貧的社會有何前途?

大學生也難脫貧的社會有何前途?

「讀完大學都唔識炒股,丟架!」「(阿梅)用咗10幾萬來炒股,呢幾天賺咗20幾萬,好過你死做爛做,一年都搵唔到20幾萬啊。」的確,大學生往往會給人一種容易脫貧的假象,尤其香港奉行的是精英教育。但時移勢易了,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畢業就是失業的例子不少。有機會進入職場,很多是低薪兼受無理剝削,月入14K甚或以下者大有人在……

怎樣過一生才不會留憾?

怎樣過一生才不會留憾?

在網上讀到一段文字,產生很大的感慨。文字是溫州一名叫王均瑤的人死前的自白。這位由一無所有的人,逐漸發展成一位優秀的企業家、億萬富豪,卻因勞累過度,患上腸癌,英年早逝,死時年僅38歲。不妨摘錄這些話語……

普教中是政治不是教育命題

普教中是政治不是教育命題

用普通話教中文科,回歸以來久不久就會引發爭論。最近教育局指70%小學及37%中學推行普通話教中文,當局在立法會上指普教中是中文科的遠程目標。不去爭論這些數字和說法的真確性了。普教中,從來就牽涉教育和政治兩個層面。

新加坡雙語之路香港不可學

新加坡雙語之路香港不可學

香港人有比新加坡人明確清晰的華人背景,有清楚的說粵語的族群,有和中國不可分割的政治、歷史、文化聯繫的因素,當然無法像新加坡般逐步把英文發展成為第一學習語言。香港真正要學的,是把一種單一語言發展為法定語言,是不只學習,還包括生活上、工作上的語言,這樣才能發揮國民的特點,發展出不同範疇的能力。

地鐵站名「書藝」一仍舊貫

地鐵站名「書藝」一仍舊貫

朝見晚見無法逃避的車站名「書法」,真令人有一種文化霸權肆虐的感受。公共空間既然是「公共」的,便不應由某些團體或個人「私有化」。港鐵西港島線還有幾個新站即將落成,將來用怎樣的站名書寫設計,「有心人」是否應開闊眼界,接受批評,找個有份量的書法家完成彰顯「傳統文化氣息」這個莊嚴使命?

分化思考不利社會發展

分化思考不利社會發展

早前拔萃男書院、拔萃女書院及華仁書院校友先後在報章登出廣告,要求警方刑事調查有警員毆打示威者事件,並促請政府正視普選訴求。又因有大學校長曾到佔領區探視學生,被指間接支持佔中,有網民在討論區列出這批學校名單,呼籲罷讀相關學校。 這類看法,不只令社會分化,壓根兒就有點兒反智。校友活動不代表學校意向,學校也無法禁止某些校友表態。把兩者關係連在一起,也很顯然超離現實。至於大學校長在佔中現場出現,就認定表示支持,無視當中可能只是關懷、勸導、同情等,更顯得有點兒非理性。

把學運積極性吸納為良好管治的動力

把學運積極性吸納為良好管治的動力

年輕學生是社會組成的一個很重要的成份,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了解他們的想法,滿足他們的要求,令他們對前景有較高的期待,能較積極理性投入社會活動,發展其理想和抱負,是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如果這一大群人對前景的看法是悲觀失望,要在他們人生的重要階段繼續容忍政權的保守專制、容忍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公平、容忍官商勾結、容忍貧富懸殊加劇、容忍手持的選票的「票值」永遠無法有效兌現,要一個地方繁榮穩定,也是很難期待的。

從教育角度分析佔中亂局

從教育角度分析佔中亂局

一個和平穩定的社會,和公民是否有公平機遇參與社會活動有密切的關係。香港人期待政制開放,個人手中選舉特首的「票值」有較大改良社會的能量,隨着真普選希望的落空而迸發絕望情緒,終引致民怨大爆發。這種被意識為民眾自主自發的抗爭活動,能否解決、如何解決,和當權者是否能看清社會問題癥結所在,不無關係。

柳宗元值得高度崇拜嗎?

柳宗元值得高度崇拜嗎?

柳州之於柳宗元,不是恩典,而是懲罰,也是封建吏治封閉、人類思想殘酷的最具體顯像。在柳宗元管理下的柳州,那管曾經一度有亮麗的管治,但人民本應該得到的東西,卻被1100多年後的人誇大了,立碑造像,被作為奢華歛財揮霍的借口。

第5頁,共5頁 1 4 5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