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存活了韓信,而韓信也沒有忘本。他後來封王,賜上恩人千金以為報答。從這件事看,韓信是知恩願報之人。可是想想韓信的下場,滅族之外還加葅醢,確是千古遺恨。
由石頭鑄鍊成寶玉,而這寶玉由賈寶玉的出生帶同下凡,經歷人生世相,是《紅樓夢》故事的原始根據。這段來歷和僧、道相間,可見作者安排情節的構思方式。
從表面看,《蘭亭集序》、《祭姪文稿》修改塗抹的痕跡顯著,或會被人覺得只是一幅草稿,或充其量是未完成作品,為何成為千古名作,「排名」還在《寒食詩帖》之上?
不是幸災樂禍,現在比較坦然自適的,原來是平日深居簡出,自奉淡薄的人。這類人不擅詞令,沒有呼朋引類的豪氣;也不善交際,沒有「下巴」輕輕的習性。這類不「達」的人,「窮」得只能獨善其身,反而較能遠離病毒。
現在多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留家時間,理論上如能善用,可作正常課堂生活的調劑,或者自學能發揮不同程度拔尖補底的效益。但這些設想,不要去想了,因為香港學童習慣依賴多於自主,習慣群體多於個人,習慣比試多於自省。
王安石《登飛來峯》詩歌表現了「年少氣盛,抱負不凡」的特點,我同意,但將這落實在「萬言書的先聲,實行新法的前奏」、對「邪臣蔽賢的憂慮」和「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之中,則不敢苟同。
一般人都說,教育局也說,學校不是處理政治問題的地方,也不應容許把政治帶入學校之中。利用校長的職能來處理「有問題」教師、或利用校外人士進入校董會來處理「不配合」教育局的校長,本身同樣是把政治帶入學校了。
現代社會,還很刻板的說尊師重道,就得看那是什麼樣的「師」和什麼樣的「道」了。只是出來「搵食」的師,個人沒有什麼修養,上課只照本宣科,不了解學生的需要,最擅長吹牛拍馬,這樣的師應沒有什麼可敬之處。
陶淵明是一個好人,有良知,有原則,還富有同情心,有人道主義精神。他自己窮,「禍」及妻兒,不去說了。陶淵明沒有因自己是「老細」而「擺款」,反而要兒子推己及人,不要虐待別人的兒子。
現在很多人教書法,臨摹是必須階段。摹是初階,臨是進階。摹一段時日,就要臨了。要臨多久,因人而異,也因理想而異。沒有書法名家不是刻苦臨寫前人碑帖的,而且不是一家,而是遍臨各家。
王力《請客》的吸引力,多少就是來自它的文白夾雜,用詞典雅,這就不能說是缺點而是優點了。當然以上都屬於文學技巧的範疇,真正引人重視的,還需要文章有充實的內容。
真要追求的可能只是優越,縱使未必成功。平淡卻無須追求的,較準確地說應是忍受平淡,進而以平淡為樂。認真經歷過人生、嚐過失敗苦楚的,也許才能明白由夢想優越而最終甘於平淡的箇中滋昧。
真正的生活成功者,不止是明白禍福相依而無所趨避,也不止是因了解禍福相依的必然而自我警惕,而是着着實實經過苦難而從中得到頓悟、得到解脫,而獲得了思想的解脫,進而得到心靈的安定。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